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必修课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有利于可持续城市发展。 #生活常识# #环保生活Tips# #绿色建筑#
随着全球“双碳”目标的推进,中国建筑行业正面临着从“量”到“质”的深刻转型。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建筑模式已难以为继,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这一理念日益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2024版,绿色建筑需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健康六大维度实现全生命周期优化,那么,绿色建筑的具体内涵与标准又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绝不仅仅是增加植树或使用环保材料,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强调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通过科学设计、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来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负荷,同时提升人居的健康与舒适性。
绿色建筑的三大特征:
节约环保:要求在建筑的整个过程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尊重生态,减少污染。 健康舒适:强调对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进行关注,注重室内空气质量、水质,营造出健康、适用且高效的生活空间。 自然和谐:提倡亲近、关爱与呵护自然生态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 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根据最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按照评价等级分为四个级别:
基本级:必须满足全部控制项但不评分; 一星级:评分≥60分; 二星级:评分≥70分; 三星级:评分≥85分。在这些评价标准中,控制项是基础,评分项则是获取分数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评分项:
评分项包括:
安全耐久:如抗震设计优化、室内外地面防滑等。 健康舒适:包括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充分利用天然光等。 生活便利:与公共交通连接、公共区域全龄化设计。 资源节约:如土地集约使用、利用可再生能源等。 环境宜居:设立绿化用地、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提高与创新:如地方建筑文化的传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等。 三、申报流程申报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需满足一定的条件,申报流程大概分为三个步骤:
设计阶段:目标设定与设计预评价,整合专业团队,选择成熟技术,完成预评价。 施工阶段:实施绿色施工管理,确保环保材料标准、减少建筑垃圾。 评价阶段:收集运营数据,进行现场检查,专家评审后公示和颁证。具体的申报材料包括绿色建筑标识申报书、相关技术文件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标识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和专家审查,以确保项目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四、绿色建筑主要技术
绿色建筑所应用的主要技术如下:
围护结构保温系统:通过良好的隔热设计,降低室内外的能耗。 可调节遮阳技术:有效降低空调能耗,提升室内舒适度。 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风力降低空调消耗,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天然采光:通过设计使自然光最大化,提升空间的健康感。 高能效设备:选用能耗等级高的设备,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利用:应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等方式,达到低碳绿色化运行。 节水型器具:提高用水效率,帮助实现节水目标。 海绵城市技术:增强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能力。 智慧运维管理系统:使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效率。 五、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策略要实现绿色建筑的落地,企业和设计团队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设计先行:在设计阶段考虑绿色原则以避免后期的“事后补救”。 技术创新:采用低成本高效能的技术方案。 运营管理:确保运营管理的长效性,定期对建筑性能进行数据监控与分析。 结语绿色建筑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AI、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将变得更加智能与普及。无论是开发商、设计师,还是普通居民,都应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的实践中来,为实现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在这场绿色建筑的革命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对未来的承诺。
网址:绿色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必修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4819
相关内容
绿色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
绿色能耗管理: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绿色建筑与生态园林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绿色建筑——认证可持续建筑
智能建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绿色未来,Greenluma引领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绿色未来,Greenluma引领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绿色科技重塑未来经济
如何进行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居住建筑设计中绿色可持续发展策略
迈向绿色未来:清洁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