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练习(含答案)
定期去角质,帮助老旧细胞脱落,促进新细胞再生。 #生活技巧# #护肤技巧# #保湿秘籍#
3.4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练习
一、单选题
1.有关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氧呼吸产生CO2过程都产生ATP B.油脂水解产生ATP属于放能反应
C.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 D.蛋白质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2.下图表示人体内氢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产生[H]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O2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3.以提取的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氧气的消耗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分解,但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
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4.图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装置(不考虑外界物理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有色液滴向左移动,则说明鲜樱桃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B.若有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鲜樱桃未进行有氧呼吸
C.利用该装置可准确判断鲜樱桃的呼吸方式
D.鲜樱桃消毒的目的是防止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5.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植物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B.核糖体是蓝细菌、烟草、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CO2和H2O
D.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 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6.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糖类都是由相应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B.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细胞核中
C.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都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D.溶酶体分解病菌后的产物均被排出细胞外
7.番茄红素(分子式为C40H56)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主要存在于成熟的番茄果实中。目前,利用转基因菌类能大量生产番茄红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番茄红素可以在转基因菌类的核糖体上合成
B.番茄细胞内含有番茄红素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C.番茄的果实在成熟的过程中色素的种类不变
D.细胞呼吸产生的热能不能用于番茄红素的合成
8.玉米种子贮藏的过程中,最佳贮藏条件是( )
A.低温,低氧,干燥 B.低温,低氧,潮湿
C.低温,无氧,干燥 D.低温,无氧,潮湿
9.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储藏种子、水果和蔬菜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和干燥
B.油菜播种时宜浅播以满足其苗发时对氧气的需求
C.抑制乳酸菌细胞呼吸可避免酸奶“涨袋”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可减少无氧呼吸产生CO2量
10.下列关于生物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水产生的一定是有氧呼吸
B.有二氧化碳产生的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C.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葡萄糖可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D.与表皮细胞相比,肌肉细胞中线粒体一般较多,更利于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11.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是研究细胞呼吸方式的良好材料
B.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互为对照组
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无氧呼吸的装置中,培养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是为了消耗瓶中的CO2
12.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若装置1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若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若装置1、2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13.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量和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状态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
B.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C.运动强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肌细胞积累大量乳酸使肌肉有酸痛感
14.人体内有机物参与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
B.糖类与非糖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完全一致
C.脂肪中氧的含量比糖类高,所以单位质量所含能量也比糖类多
D.氨基酸、甘油、葡萄糖氧化分解时,生成的代谢终产物完全相同
15.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往往导致家族聚集性感染。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脲酶由幽门螺旋杆菌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感染者呼出的13CO2由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产生
C.幽门螺旋杆菌不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D.13CO2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消化道中幽门螺旋杆菌的多少
16.如图表示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中发生丙酮酸和水产生CO2的过程
B.①②③中三个过程本质上可以视为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C.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和还原氢
D.③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大部分用于ATP的合成
17.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不同
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
18.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30 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该装置还可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D.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19.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过程将导致细胞内还原氢积累
B.②过程需要水参与,又有水生成
C.发生③过程时,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D.剧烈运动时细胞主要通过分解乳酸获得能量
20.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释放CO2量/吸收O2量的比值将增大
B.酶和激素均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而ATP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如果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消耗的O2体积与释放的CO2体积相等
D.叶肉细胞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可能既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
二、非选择题
21.将酵母菌研磨,取出一部分匀浆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将等量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
(1)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葡萄糖液,一段时间后各试管内的主要物质是:甲 ,乙 ,丙 。
(2)丙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总反应式是 。
(3)再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丙酮酸,乙试管的产物是 。
(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做(1)题,甲试管的最终产物是 。
22.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 以 20 粒萌发的种子和 4 条蚯蚓为材料,每隔 5 min 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 1 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生物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萌发的种子 0 8 16 23 9 34
蚯蚓 0 4.5 9 11.5 13.5 15.5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1)装置图中的 Y 溶液的作用是 。 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 。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 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mm /min。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 5 min 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注射器量取的气体变化体积/mL 0 1.5 3.0 4.2 5.0 5.5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 mL/min,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 。
23.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装置乙中的Ⅱ应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与Ⅲ连接的目的是 。
(2)将装置甲和乙中澄清石灰水换成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实验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变化是 。能检测到有酒精生成的是 (填“Ⅰ”“Ⅱ”或“Ⅲ”)。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的类型及场所,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再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号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酵母菌
a b c d e f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
氧气 + - + - + -
①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 。
②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24.某生物研究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他们依据酒精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的原理进行实验,装置如图。分析回答:
(1)A装置中滴加石蜡油的目的是 。
(2)A、D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是 。
(3)写出装置A中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
(4)实验10min后,从A、D两装置中各抽取2mL溶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摇匀均出现了灰绿色。甲、乙两同学对于D装置出现灰绿色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D装置也产生了酒精;乙同学认为是由于D装置中的葡萄糖未消耗完导致的。
①甲同学解释的依据是 。
②乙同学解释的依据是 。若设计实验判断乙同学此依据是否正确,其基本思路是直接向2mL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C C D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A D D C C B D
21. 丙酮酸 葡萄糖 CO2、H2O CO2、H2O C2H5OH、CO2
22. 吸收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或对照作用) 左 0.9 0.22 弱
23.(1) 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让酵母菌将Ⅱ中的O2耗尽,确保其在实验过程中只进行无氧呼吸
(2) 由蓝变绿再变黄 Ⅱ
(3) c、e b、d、f
24. 隔绝空气,营造无氧环境 便于取等量样液用于检测 供氧不足或局部缺氧可能导致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也可能使重铬酸溶液变灰绿色
展开更多......
网址:3.4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练习(含答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1453
相关内容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含答案)细胞生活的环境3中.ppt
2.2《呼吸与健康生活》同步练习(含答案)
沙棘细胞活化解决方案!细胞健康=人体健康!
细胞生活环境选修.ppt
细胞日常生活环境.ppt
細胞生活的环境(教案).doc
生物细胞
细胞生活环境(颖).ppt
你知道吗?你了解吗?细胞健康=细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