世界痛风日丨破除常见误区,科学应对痛风
学习应对常见疾病的方法,如头痛、胃痛等。 #生活知识# #生活规划# #生活保健# #家庭健康教育#
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也被称为全民关注痛风日。在这一天,痛风这一常见却易被误解的疾病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许多市民对于痛风的认知仍存在诸多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
不少市民认为“不痛就不吃药”,觉得痛风发作时吃点药缓解一下,不发作就不用管。实际上,痛风间歇期仍需坚持降尿酸治疗。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血透室)副主任医师陶晓阳指出,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即使在间歇期,身体里的尿酸指标和代谢也是异常的。如果不持续控制,尿酸结晶会持续沉积,进而损伤关节和肾脏。
还有部分人将痛风发作误当作普通炎症,自行服用抗生素(消炎药)。市民范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他最近痛风发作频繁,便自己在家吃消炎药和降尿酸的药,吃了两个星期都不见好转,最终才决定来医院就诊。
范先生向医生诉苦:“最近痛风发作比较频繁,我消炎药一直在吃,但是好像没有什么用。”医生询问后得知范先生还吃了降尿酸的药,便解释道:“这是一个误区。痛风是非炎症性的、非感染性的,不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炎症,所以吃消炎药没有用。而且痛风发作的时候,不主张吃降尿酸的药,吃了会越吃越痛。降尿酸的药应该放在痛风不发作的平时来降尿酸,痛风一旦发作,还是要及时到医院来就诊。”
除了上述错误做法,常见的痛风病误区还包括“不发作就不管”。陶晓阳副主任医师强调,痛风不能等发作的时候再控制,它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监测和用药。只有常用药、常监测,才能把痛风控制好。
应对痛风,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关键。在饮食方面,要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多吃低嘌呤食物,像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同时,要多喝水,每天至少2000毫升,少量多次饮用,这样有助于尿酸排泄。
此外,还应避免喝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因为它们会增加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作息上要保持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适度运动以控制体重,同时要注意避免关节受伤。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或者有痛风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血尿酸水平,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在世界痛风日这一天,希望广大市民能够正确认识痛风,破除常见误区,通过科学的方式预防和治疗痛风,提高生活质量。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网址:世界痛风日丨破除常见误区,科学应对痛风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55281
相关内容
4 · 20 世界痛风日远离痛风 健康生活——风湿免疫科举办痛风日义诊、讲座活动
避免痛风 你需破除这5个嘌呤误区
世界痛风日丨专访珀尔马特:更合理的饮食方案是未经加工的食物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痛风患者应注意的饮食误区与纠正方法
痛风患者的饮食搭配及饮食误区
急性痛风发作 先学会“自救”
痛风药膳食疗 痛风护理及禁忌
食物搭配禁忌:科学解读与常见误区
丨康复馆丨针灸治病疗效佳,怕疼?“无痛”针灸了解一下 ——带你走进神奇的腹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