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减肥会不断地反弹?当你减肥撑不下去时,记住这10条

发布时间:2025-05-16 19:43

为什么蛋糕从不减肥?因为它怕奶油会离开它。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幽默故事推荐#

+关注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有过减肥经历的朋友们都知道,减肥开始后时间越长,保持成果的难度越大。当失败N次的减肥计划第N+1次重启,大家总会发出灵魂拷问:减肥后反弹真的是大概率事件吗?到底怎么减肥才不容易反弹?机智的我们还真找到了相关研究。比如2001年一项发布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盘点了29项长期减肥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好不容易减下去的体重,在减肥2年后就会反弹50%以上;5年后会反弹80%以上。比如你今年减了20斤,如果不加以控制,2年后就会长回去10斤,5年后就长回了16斤以上……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2018年,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Kidney Diseases)的凯文·霍尔(Kevin Hall)博士作为主要作者,在《北美医疗诊所》(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上发表的一篇综述里总结道,导致减肥反弹的因素很多,生物、行为和环境因素都影响着长期的体重管理。虽然减肥后反弹难以避免,而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我们仍然可以做一些行为和生活方式调整,而且从减肥期间就要开始,这样后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反弹。好消息是,我们找到了两个和“减少反弹饮食法”相关的研究,男版女版都有!这两项研究都给出了减肥食谱示例。其中一项的参与者是20-45岁的女性,另一项则是平均年龄为36岁的男性。减肥后怎么做,才能减少体重反弹?减肥后偶尔吃大餐,怎么吃能少长肥肉、保住肌肉?

导致减肥后反弹的因素有哪些?

1. “催人肥”的环境因素

食物的诱惑和缺乏运动,堪称减肥路上的头号大敌。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自己做饭的人越来越少。和新鲜食物相比,热量高但健康程度低的加工食品、快餐随随便便就能买到,吃起来也更方便。还有节假日的美食诱惑,如果每逢佳节只胖三斤,已经谢天谢地了。

再加上久坐不动、开车出行的生活习惯,以及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的普及,人们走路、上下楼梯、骑车、做家务等日常活动的时间都明显少了。

总之,饮食和运动习惯的改变,导致人们每天的能量摄入增加、而活动量还在减少。

即使一段时间减肥成功了,大部分人很难长期避免这些环境因素的干扰,最后减掉的体重还得反弹回去。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2. 长期节食和大量运动,导致基础代谢减少

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减肥初期体重快速减轻,几个月后停滞不前、来到传说中的“平台期”,然后就逐渐反弹了。这是因为,体重减轻后,身体的基础代谢也会降低。

· 科普时间 ·

减肥的本质是能量摄入<能量消耗,而人体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3个途径:

基础代谢: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即静息消耗,哪怕清醒地躺着一动不动也会消耗的能量),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60%~70%,和体重大小、肌肉量正相关;

身体活动:占总能量消耗的15%~30%;

食物热效应: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占10%。

2016年,前文提到的凯文·霍尔博士及其团队,对参加过某减重节目的真人秀选手进行了为期6年的随访。

在节目中,通过节食和非常激烈的运动,每人至少减掉了50磅(约22.7 kg),其中一对夫妇减掉了200多磅。但后续随访发现,他们又平均反弹了大约三分之二的体重,少数人比刚上节目时还要重。

更让人失望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节目结束6年后,这些选手的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了——和变瘦后同等身材的其他人相比,静息代谢率远低于预期。和研究人员用模型预测的结果相比,大多数选手每天燃烧的热量至少比预期的少了400 kcal。

虽然“减肥让基础代谢率下降”已是公认的事实,但霍尔博士和同事们没想到的是,这个“副作用”竟会持续这么长时间,影响这么大。

但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对一部分人来说,基础代谢变慢不见得是坏事——减肥6年后测出新陈代谢率最低的那群参赛者,恰恰是保持身材最成功的。正因为他们坚持进行大量、持续的运动,才能长期保持较低的体重。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而长期大量运动,也长期带来了大量额外的能量消耗,作为补偿,身体只好大幅降低基础代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持能量平衡。

2022年,霍尔博士发表在《肥胖》(Obesity)杂志的一篇观点性文章指出,这可能是一种“代偿性代谢适应”。而在较低水平体力活动的减肥干预措施中,则没有观察到类似的代谢适应现象。

图片

▲体力活动能耗增幅越大、基础代谢能耗适应性降低的幅度也越大。图片来源:参考资料[5]

有人推测,这可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当身体发现你天天“挨饿”还“剧烈运动”,就会把能量省着用,怕你耗能过多,“万一遇到饥荒寒潮,饿死冻死了怎么办”?

虽然我们不再动不动面临生存危机,但存在于人类祖先记忆中的东西,已经被深深刻进了“身体密码”里。

既然长期运动的能耗会被身体“补回来”,为什么还能有效维持体重呢?霍尔推测,这可能是体力活动会影响食欲的反馈信号。

3. 减肥后瘦素分泌减少等内分泌变化,导致食欲增加

多项研究发现,减肥期间吃得少了,内分泌系统也会代偿性适应,让瘦素、胆囊收缩素和生长素释放肽等激素分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饱腹感降低、饥饿感和食欲增加、能量消耗降低、消化道消化吸收能力加强,脂肪等高热量成分的存储效率提高,这些都不利于体重的长期维持。

据估计,每减轻1 kg体重,每天的能量消耗会减少约20-30 kcal;与此同时食欲代偿性增加,会导致每天摄入的能量比减肥前还多了约100 kcal。

2011年发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of Medicine)的一项研究招募了50名没有糖尿病的超重或肥胖患者,参加为期10周的减肥计划(极低能量饮食)。结果发现:

减肥期间参与者的平均空腹血浆瘦素水平下降了64.5%;第10周时,饥饿感和食欲明显比减肥开始前更强;而且减肥结束一年后(第62周),这些影响也没有恢复到减肥之前,饱腹感甚至比第10周时还要低;即使体重已经开始反弹了,这些变化依然在持续。所以肥胖人群之所以复胖率高,是具有很强的遗传和生理基础的,不仅仅是因为减肥后“重蹈覆辙放飞自我”,而是身体本能在抵抗“少吃”这件事。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成年人的身体有一个体重“设定点”,当体重和设定点出现偏差时,代谢稳态机制就会想方设法进行调节,让体重恢复原来的设定点。

有人会问:“那是不是可以反向操作,多吃也不怕了?反正吃胖了,身体还会慢慢让体重降回去?”

这么想就错了。持续暴饮暴食会迫使体重设定点向上,以后代谢稳态机制又会努力维持住新的设定点,更难降下来。

在物质稀缺的时代,这种机制可以保护瘦子不饿死,但在物质丰富、体力需求下降的今天,却成了胖人减肥的“死对头”。

减肥后即使反弹了,也比一直不减肥更健康

 

对于大多数节食减肥人群来说,减肥后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体重反弹,这是难以避免的。

但即使是这样,减肥依然对身体有长期的益处。

2018年,一项发表在《肥胖》(Obesity)杂志的啮齿类动物研究中,研究人员将552只肥胖小鼠随机分为4组:

第1组随意吃高脂饮食并保持肥胖;第2、3组分别进行适度热量限制和更极端的热量限制,并稳定在正常中等体重;

第4组则进行多轮限制饮食和随意喂养,经历了“减肥、反弹、再减肥、再反弹”的循环。

结果发现:

一直保持肥胖的第1组小鼠,死亡率明显增加(平均只活了21.2个月);一直保持最极端热量限制和正常体重的第3组小鼠,平均寿命是26.0个月;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是“不断减肥又反弹”的第4组小鼠,也比一直肥胖的第1组更长寿:它们的平均寿命是23.8个月,与长期保持适度热量限制的第2组小鼠(24.4个月)大致相同。所以至少对小鼠来说,即使多次减肥又反弹了,也可能不会抵消节食减肥的所有好处。

减肥后如何长期保持、减少反弹?记住10个“绝招”

 

1. 长期坚持9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2018年一篇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和微生物学》(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的评论文章提到,美国国家体重控制登记处调查了体重减轻至少10%的参与者,发现减肥后5年内避免体重反弹和以下4个因素有关:

低脂饮食(脂肪供能占每天摄入总能量的25%);定期进行体力活动(相当于每天1小时中等强度的运动)更严格的饮食模式(在工作日和周末保持一致);自我体重监测。此外多项研究发现,与减肥后长期维持体重有关的行为还包括这5条:全天少吃多餐;坚持吃早餐;尽可能在家吃自家做的饭(而不是去外面吃或点外卖);减少屏幕使用时间;

选择控制份量的餐食或代餐等。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这里尤其要补充一句,很多人说“吃比动更重要”——的确,改变饮食习惯并长期坚持,是成功减肥和维持体重的关键。

运动则不同,虽然它在减肥期间发挥的作用可能没那么大,但减肥后想要维持成果,坚持运动就非常重要了。

2. 高蛋白饮食法或许有帮助

还有人会问,在众多减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的配比有多种类型,该选哪个呢?

一项关于长期减肥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低脂饮食的减肥效果比低碳饮食略差,但平均差异太小,没有临床意义。

还有一项综述分析了11项维持体重的研究发现:

连续能量限制和间歇性能量限制维持体重的作用相当,和低碳水、低脂肪还是低血糖反应饮食无关,和供能食物是固体还是液体也无关;

如果在能量限制饮食中添加蛋白质,或采取“一天随便吃、一天完全不吃”的零卡隔日禁食法,参与者的依从性会更好,维持体重效果也就更好。

觉得隔日禁食有点痛苦?那么减肥防反弹这事,还得靠蛋白质。

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相比,蛋白质更容易增加饱腹感,消化过程中还会产热、带来更多食物的热效应,增加了整体能量消耗的可能性。

有多项研究发现:

在能量限制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在减肥期间可能保住肌肉质量(也就是瘦体重),对静息代谢也有部分积极作用;

减肥后继续保持高蛋白饮食法,也能减少体重反弹,尤其是整体饮食升糖指数较低(比如多吃粗粮和蔬菜肉类、少吃易消化的精米白面)的情况下。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具体要增加多少蛋白质呢?

2009年,一项发表在《营养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纳入了130名参与者,比较了短期体重减轻(4个月)后通过两种饮食法对于长期维持体重的效果,发现与传统的碳水为主+普通蛋白质能量限制饮食(每日蛋白质0.8 g/kg、碳水>220 g)相比,高蛋白+低碳水能量限制饮食(每日蛋白质1.6 g/kg、碳水<170 g):

在减肥开始第4个月时,参与者的平均脂肪重量多22%,体重减轻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高蛋白vs普通蛋白= -8.2 kg vs -7.0 kg);

在第12个月时,高蛋白组有更多的参与者完成了研究,身体成分有了更大的改善。虽然体重减轻同样没有显著差异(-10.4 kg vs -8.4 kg),但如果以“减重>10%”作为依从性高的标准,则高蛋白组有更多参与者达标(31% vs 21%),他们减掉了更多的体重(-16.5 kg vs -12.3 kg)和脂肪质量(-11.7 kg vs -7.9kg)。

也就是说,减肥期间如果比平时多吃一倍的蛋白质、同时少吃点碳水(每日蛋白质1.6 g/kg、碳水<170 g),对于整体减重、减掉更多脂肪和长期维持防反弹都是更有好处的。

2010年,欧洲一项代号为“Diogenes”、纳入了891个家庭的饮食干预研究发现:

和低蛋白饮食组相比,高蛋白饮食组的参与者体重少反弹了0.93 kg;

和高血糖指数饮食组相比,低血糖指数饮食组参与者的体重少反弹了0.95kg。

这同样表明,高蛋白+适度碳水的饮食更有利于实现长期维持体重、减少反弹。减少反弹的高蛋白饮食减肥法到底怎么吃,有食谱吗?高蛋白饮食减肥法对健康有没有影响?减肥后如果偶尔吃大餐,怎么吃才能少长肥肉、保住肌肉?《学术经纬》团队已经从多项研究中找到了答案,其中两项研究还贴心地给出了减肥食谱示例,男版和女版都有!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为什么减肥会不断地反弹?当你减肥撑不下去时,记住这10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1244

相关内容

为什么你的减肥会反弹 减肥后如何防止反弹
为什么说快速减肥=快速反弹?
这样减肥不反弹
减肥不反弹的食疗方法大全
4周饮食减肥计划 健康减肥不反弹
一个月减重10斤不反弹!协和医生给出3个科学减肥法!
低脂肪的食物有哪些 怎么吃减肥不反弹
生活中的减肥小窍门 这样减肥不会反弹
怎样减肥更有效且不反弹?
减肥食谱一周瘦10斤科学减肥不反弹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