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雪 | 中医教您养生
《中医四季养生》- 依据二十四节气指导的养生实践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中医养生书籍#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
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冷空气使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
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
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中医养生讲究“顺时养生”,在小雪节气里。人与天地相应,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人体气血由外向里收敛,精、气、神趋向伏藏,机体新陈代谢变慢。顺应季节的变化特点,此时养生的重点在于“藏”。
小
雪
养
生
1、运动保睡眠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还要保证充足睡眠。中医认为,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时休息。如果超过凌晨1时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2、早睡晚起,睡前泡脚
每晚用热水泡脚,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脚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冻伤,并就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3、养肾按太溪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五行相对应的季节是春、夏、长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所需要重点保养的脏腑也就有所不同。
4、合理饮食
小雪过后,外露的阳气得以收入体内,此时人体五脏内的气血也是一年中最强的时候,适宜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例如羊肉所含的热量较高,冬天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因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
温补性食物还有牛肉、鸡肉、鹿茸等;养藏就要养肾,这时候也可以吃一些益肾食品,如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
另外,老年人在冬季可以多食用一些保护心脑血管的食物,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红心萝卜等,对身体益处多多。
这个季节还可以吃点黑色食物。黑色食物包括黑豆、紫米、黑花生、黑芝麻、黑小米、黑木耳、香菇、紫菜等。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在抗衰老、防癌等方面发挥作用。黑豆及其制品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尤其对老人和心血管病患者是很好的食物。
5、中医特色调理 督脉灸
督脉是总督,督促人体精、气、神,为“阳脉之海”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把这些阳气输送、布散到全身体表的肌肤腠理之处,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督脉可以沟通全身经络,通过艾灸督脉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发挥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图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网址:【二十四节气】小雪 | 中医教您养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5301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保健养生之小雪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之小雪养生
二十四节气养生保健
【国医养生】中医瑰宝:四季、二十四节气养生宝典(太全了!)
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
二十四节气对应养生方法
小雪节气养生原则 小雪节气养生全攻略
二十四节气养生精华
顺时养生: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