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有趣又实用的心理学小故事 ? (一 )

发布时间:2025-05-15 00:14

烹饪教学视频中的教学故事既实用又有趣 #生活乐趣# #美食烹饪乐趣# #美食故事分享#

STARRY MIND

玻璃晴朗

橘子辉煌

每个人都爱看故事,因为它能启发我们继续思考,给我们以警示。这些有趣的心理学小故事,完全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它会清晰而科学地告诉你:这些奇特的心理问题或生活现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是否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如何更好地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以及哪些原理或效应可以有效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

PERFECT PERSON

NO.1 毛毛虫效应

为什么觉得自己明明很努力,却依然没长进?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过一个实验:将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圈放在花盆边缘,在不远的地方撒一些松叶作为它们的食物。然而,毛毛虫夜以继日的不停绕着盆转圈,没有因为饥饿转向食物,最终精疲力竭,相继死亡。

这个事例向我们说明,工作数量绝对不代表工作质量。追求“量”而不顾“质”,只会郁郁寡欢,怀疑努力这件事的价值。

只顾“埋头拉车”,完全不知道自己其实一直原地踏步,直到力气用光,才猛然惊觉,之前做的都是无用功。

在面对重复的工作和生活时,我们需要寻找自己的突破口。

如果觉得停滞不前,不要再埋头苦干,试着抬起头,看看周围是否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开拓的视野。

NO.2 鸟笼效应

当你的朋友送了你一个反应速度极好的键盘,用着用着,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鼠标配不上这个键盘,然后去换一个更好的鼠标,再用着用着,你会发现自己的电脑也配不上这个键盘,然后去换一台更好的电脑。

当你完成了手头的工作,下班时间也正好到了,准备下班的你看到其他同事准备加班,你会不由自主地留下来加班,哪怕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做。你感觉不加班就显得自己不勤奋。

是不是感觉被什么东西牵着鼻子走?是的,你被“鸟笼效应”牵住了。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现象之一。说的是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鸟笼效应对于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 敞开的书比合上的书更容易让人想读。

比如想要养成坚持读书的习惯,就每天翻开想要完成的书籍,放在书桌上暗示自己。不 要让书籍沉重的封面打败你, 不要让“鸟笼”束缚你的生活。我们需要跳出自己的惯性思维,才能把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

减少不必要的,增加有效的,正向利用才是鸟笼效应的真正启迪所在。

NO.3 ''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那狐狸本来是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的,它跳起来,未够到,又跳起来,再跳起来…还是够不到,于是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 便"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由此产生的心理心理想象,叫酸葡萄心理,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是"酸"的,是不好的,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柠檬"心理是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要学会接纳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千万不要轻易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试试"甜柠檬"心理学会接纳自己,逐渐增强自信。人生岂能总是一帆风顺,失败和挫折就像是康庄大道上的一个个陷阱和陡坡。当你遇到这些陷阱陡坡,还是要一笑置之,整理好心情 ,继续前进。酸葡萄和甜柠檬的真实意义在于希望你能明白调整好心态的重要意义,而不是让你遇到困难就掉头躲避。

NO.4 凡勃伦效应

一家珠宝店刚进了一批首饰,销量一直很差。珠宝店老板尝试了很多方法,可效果都不明显。

最后,老板在出差之前,给售货员写了一张纸条:“所有物品,价格都乘以1/2”。

老板希望通过打折促销的方式卖掉这批首饰。当她回来的时候,所有的首饰也确实销售一空。

但是,随后她发现,由于自己的字迹太过潦草,售货员把“1/2”当成了“2”。

所以,所有的首饰竟然都以原价两倍的价格卖出去的!

为什么首饰价格翻了一倍,反而卖得更好了呢?这就涉及到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叫凡勃伦效应,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凡勃伦曾经提出: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受消费者的欢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进步,人们愿意花更贵的价格,购买更好的服务达到享受的效果。

其实,这一理论在职场中也能体现。如果想要得到“好价钱”,就要思考如何把提高自己的价值,再去放在更合适的位置待价而沽。

但就像有些人喜欢买奢侈品、开豪车、收藏古董,做足了面子功夫。其中大部分是想通过凸显审美的“小众”来得到社会心理的满足,而非真正在意其中的价值。

而自己的“身价”,有时候却并不是外界的物质赋予的。提升自己真正的身份感,靠的是内修。

NO.5 思维定势效应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 也叫"惯性思维" ,就是按照先前的经验教训和思维规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和模式等。

怎样才能打破思维定式呢?

要破除定势思维,首要的就是重塑自己对天地、自然和人性的认知。只有打开自己,放下自己,才能慢慢触摸到世界的真相。

NO.6 成功有时只需弯一下腰

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出门远行,在路上发现了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拣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有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拣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里换了几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向前走,沿途都是茫茫的荒野,看不到人烟,也找不到水源。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故意弄掉一颗樱桃。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掉。耶稣边走边掉,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

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腰侧身才进得去。所以,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有时候你必须学习弯腰,因为这个动作可以让你谦卑,处世低调,会忍耐。弯腰是一种姿态,是为了更好地挺起自己的脊梁;弯腰是一种风范,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弯腰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NO.7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 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舍本逐末。

对于管理,就要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从重要的方面下手。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先看清问题的本质,不然,就会适得其反。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看见的,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够抓住核心,对其有针对性的处理,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经营。

管理就是抓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工作中亦是如此,工作中没有任务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遇到不同的情况,也需要做出不一样的决策,抓住重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事半功倍。

NO.8 青蛙效应

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它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很舒服。然后你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摄氏80度,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呆在那水里。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情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脸的能力,直至把它煮熟为止。

青蛙效应强调的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然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环境等等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危机意识是我们应该从中领悟的。在生活和职业上都是如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顾一下过去,当我们遇上猛烈的挫折和困难时,常常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可一旦趋向平静,便耽于安逸、享乐、奢靡、挥霍的生活,而不断遭遇失败。

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要着眼未来, 勤于思考新的问题,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

NO.9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他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的保护了对方。这个比喻来自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刺猬效应的理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

在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即为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在教育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NO.10 蝴蝶效应

小红是个善良的的女同学,一天她因为丢垃圾的事情和同事发生了一点口角,当时韩梅梅就觉得有一点小小的不开心。终于到了下班时间,小红回到家,一边吃饭一边回想今天与同事的口角,于是越来越郁闷,郁闷的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直到第二天上班时,小红还一直对这件小事一直耿耿于怀,结果在骑车上班的路上,一头扎进了路边的草坪中。

我们把这种由极小变化而引起意想不到的巨大反应的效应称为“蝴蝶效应”。以前总认为蝴蝶效应只发生在具有巨大影响的事件中,但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小“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蝴蝶效应指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当一个人小时候受到微小的心理刺激,长大后这个刺激会被放大,电影《蝴蝶效应》中作了精彩诠释。

愿我们拥有一颗柔软的心

注:欲知更多心理学小知识可关注我们哦

END

网址:生活中有哪些有趣又实用的心理学小故事 ? (一 )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0861

相关内容

生活中有趣的小故事
生活中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生活中有关心理学的小故事
生活中有趣的6个数学小故事
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心分享】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通用7篇】
心理学家的故事(一)
幼儿生活故事有哪些
十大经典数学小故事 数学趣味小故事 关于数学的经典故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