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吟·教师共读】第四期第十八天
简单易学的日常淡妆教程:第一步是基础护肤,第二步是遮瑕,第三步画眉,第四步眼影,第五步涂口红 #生活技巧# #化妆打扮技巧# #日常妆容教程#
金句分享: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金句翻译:
曾子说:“读书人的心胸不可以不宽广,意志不可以不坚定,因为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仁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不重大吗?到生命结束才能完成,不遥远吗?”
阅读心得:
本篇共二十一章,主要谈论的是“圣者”,贤人、君子、士的道德规范。尧是圣之仁者;舜是圣之智者;禹乃圣之勇者;周文王圣之义者;周武王是智勇兼备的圣人;周公旦是孔子心目中尽善尽美的圣人。这些人都是古人学习做人的典范。
曾子在这里为知识分子画了像,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读书学习就是要不断的修炼自己,并且要努力的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甘肃静宁县德顺小学 张小燕:
阅读页数:203---227
金句分享:
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意思是看到利益要想到道义,面临危难要勇于献出生命。
2.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致力于追求道德学问等高尚的目标,小人则只关注世俗的利益和欲望。
3.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追求外在的名声和认可。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5.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思考问题不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
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
7.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己,使百姓安乐。
8.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
9.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而不骄傲容易。
10.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11.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2.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13.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1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5.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心得体会: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告诉我重在充实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修己以安百姓”则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它提醒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的修身养性,还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当我们有了一定的能力和影响力时,就应该思考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让更多的人受益。 这一理念激励着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关注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为处理人际关系。在解决矛盾和冲突中,要秉持公正、正直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既能维护自身的尊严和利益,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形象。
邢台市东关逸夫小学 胡冰:
阅读页数:166--182页
金句分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阅读心得: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君子与小人在待人接物上的本质区别。君子以助人为乐,乐于成全他人的好事,而不助长他人的恶行,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宽广的胸怀。小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往往出于嫉妒或自私,不仅不帮助他人,反而可能阻碍他人的成功,甚至助长他人的恶行。在小学教学中,这句话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成人之美”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同学,共同进步,而不是嫉妒或破坏他人的努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成人之恶”的意义,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邢台市东关逸夫小学 赵国欣:
阅读页数:205—227页
金句分享: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金句译文:
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阅读心得:
古代学者做学问是为了提升自我修养、丰富内在学识,那是一场纯粹的自我成长修行,无关外界的功名利禄 。反观当下,现在很多人努力学习考证书,只为应付考试,获取一份好工作,却很少沉下心来,真正汲取知识的养分。这让我们在忙碌中迷失,忘了学习本应是滋养灵魂的旅程。我们应重拾“为己”的初心,在知识的海洋里,只为充实与完善自己而奋力遨游。
邢台市信都区胜利幼儿园 左瑞莎:
金句分享: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阅读心得: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读书时就印象很深的一句话。聪明敏捷的人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作耻辱。作为儒家所尊崇的作学问态度一直传承,至今仍可以作为我们为学的态度。谦虚的学习态度对于天资敏慧的人尤其重要,因为人总会因聪明而自满,自满而固步自封,此时唯有好学的态度和向他人虚心请教,才能进步。向比自己位卑的人请教,更需要一种气度,能够放低自己尊贵的身份,向位卑的人请教,带有某种承认自己在知识方面不如别人,在中国这种上下有序的讲究“面子”的社会里,显得十足可贵。
邢台市东关逸夫小学 魏淼:
阅读页数:170 -- 180页
金句分享: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去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道:“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道:“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阅读感悟:
当读到这段关于君子“不忧不惧”的论述时,不禁引发了我在语文教学和个人成长两方面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关注学生的成绩和知识掌握程度,却容易忽略培养他们内心的强大与坦然。若能引导学生理解“内省不疚”的内涵,让他们在学习中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场考试,尽力而为,便不会因结果不理想而过度忧虑。
邢台市信都区幼儿园 徐娟:
阅读页数:112—138
金句分享:
1.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阅读心得: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也比喻做其他事情如学习一样,要勤奋刻苦,积极进取,否则就会跟不上形势,有所懈怠。学习要时刻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读书时,对于学习不是敷衍的态度,要能领会要能实践要能促进自己,其实我自己缺乏的就是这样的紧迫感以及对于知识的敏感性,和实践操作的及时性,克服自己的惰性,生活在当下过好当下,其实就是不被落下的最好捷径。
知者不惑:有智慧的人能运用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判断,明辨是非善恶,不被表象迷惑,在面临选择、决策或遇到难题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仁者不忧:有仁爱之心的人,能以善良和宽容对待他人,内心平和宽广。他们秉持道德准则,问心无愧,不为个人得失忧愁,因关爱他人、为社会做贡献而内心充实安宁。
勇者不惧:勇敢的人有坚定意志和无畏精神,面对困难、危险和挑战,能挺身而出,毫不畏惧。这种勇敢并非盲目冲动,而是基于道德和正义,为了正义之事敢于担当。要具有智慧仁爱之心还要勇敢的接受挑战,有压力才有动力。
霞浦县牙城中心小学 林银萍:
阅读页数:156--164页
金句分享: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
季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说:“人还不能服侍,怎么能去服侍鬼神呢?”季路又说:“敢问死是怎么回事?”
阅读心得:
孔子说:“对生都知道得不清楚,哪里能知道死呢?”
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过早地思考和担忧死亡。我们应当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活在当下。
甘肃静宁县南关小学 张政:
阅读页数:183--195页
金句分享:
1.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贡问对待朋友的方法。孔子道:“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他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找侮辱。”
2.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
3.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阅读心得:
1.“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这是孔子对弟子子贡关于教育方面的教导。在朋友有过失时,我们应该真诚的帮他指出和改正,如果朋友坚持不听,我们也应当适可而止,以免自取其辱。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智慧和他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了领导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及个人品德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霞浦县第一幼儿园 蔡琼:
阅读页数:139--148页
金句分享:
1.食不语,寝不言。
2.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阅读心得:
“食不语,寝不言”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规范与自律,强调在进食时保持安静,避免说话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发危险,也营造出专注、庄重的用餐氛围;在休息时不说话,有助于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保障良好的休息质量。“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则展现了对长者的尊重与礼让,体现了长幼有序的礼仪观念,这种行为彰显了儒家文化中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这两句话从日常生活和社交礼仪两个方面,传递出古代文化中对行为举止的约束与规范,提醒人们在言行举止中要注重礼仪、尊重他人,体现了古代文化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秩序的重视,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邢台市东关逸夫小学 李丹:
阅读页数:171-- 175页
金句分享: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金句译文:
对那些言论笃实诚恳的人表示赞许时,要仔细分辨:他们是真正的君子,还是仅仅外表庄重的人?
阅读心得:
教师若仅追求“庄重威严”的外在形象,却缺乏对学生真诚的关怀或对教育的敬畏,可能沦为“色庄者”。例如,课堂上严厉批评学生却不反思教学方式,或表面推崇素质教育却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教师需以真诚为本,言行一致。例如:面对学生问题时,不急于用权威压制,而是倾听、理解其困境。公开承认自己的知识盲区,与学生共同探索答案,而非用“权威感”掩饰。
青岛市城阳区中车小学 边鑫:
阅读页数:120--130页
金句分享: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有也已
阅读心得:
孔子善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通过温和而有效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强迫或灌输。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感到自然、舒适,愿意主动学习。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文)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用礼仪(礼)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文与礼的结合,既注重知识的积累,也强调道德的修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以至于无法停止追求知识的脚步。
霞浦县滨海学校 吴珠玲:
阅读页码:160--175页
阅读心得:
11.26的现代文版曾入选语文教材,名为《孔子游春》,曾点的几句话“莫春者,春服即成……风乎舞雩,咏而归。”唤起许多人对没有“围墙”的教育的向往,别说巴学园与夏山学校,中国自古便有亲近自然的教育习惯。现代孩子的很多毛病,其实都是与自然隔绝的后果。
接着就是“颜渊篇十二”的第一节,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克己复礼,从现代观念诠释,它与个性解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自由总是建立在规则之上。每个个体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要遵守社会公认的礼仪。
“克己复礼”便是约束和规范个体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为个体的自由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
邢台市立德小学 张佩瑶:
阅读页数:165-- 173页
金句分享: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金句译文:
孔子道:“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要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
阅读心得:
这是孔子特别典型的一个“因材施教”的案例。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表,是否能做到,对待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性格秉性、天赋气质,有包容、接纳、理解的心,并给予正确的指引。对于性格开朗、善于表达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课堂辩论。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先安排他们在小组内轻声分享阅读心得,逐步帮助其建立自信。
厦门市新教育学校 王瑶瑶:
阅读页数:197--204页
金句一:言必信,行必果。
感悟:一个人说话要有信用,说到做到,不能言而无信。同时,行动上也必须果断坚决,不能拖泥带水。诚信是立身之本,都需要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建立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
金句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感悟:揭示了君子与小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根本区别。君子虽然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但并不会盲目附和,而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立场,实现和谐共处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而小人则往往追求表面的统一和一致,却缺乏真正的和谐与包容。这启示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应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处。
金句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感悟:善良的人喜欢你,品德败坏的人讨厌你,做人要善良,正直,不向恶势力低头。
金句四: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感悟:君子与小人在用人和待人方面有不同态度。君子虽然平易近人,但在用人和待人时却非常严谨,不会轻易地取悦他人或违背原则。他们善于根据人的才能和特点来任用和培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小人则往往为了取悦他人而违背原则,用人时又求全责备,缺乏包容和信任。这启示我们在用人和待人时,应坚持原则、注重实际,做到公正、公平、合理。
金句五: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感悟:朋友和兄弟之间应该保持亲密无间、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关系。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切磋、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兄弟之间则应该和睦相处、互相支持。这种亲密无间的友谊和亲情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财富,能够让我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更加坚强和勇敢。
金句六: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感悟:从军事教育的角度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不对民众进行军事教育和训练,让他们在战争中无所适从、无法自保,那么这实际上是对他们的抛弃和忽视。这启示我们在教育领域也要注重实践和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实践能力和技能,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邢台市信都区胜利幼儿园 郭辰凤:
阅读页数:174-180
金句分享:
1.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仲弓同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阅读心得∶
孔子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句话,勾勒出一个人应有的行为准则。它提醒我们谨言慎行,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道德规范,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第二句,孔子则强调了尊重他人和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出门时要像接待贵宾一样庄重,对待百姓要像承担大祭一样谨慎,这体现了对他人和职责的尊重。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它提醒我们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在教育中亦是如此,父母、老师不要把不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强加给孩子,换位共情,尊重孩子,才能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霞浦县滨海学校 兰梦星:
阅读页数:167--173页
金句分享: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阅读心得:
读了上面这段对话深感一代圣人孔子的智慧。在如今的生活里,我们常因过错或者得不到而忧惧,甚至于对未知的事物深感困顿烦躁。如果都如孔子一样,任何事情都多反思自身,及时改正,就能收获内心的安宁。不要纠结于过去,不要忧虑于未来,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甘肃静宁县威戎小学 樊晓燕:
阅读页数:101—111页
金句分享: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我们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 别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成他的干净,不要死记住他那过去。”
阅读心得:
这段话蕴含着理性与包容的处世智慧,令人深思。它启示我们看待他人尤其是学生,要着眼于当下的改变,肯定进步、接纳蜕变。在生活中,不应紧抓别人的过往错误不放,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的成长,如此既能给予他人温暖,也能让自己心境豁达。
滨海学校 程莉:
阅读心得:
颜渊第十二篇,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己,符合礼制就是仁。结合本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无论什么角色身份,一国之君,还是臣下之子,亦是父亲身份,还是为人子女,都要当起各自的身份,履行好各自的责任,做好各自的分工,约束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礼或理的要求,从个体主观性来说,此一理解。另一理解,人又是社会性的,需要朋友,真心实意对待朋友,真诚给予意见,朋友不听不强求,这是客观性方面的理解克己复礼。
霞浦县牙城中心小学 郑熳:
心得体会:
当现代教育流水线将学生打磨成标准件时,两千年前那位蹲在杏树下对话的老者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应是灵魂的雕刻而非知识的灌注。
在标准答案统治课堂的今天,每个教室都可能坐着"冉求"与"子路"。有人需要点燃其勇气的火种,有人应当浇灌其思辨的甘泉。教师若能在集体授课的表象下看见独特的灵魂纹路,教育便能从工业车间的传送带,变为滋养个性的沃土。教育从来不是技术操作,而是心灵对话的艺术。
霞浦县民族小学李萍
阅读页数:184--197
金句分享: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阅读心得:
在做事情时,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如果我们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过程,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如果我们只看重眼前的小利,那么大事往往难以成就。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因为急于求成,反而事与愿违。我们应该学会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目标。同时,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才能把握住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成就大事。
霞浦县滨海学校 黄贝贝:
阅读页码:84--93页
阅读感受:
什么是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内在质朴是很重要重要,但缺乏外在修养便显得粗野,反之,过于注重外在修饰而忽视内在品质又会显得虚浮,唯有二者兼具,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本文中另一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将“仁”的内涵具象化,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得失,当看到身边的人有困难时,应伸出援手,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
福安市甘棠中心幼儿园 邱家琪:
阅读页数:112--117页
金句分享: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心得体会:
曾子这番临终之言,满含智慧,使我深受启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饱含生命即将消逝的悲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生命尽头,言语往往充满善意,启发我对生命充满敬意,要珍惜眼前时光,珍惜眼前人,莫待无花空折枝。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则贯穿生活点滴。工作中,面对同事,和善整洁端庄的面容、诚恳真诚的态度,能营造良好合作氛围;生活里,与家人朋友交流,平和的语气能减少矛盾冲突。反观如果只关注琐碎事务,而忽视自身修养提升,便会舍本逐末。我们要牢记曾子教诲,从一言一行做起,不断修炼品德,让内在修养通过外在表现自然流露,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雄安新区安新县县直第三幼儿园 管婧:
阅读页数:149—155页
金句分享: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阅读心得:
孔子在乘车时的行为规范,体现了他的礼仪修养。细节中的修养,孔子在乘车时的细节行为,反映了他对修养的重视。现代教育也应注重从细节入手,教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滨新幼儿园 杨小燕:
阅读页数:137--147页
金句分享: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阅读心得:
每年到了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其他植物大都已凋零,只有松柏依旧保持挺拔秀美。这句话很简约但充满启迪,给予我们深远的思考空间,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要敢于坚持自我,勇于面对挑战。艰苦的环境能考验人的品格,只有经历许多磨难,才能有坚韧的意志,才能保持初心不改。在对待自我成功这个问题上也是同理,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给自己成功的时间,要一步一步来,不要着急。只有经得起考验,才能获得成功。
邢台市信都区幼儿园 胡星:
阅读页数:104--111页
金句分享:
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阅读感悟:
孔子以“文化传承、行为规范、忠诚品格、诚信立身”为教育核心。作为幼师,我深觉这与现代教育理念相通:
“文”: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通过绘本、童谣让孩子感受文化之美;
“行”:幼儿园中的排队礼让、玩具分享,皆是“行”的日常教育;
“忠”与“信”:引导孩子真诚对待伙伴(如承认错误时不说谎),便是忠信的启蒙教育。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若以空虚充实在,以贫乏装作丰盈,教育便难持久。联想到幼教工作,我常反思:
是否为了课堂热闹而设计华而不实的活动?
是否因追求“快速见效”忽视孩子真实需求。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强调“广闻博见-筛选内化-实践升华”的认知路径。即适用于我们自身的教育转化之路,同样适用我们对孩子的日常教育行为中。
“多闻”:倾听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不急于否定;
“择善”:从所看到所学到的儿童教育中筛选适合班级的教育管理方法;
我们就是要在一步步的教育、实践、改进提升中逐步内化成自己的为人处事风格、,形成自己教育教学风格 。
经典的价值,在于让千年后的我们仍能照见自己。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觉得这即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鼓励,只要我们足够坦诚坦荡,面对问题就会有更加广泛的解决思路。
(QINGYIN)
青吟读书会
QINGYINDUSHUHUI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投稿邮箱丨qydsh001@126.com
网址:【青吟·教师共读】第四期第十八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2314
相关内容
【青吟文展】读书,一场美丽的相遇丨第六届“青吟杯”2022年世界读书日主题征文齐阅共读 书香淄博 第十八届淄博市读书节启动 本地快讯
学习新课标 把握新航向 | 青年教师20天课标研读打卡行动正在进行中—第6天
第九十九期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八小学2025年新学期开学第一课
《百味诗词》第46期“油盐酱醋调千味,锅碗瓢盆酿十香。”(总163期)
第十期
《节约能源法》第三十八条的内容是什么?
悦读经典 | 第二十六期:《教学论与生活》文字稿
无奋斗不青春 越努力越幸运杭州律师第十三期青训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