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布局
KITCHEN'S LAYOUT
厨房动线,即从一个功能区到另一个功能区的活动路线。科学合理地规划厨房动线,使其遵循合理的烹饪步骤,整个做饭过程才会更流畅。
厨房操作五大项:存、洗、切、炒、盛,空间也由此可以分为四个功能区:储物区、清洗区、备菜区和烹饪区。为了符合烹饪的顺序,动线的最佳选择是:冰箱—>水槽—>备菜—>烹饪。
△图源©《住房设计解剖书》
而厨房的种类,我们又可以大致分为:L型、U型、丨型、丨丨型、中岛型5大类。不论是哪种类型,都应该依照上面的动线规划功能区布局。
01 丨型
厨房几乎适用于所有大小的厨房,电器和柜子沿一面墙放置,工作都在一条直线上进行,便于功能区的设计,动线清晰,视觉上也十分简洁明快。
但在设计功能区时需要注意厨电、餐具等常用物品的布局,应该尽量根据使用频率来决定物品上下、左右放置的位置,避免来回走动。
△图源©网络
02 L型
L型厨房工作区以墙角为原点,双向展开,充分利用拐角空间,是最常见的厨房设计,一般适用于进深或者开间较大的厨房。优点是高效利用了转角空间,分隔清洗区和烹饪区,给各功能区留出足够空间,避免操作时拥挤。
△图源©网络/生活家家居
03 U型
U型厨房的功能区环绕三面墙布置,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使用面积,多人共同操作也互不打扰。同时U型厨房会随着空间的缩小,而让功能区变得集中,缩短厨房动线。
△图源©网络/生活家家居
对于面积稍小的厨房,采用U型布局可以消除动线带来的影响,因为U型布局会随着空间的缩小,而让功能区变得集中。但也要注意,面积较小的U型厨房,地柜最好采用抽屉式而不要选择平开门,开合不便。
△图源©网络
04 丨丨型
二字型厨房一般以“中厨+西厨”的形式搭配,一边作为中餐烹饪,另一边作为冷餐料理台。布局要求厨房的面积较大,尤其是开间要大,否则过道会显得十分狭窄拥挤。
△图源©网络
以上4种类型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家庭的厨房布局,其中I型和L型厨房更适合紧凑型、小型厨房,空间利用率高。
05 中岛型
中岛尺寸大概是长1200mm~1400mm,宽500mm~600mm。按照正常的标准来测算,为保证人能在中岛周围行走,中岛到橱柜至少得留下一个身位的宽度,大概为600mm。所以,厨房面积至少要满足以上条件,放置中岛才会显得不拥挤。
△图源©网络
功能区设计
FUNCTION DESIGN
根据厨房的功能需求,我们可以大致将厨房分为:清洗区、备菜区、烹饪区、储藏区4大核心功能区。
01 清洗区
关于清洗区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水槽靠近主排管道安装,可以减少堵塞的几率;最好采用台下盆,台面易清洁;搭配抽拉式水龙头,水槽清洗无死角;水槽台面最好选择岩板材质,抗污能力强;建议选择单槽,配备沥水架,空间大清洗方便。△图源©网络
02 备菜区
可以在吊柜下方安装感应灯或灯带,使用时轻轻一扫就开了,能够有效避免切菜背光。
△图源©网络
03 烹饪区
为了提高烹饪效率,相关的厨具都应存放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
建议燃气灶下方存放烹饪需要的碗盘,并采用抽屉式设计。分割式的橱柜不仅使用方便,还能合理规划空间,避免乱堆乱放,让使用者可以最快找到想要的厨具,提高做饭的效率。
△图源©网络
04 储物区
厨房储物区也就是厨房的收纳系统,主要区域为橱柜与墙面。我们根据人体动作行为和使用舒适性及方便性要求,把收纳高度划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个区域。上部主要为吊柜,中部为墙面,下部为地柜。
吊柜上层高度大约在1.9m-2.25m之间,因此适宜存放杂粮、零食、干货、茶叶等使用频率较低的物品。使用带前把手的透明收纳盒能够化零为整,取放时只需碰到外部的把手,就能把整箱物品拿下来。
△图源©网络
吊柜下层一般在1.55m-1.9m左右,是一般成人就能触碰到的高度,因此可放重量大、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比如酒杯、碗筷、调味品、厨具等。
△图源©网络
锅铲、汤勺、菜刀、漏勺、小奶锅等带孔的厨具,都能用挂杆+S型钩子的形式上墙,不占用台面空间。也可以在墙面安装开放式隔板,存放小型锅具,常用调料瓶,方便取用。墙面有外移的,可以将凸出的小台面作为置物台使用。
△图源©网络
地柜最好采用抽拉方式,水槽下如果有垃圾处理器,只能选择平开式。
窄拉抽屉的中上层可以放置小调料罐,下层存储较高的酱油瓶等。
△图源©网络
灶台下部抽屉上层可存放小型锅、饭盒、常用食品和调料等,底层可存放不常使用的大锅具等大件物品。
△图源©网络
水槽下方如果是抽屉可以放置锅具、抹布、洗涤剂、刀具等,如果是抽拉式金属架,可以放置毛巾和不易受潮的物品。
好设计,让家更懂你!欢迎在评论区参与互动,发表您对本套案例的看法,获取更多风格案例可点击左下方【问专家】按钮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