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七旬老党员巧断“家务事”:社区“法官”调解纠纷近700起

发布时间:2025-05-12 08:55

社区邻里纠纷调解机制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社区生活服务#

  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26日电 (高瑞峰 吴琼) “我闲不住,走街串巷上门调解乐在其中。”山西省侯马市,72岁的耿红英是远近闻名的“和事佬”。


山西侯马,72岁的耿红英是远近闻名的“和事佬”。 高瑞峰 摄

  这名有着50年党龄的退休老人,成为志愿者调解员以来,调解邻里、家庭、婚恋等各类纠纷近700起。

  侯马市秦村北社区家事纠纷工作室,文件柜中,整理归档的调解卷宗有序排列。“调解员轮流值班。值班时,整理之前的调解记录,接待有调解需求的居民;平日,就在不同当事人之间调解‘家长里短’。”耿红英介绍。

  基层纠纷繁杂琐碎,宠物犬咬人、婆媳不和、恋人翻脸……凡此种种,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磕磕碰碰。邻里、夫妻、同事、亲戚之间,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的事例,并不鲜见。小事虽小,若未能及时调解或处理妥当,就可能引发矛盾升级。


山西侯马,耿红英成为志愿者调解员以来,调解社区纠纷近700起。 高瑞峰 摄

  耿红英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起调解案例。2020年8月,一位女子委托调解其与男友分手后的经济纠纷。

  恋爱半年,该女子男友利用购物、借钱等借口拿走其9万多元后,提出分手,女子要求返还钱财,被拉黑电话、微信,断了联系。女子找上门,其男友拒绝还钱,并持刀威胁,对她大打出手。

  “这个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恋人之间反目成仇引发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耿红英当即着手调解,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老律师、老邻居、老父母“五老”成员,和调解员、当事人梳理矛盾“症结”,化解纠纷。

  “10来天时间,5次联席调解,最终妥善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耿红英说,纠纷起因已经挑明,又得到实际印证,当事各方心知肚明。“这个时候,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和技巧,一碗水端平的同时,给相关当事人一个台阶下,更容易达成调解。”


山西侯马,有50年党龄的耿红英巧断“家务事”。 高瑞峰 摄

  多年调解经历,耿红英总结出“背靠背讲优点”“面对面讲孝道”等多种调解办法。她说,“根据不同案例,采用不同调解办法,一个人调解不行,就组织团队分工合作。比如,化解夫妻纠纷,‘背靠背讲优点’很管用;调解赡养纠纷,‘面对面讲孝道’效果很明显。”

  也有当事人很固执、不接受调解的情况。耿红英曾调解过一起“哥哥嫌母亲偏心弟弟,偷走母亲存折、钱财”的家庭纠纷,当事一方拒绝调解。“半个月内调解近10次,不厌其烦的开导、化解怨气,成功让母子和解。”

  不挣一分钱,不辞辛劳四处奔波,费时费力图啥?

  耿红英笑呵呵地说,“往大说,我是50年党龄的老党员,发挥余热,让居民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社区;往小说,看到一对对夫妻化解争端和好如初、一个个家庭消除矛盾回归安宁、一件件纠纷化干戈为玉帛,我就高兴。”(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山西七旬老党员巧断“家务事”:社区“法官”调解纠纷近700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58661

相关内容

古有清官难断家务事 现有法官巧调家事纠纷
【黄官法庭诉源治理二三事(九)】法官巧调家务事 诉源治理解纠纷
利用家事调解室 法官巧断“家务事”
法官驻社区,巧解家务事
大田征地补偿引纠纷 调解巧断家务事
如何打造“无讼社区”?物业纠纷调解有门道
法官巧断家务事  庭前调解止纷争
清官巧断家务事!厦门法院家事纠纷调解有妙招
官渡区法院试点家事审判改革一年 法官巧断家务事
“妇女调解微家” 巧断家务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