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25年中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了解认证考试的模拟题库和真题解析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技能认证指南#
资源简介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25年中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1.(2025·江南模拟)“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出门乘坐公交车 B.使用节能灯照明
C.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D.提倡纸张双面打印
2.(2025·江南模拟)稀释浓硫酸时,需要佩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下列图标表示护目镜的是
A. B.
C. D.
3.(2025·江南模拟)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质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活字印刷 D.火药爆炸
4.(2025·江南模拟)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在以下四种矿石中,可用于冶炼铝的是
A.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B.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C.赤铜矿(主要成分是) D.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5.(2025·江南模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K2SO4 B.CO(NH2)2 C.Ca3(PO4)2 D.KCl
6.(2025·江南模拟)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测定溶液的
C.塞紧橡胶塞
D.点燃酒精灯
7.(2025·江南模拟)带领团队研发稀土分离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市场上垄断地位的中国科学家是
A.徐光宪 B.侯德榜 C.张青莲 D.屠呦呦
8.(2025·江南模拟)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淀 B.吸附 C.消毒 D.蒸馏
9.(2025·江南模拟)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A.火碱 B.熟石灰 C.食盐 D.醋酸
10.(2025·江南模拟)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 )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 D.数目改变
11.(2025·江南模拟)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现象描述不合理的是
A.蜡烛燃烧产生火焰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熄灭蜡烛后会产生白烟 D.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会熔化
12.(2025·江南模拟)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不可以直接用水浇灭
B.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高压水枪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在森林中设置防火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13.(2025·江南模拟)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秋分吃桂花糕,桂花中含甜菜碱。下列关于甜菜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对人体无害,可以大量食用
C.含有一个氧分子
D.由碳、氢、氮、氧四个元素组成
14.(2025·江南模拟)广西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芯片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高纯镓。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有34个电子
C.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D.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15.(2025·江南模拟)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B.配制过程不会用到上图仪器中的胶头滴管
C.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溶液溶质分数偏大
16.(2025·江南模拟)中国空间站“天宫”资源再利用涉及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的化学式为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该反应涉及的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该反应中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17.(2025·江南模拟)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18.(2025·江南模拟)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
A 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B 区分涤纶和羊毛纤维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C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取滤液
D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9.(2025·江南模拟)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最上层清液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20.(2025·江南模拟)有、、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5% B.60% C.50% D.40%
21.(2025·江南模拟)用化学用语填空。
(1)锂元素 ;
(2)氧离子 ;
(3)氨分子 ;
(4)硫酸亚铁 ;
(5)2个锌原子 ;
(6)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22.(2025·江南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氖气 ③干冰 ④钛合金 ⑤氧气 ⑥浓硫酸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2)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3)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
(5)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 ;
(6)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
23.(2025·江南模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化学知识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1)石油古称“洧水”,《汉书》记载有“高奴县有洧水可燃”。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梦溪笔谈》中有“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记载,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
(3)《天工开物》中记载,硫磺对火药的制作至关重要。请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新材料、新能源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出现的玻璃钢属于 (选“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氢气作为新能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优点是 (写出其中一点)。
24.(2025·江南模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米中含有淀粉,淀粉所属的营养物质类型为 ,淀粉在消化道内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整数比)。
(2)水是生命之源。水净化过程中常利用 的吸附性,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电解水实验中,若正极产生气体,则负极理论上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 。
(3)在潮湿多雨的地区,铁制品容易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 接触而锈蚀。
25.(2025·江南模拟)我国某盐湖地区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说法。
这里的“盐”是指,“碱”是指。请根据、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大于 ℃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2)a点的含义是 。
(3)夏天晒“盐”,需要经过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过程。
(4)人们根据气候条件实现“盐”和“碱”的分离,这主要是利用“盐”和“碱”的 不同这一性质。
(5)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与熟石灰反应制取烧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氯化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钠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 (选填“降低”或“升高”)。
26.(2025·江南模拟)史料记载,一千年前,在火药中添加金属镁等金属制成供民间娱乐的烟花。镁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存在于光卤石、菱镁矿、白云石等矿石中,海水中也含镁盐。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或水都能反应。现代科学研究中,镁及其合金凭借着低密度、比强度(强度与密度的比)优异、导热导电性好等特点,使其在工业领域大放异彩。以航空航天为例,镁铝合金轻且坚固、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和火箭的机身、发动机部件、起落架等关键装置,从而大幅度减轻飞行器的重量,提高燃料效率和飞行性能。镁铝合金兼具了铝的轻质和镁的高强度等优点,被誉为“钢铁之外最有前景的航空材料”。
以海水和白云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图(部分产物略去):
(1)短文中涉及到镁及其合金的物理性质是 (答一点即可),镁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镁 (填“大”或“小”)。
(2)白云石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加入煅烧窑之前,将白云石粉碎的目的是 。
(3)电解槽中氯化镁电解生成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根据以上资料,结合所学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中和槽中只发生中和反应
B.当金属镁着火时,能使用或水扑救
C.反应器中氧化钙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D.镁铝合金具有轻且坚固的性质,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和火箭的机身
27.(2025·江南模拟)实验室里现有石灰石、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图所示的仪器。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试剂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 放出时,开始收集。
(3)若用如图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填“a”或“b”)端。
(4)某同学利用家庭中的鸡蛋壳和食醋,并用下图所示甲、乙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①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 。
②选用甲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A.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B.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C.粉末状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28.(2025·江南模拟)抑酸药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类药物,生活中常见的抑酸药主要成分有、、、、等,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抑酸药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抑酸药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消耗过多的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使胃液从约为1调节到约为3,来缓解胃部不适;
II.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III.易溶于水,解离出的有剧毒。
任务一:抑酸药的分类
物质类别 金属氧化物 盐
物质 、 、
(1)表格中的物质类别a是 。
(2)取含碳酸氢钠的抑酸药片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静置后,取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 色,说明含碳酸氢钠的抑酸药片溶液显碱性。
任务二:抑酸药的筛选
(3)分别取含、、的抑酸药片于试管中,再向三支试管缓慢匀速加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盐酸,利用传感器及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采集,模拟人体服药后时间与胃液的关系如下图:
①实验中氧化镁使盐酸的达到3时所用的时间约为 s。
②通过上图的对比分析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含 的药物能最快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
任务三:抑酸药的使用说明
抑酸药 药品说明书部分信息
抑酸作用强而持久,还可用作缓泻剂。
可作泻药,并有抑酸作用。
适用于胃酸过多,容易引发腹胀造成胃扩张,对胃溃疡患者甚至有产生胃穿孔的危险。
(4)①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含有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化学小组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抑酸药的抑酸原理是利用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与胃液中的 (填离子符号)反应,降低胃液酸性。
(5)胃病患者在医院用X射线检查胃溃疡疾病时,需要服用造影剂钡餐,钡餐的主要成分是,不可以用代替作钡餐造影的原因是 。
29.(2025·江南模拟)为确定实验室某瓶盐酸(如图1所示)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标示相符,某同学利用此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忽略HCl的挥发性)进行实验探究,测得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
(1)实验中生成的质量为 。
(2)通过计算,确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标示相符。(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出门乘坐公交车,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B、使用节能灯照明,可节约用电,不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资源,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D、提倡纸张双面打印,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途径分析,由此分析各做法是否符合低碳生活。
2.【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硫酸具有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要注意安全,不能沾在皮肤或溅入眼睛中。
A、图示为佩戴防护用具护目镜标志,符合题意;
B、图示为排风扇图标,不符合题意;
C、图示为做实验后洗手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为用电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硫酸具有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要注意安全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粮食酿酒,粮食与酒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陶瓷烧制,燃烧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D. 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4.【答案】D
【知识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赤铁矿中不含有铝元素,不可用于冶炼铝,不符合题意;
B、软锰矿中不含铝元素,不可用于冶炼铝,不符合题意;
C、赤铜矿中不含铝元素,不可用于冶炼铝,不符合题意;
D、铝土矿中含有铝元素,可用于冶炼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用于冶炼铝的物质中需含有铝元素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
6.【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量筒读数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
B、测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测定,不符合题意;
C、连接橡皮塞时不能将试管与桌面接触,应手持试管,将橡皮塞旋转塞入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D、引燃酒精灯需要用火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平视凹液面最低处分析;
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试管安装橡皮塞方法分析;
D、根据酒精灯火柴点燃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徐光宪在稀土分离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提出了稀土分离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方面的垄断,符合题意;
B、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纯碱制造方面成就显著,不符合题意;
C、张青莲主要贡献是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不符合题意;
D、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各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沉淀只能使悬浮的杂质沉降,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只能除去细菌和病毒等,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故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净水过程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来解答。
9.【答案】B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火碱为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符合题意;
C、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不能与酸反应,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D、醋酸为酸,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升高温度,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会增大,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升高温度,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分析。
11.【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符合题意;
C、蜡烛刚熄灭时石蜡蒸汽遇冷形成石蜡固体,产生白烟,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时放热,部分蜡烛受热熔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及生成物的描述为结论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防止发生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不符合题意;
B、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使油隔绝氧气而熄灭,不符合题意;
C、高压水枪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改变,符合题意;
D、在森林中设置防火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13.【答案】A
【知识点】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甜菜碱为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甜菜碱不可以大量食用,要适量食用,不符合题意;
C、甜菜碱是由甜菜碱分子构成,其分子中含氧原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D、甜菜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B、根据任何营养物质都不可过量食用分析;
C、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镓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镓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1,Ga3+是由镓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则Ga3+有31-3=28个电子,符合题意;
C、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不符合题意;
D、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单位为“1”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C、根据原子序数确定质子数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A、 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不符合题意;
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量取水的体积时需要用到胶头滴管,不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导致溶液溶质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B、根据量取一定体积水需用量筒和胶头滴管分析;
C、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分析;
D、根据量筒仰视读数实际体积偏大分析。
16.【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4,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氢气、甲烷和水,它们均是由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则甲、乙分子个数比为4:1,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示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写出各物质化学式,再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书写出反应方程式,从而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
17.【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不能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氯化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分析,由各物质的性质确定各步转化能否一步实现。
18.【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净化;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析】【解答】A、磁铁能吸引铁粉,不能吸引铜粉,用磁铁吸引,可以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取样,灼烧后闻气味,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的锌粉,锌与氯化亚铁、氯化铜都能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
D、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不能与盐酸反应,取样,滴加适量稀盐酸可以鉴别两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铁的铁磁性分析;
B、根据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分析;
C、根据锌与氯化亚铁、氯化铜都能反应分析;
D、根据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不能与盐酸反应分析。
19.【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pH>7,加水稀释时,碱性会减弱,pH减少,但不会等于或小于7,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放热,装置中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温度降低,压强再减少,且因氧气被消耗,最终装置中的压强小于开始时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溶解过程中,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随氯化钠的溶解而不断增加,待完全溶解后,氯离子浓度不变,符合题意;
D、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产生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沉淀质量应从原点起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20.【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C2H4、C3H6、CH2O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1×2)=6:1。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30%=70%,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60%。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中原子个数比,由所给元素质量分数及元素质量比确定未知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21.【答案】(1)
(2)
(3)
(4)
(5)
(6)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则锂元素符号为;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氧离子可表示为;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氨分子可表示为NH3;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其化学式为;
(5)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锌原子可表示为;
(6)二氧化氮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则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则锂元素符号为,故填:;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氧离子可表示为,故填:;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氨分子可表示为NH3, 故填:NH3;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其化学式为,故填:;
(5)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锌原子可表示为,故填:;
(6)二氧化氮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则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故填:。
22.【答案】(1)⑤
(2)①
(3)②
(4)③
(5)④
(6)⑥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选⑤;
(2)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电极,故选①;
(3)氖气属于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色光,可用用于制作霓虹灯,故选②;
(4)干冰易升华吸热,可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增雨,故选③;
(5)钛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等优良性能,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故选④;
(6)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故选⑥。
【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性质分析,由各题中所给物质应用选择对应物质。
(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选⑤;
(2)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电极,故选①;
(3)氖气属于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色光,可用用于制作霓虹灯,故选②;
(4)干冰易升华吸热,可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增雨,故选③;
(5)钛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等优良性能,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故选④;
(6)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故选⑥。
23.【答案】(1)不可再生
(2)强
(3)
(4)复合材料;热值高(或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或资源丰富等)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24.【答案】(1)糖类;
(2)活性炭;10
(3)氧气和水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1)淀粉属于糖类;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若正极产生5mL气体,则负极理论上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5mL×2=10mL。
(3)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分析;
(3)根据铁生锈是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分析。
(1)淀粉属于糖类;
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若正极产生5mL气体,则负极理论上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5mL×2=10mL。
(3)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
25.【答案】(1)28
(2)28℃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3)蒸发结晶
(4)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5)
(6)升高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盐的化学性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当温度大于28℃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2)由图可知,28℃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a点,则a点的含义是:28℃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3)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夏天晒“盐”,需要经过蒸发结晶的过程;
(4)人们根据气候条件实现“盐”和“碱”的分离,这主要是利用“盐”和“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这一性质,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通过蒸发结晶析出,故夏天晒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冬天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结晶析出,故冬天捞碱;
(5)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氯化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钠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同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
(2)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溶解度相等分析;
(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分析;
(4)根据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分析;
(5)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分析;
(6)根据钠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分析。
(1)由图可知,当温度大于28℃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2)由图可知,28℃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a点,则a点的含义是:28℃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3)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夏天晒“盐”,需要经过蒸发结晶的过程;
(4)人们根据气候条件实现“盐”和“碱”的分离,这主要是利用“盐”和“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这一性质,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通过蒸发结晶析出,故夏天晒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冬天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结晶析出,故冬天捞碱;
(5)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氯化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钠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26.【答案】(1)低密度等(合理即可);大
(2)混合物;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分解反应
(4)A;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由短文可知,镁的物理性质有:低密度、比强度(强度与密度的比)优异、导热导电性好等特点;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硬度大。
(2)白云石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将白云石粉碎,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其反应更充分。
(3)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A、中和槽中,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且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则发生的不只有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错误;
B、镁能和氮气、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则当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或水扑灭,该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钙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短文可知,镁铝合金具有轻且坚固的性质,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和火箭的机身,该选项说法正确。
【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分析;
(2)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增大接触面积可加速反应分析;
(3)根据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氯气,“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
(4)根据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及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由短文可知,镁的物理性质有:低密度、比强度(强度与密度的比)优异、导热导电性好等特点;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硬度大。
(2)白云石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将白云石粉碎,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其反应更充分。
(3)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A、中和槽中,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且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则发生的不只有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错误;
B、镁能和氮气、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则当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或水扑灭,该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钙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短文可知,镁铝合金具有轻且坚固的性质,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和火箭的机身,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A。
27.【答案】(1)集气瓶
(2)①②⑦⑧;;气泡连续均匀
(3)b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选择的仪器是①②⑦⑧或①②⑥⑧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因为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中混有试管中的空气;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先在集气瓶下方聚集,若用如图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①比较甲、乙装置,二者的区别在于甲中矿泉水瓶底部有孔,乙没有,将矿泉水瓶放入液体,固液接触产生气体,不需要气体时,将矿泉水瓶移出,反应停止,所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锌粒是颗粒状固体,且反应不需加热,能用甲装置,A符合题意;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需要加热,不能用甲装置,B不符合题意;粉末状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不能用甲装置,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无法使固体和液体分离,C不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原理、装置特点及操作步骤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及用燃着木条验满分析;
(4)根据能控制药品接触和分离的装置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分析。
(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选择的仪器是①②⑦⑧或①②⑥⑧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因为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中混有试管中的空气,故填:①②⑦⑧或①②⑥⑧⑨;;气泡连续均匀;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先在集气瓶下方聚集,若用如图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故填:b;
(4)①比较甲、乙装置,二者的区别在于甲中矿泉水瓶底部有孔,乙没有,将矿泉水瓶放入液体,固液接触产生气体,不需要气体时,将矿泉水瓶移出,反应停止,所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A、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锌粒是颗粒状固体,且反应不需加热,能用甲装置,故选项符合题意;
B、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需要加热,不能用甲装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粉末状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不能用甲装置,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无法使固体和液体分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8.【答案】碱;红;100;;;;与胃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解离出的有剧毒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
(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3)①由图可知,100s时,氧化镁使盐酸的pH达到3。②由图可知,相同条件下,加入碳酸氢钠的所需时间较短,则含碳酸氢钠的药物能最快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
(4)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较多气体,容易引发腹胀造成胃扩张,对胃溃疡患者甚至有产生胃穿孔的危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胃液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则抑酸药的抑酸原理是利用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与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应,降低胃液酸性。
(5)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而BaCO3难溶于水但溶于酸,碳酸钡与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有剧毒的氯化钡。
【分析】(1)根据离解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分析;
(3)根据图示曲线变化趋势及所给数据分析;
(4)根据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抑酸需减少氢离子分析;
(5)根据BaSO4难溶于水和盐酸,BaCO3难溶于水但溶于酸分析。
29.【答案】(1)4.4
(2)与标签标示相符
解: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因此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标签相符。
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标签相符。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00g-115.6g=4.4g;
【分析】(1)根据反应后容器中减少质量为产生气体质量分析;
(2)根据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盐酸中溶质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签标注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00g-115.6g=4.4g,故填:4.4;
(2)见答案。
1 / 1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25年中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1.(2025·江南模拟)“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出门乘坐公交车 B.使用节能灯照明
C.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D.提倡纸张双面打印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出门乘坐公交车,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B、使用节能灯照明,可节约用电,不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资源,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D、提倡纸张双面打印,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途径分析,由此分析各做法是否符合低碳生活。
2.(2025·江南模拟)稀释浓硫酸时,需要佩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下列图标表示护目镜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硫酸具有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要注意安全,不能沾在皮肤或溅入眼睛中。
A、图示为佩戴防护用具护目镜标志,符合题意;
B、图示为排风扇图标,不符合题意;
C、图示为做实验后洗手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为用电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硫酸具有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要注意安全分析。
3.(2025·江南模拟)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质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活字印刷 D.火药爆炸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粮食酿酒,粮食与酒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陶瓷烧制,燃烧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D. 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4.(2025·江南模拟)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在以下四种矿石中,可用于冶炼铝的是
A.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B.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C.赤铜矿(主要成分是) D.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答案】D
【知识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赤铁矿中不含有铝元素,不可用于冶炼铝,不符合题意;
B、软锰矿中不含铝元素,不可用于冶炼铝,不符合题意;
C、赤铜矿中不含铝元素,不可用于冶炼铝,不符合题意;
D、铝土矿中含有铝元素,可用于冶炼铝,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用于冶炼铝的物质中需含有铝元素分析。
5.(2025·江南模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K2SO4 B.CO(NH2)2 C.Ca3(PO4)2 D.KCl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
6.(2025·江南模拟)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测定溶液的
C.塞紧橡胶塞
D.点燃酒精灯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量筒读数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
B、测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测定,不符合题意;
C、连接橡皮塞时不能将试管与桌面接触,应手持试管,将橡皮塞旋转塞入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D、引燃酒精灯需要用火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平视凹液面最低处分析;
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试管安装橡皮塞方法分析;
D、根据酒精灯火柴点燃分析。
7.(2025·江南模拟)带领团队研发稀土分离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市场上垄断地位的中国科学家是
A.徐光宪 B.侯德榜 C.张青莲 D.屠呦呦
【答案】A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徐光宪在稀土分离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提出了稀土分离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方面的垄断,符合题意;
B、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纯碱制造方面成就显著,不符合题意;
C、张青莲主要贡献是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不符合题意;
D、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各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分析。
8.(2025·江南模拟)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淀 B.吸附 C.消毒 D.蒸馏
【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沉淀只能使悬浮的杂质沉降,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只能除去细菌和病毒等,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故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净水过程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来解答。
9.(2025·江南模拟)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A.火碱 B.熟石灰 C.食盐 D.醋酸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火碱为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符合题意;
C、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不能与酸反应,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D、醋酸为酸,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分析。
10.(2025·江南模拟)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 )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 D.数目改变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升高温度,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会增大,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升高温度,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分析。
11.(2025·江南模拟)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现象描述不合理的是
A.蜡烛燃烧产生火焰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熄灭蜡烛后会产生白烟 D.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会熔化
【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符合题意;
C、蜡烛刚熄灭时石蜡蒸汽遇冷形成石蜡固体,产生白烟,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时放热,部分蜡烛受热熔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及生成物的描述为结论分析。
12.(2025·江南模拟)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不可以直接用水浇灭
B.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高压水枪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在森林中设置防火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答案】C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防止发生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不符合题意;
B、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使油隔绝氧气而熄灭,不符合题意;
C、高压水枪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改变,符合题意;
D、在森林中设置防火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13.(2025·江南模拟)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秋分吃桂花糕,桂花中含甜菜碱。下列关于甜菜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对人体无害,可以大量食用
C.含有一个氧分子
D.由碳、氢、氮、氧四个元素组成
【答案】A
【知识点】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甜菜碱为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甜菜碱不可以大量食用,要适量食用,不符合题意;
C、甜菜碱是由甜菜碱分子构成,其分子中含氧原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D、甜菜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B、根据任何营养物质都不可过量食用分析;
C、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分析。
14.(2025·江南模拟)广西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芯片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高纯镓。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有34个电子
C.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D.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镓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镓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1,Ga3+是由镓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则Ga3+有31-3=28个电子,符合题意;
C、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不符合题意;
D、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单位为“1”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C、根据原子序数确定质子数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15.(2025·江南模拟)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B.配制过程不会用到上图仪器中的胶头滴管
C.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溶液溶质分数偏大
【答案】C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A、 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不符合题意;
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量取水的体积时需要用到胶头滴管,不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导致溶液溶质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B、根据量取一定体积水需用量筒和胶头滴管分析;
C、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分析;
D、根据量筒仰视读数实际体积偏大分析。
16.(2025·江南模拟)中国空间站“天宫”资源再利用涉及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的化学式为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该反应涉及的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该反应中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4,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氢气、甲烷和水,它们均是由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则甲、乙分子个数比为4:1,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示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写出各物质化学式,再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书写出反应方程式,从而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
17.(2025·江南模拟)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不能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氯化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分析,由各物质的性质确定各步转化能否一步实现。
18.(2025·江南模拟)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
A 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B 区分涤纶和羊毛纤维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C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取滤液
D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净化;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析】【解答】A、磁铁能吸引铁粉,不能吸引铜粉,用磁铁吸引,可以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取样,灼烧后闻气味,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的锌粉,锌与氯化亚铁、氯化铜都能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
D、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不能与盐酸反应,取样,滴加适量稀盐酸可以鉴别两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铁的铁磁性分析;
B、根据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分析;
C、根据锌与氯化亚铁、氯化铜都能反应分析;
D、根据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不能与盐酸反应分析。
19.(2025·江南模拟)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最上层清液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pH>7,加水稀释时,碱性会减弱,pH减少,但不会等于或小于7,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放热,装置中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温度降低,压强再减少,且因氧气被消耗,最终装置中的压强小于开始时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溶解过程中,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随氯化钠的溶解而不断增加,待完全溶解后,氯离子浓度不变,符合题意;
D、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产生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沉淀质量应从原点起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20.(2025·江南模拟)有、、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5% B.60% C.50% D.40%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C2H4、C3H6、CH2O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1×2)=6:1。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30%=70%,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60%。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中原子个数比,由所给元素质量分数及元素质量比确定未知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21.(2025·江南模拟)用化学用语填空。
(1)锂元素 ;
(2)氧离子 ;
(3)氨分子 ;
(4)硫酸亚铁 ;
(5)2个锌原子 ;
(6)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
(2)
(3)
(4)
(5)
(6)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则锂元素符号为;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氧离子可表示为;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氨分子可表示为NH3;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其化学式为;
(5)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锌原子可表示为;
(6)二氧化氮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则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则锂元素符号为,故填:;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氧离子可表示为,故填:;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氨分子可表示为NH3, 故填:NH3;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其化学式为,故填:;
(5)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锌原子可表示为,故填:;
(6)二氧化氮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则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故填:。
22.(2025·江南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氖气 ③干冰 ④钛合金 ⑤氧气 ⑥浓硫酸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2)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3)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
(5)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 ;
(6)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
【答案】(1)⑤
(2)①
(3)②
(4)③
(5)④
(6)⑥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选⑤;
(2)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电极,故选①;
(3)氖气属于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色光,可用用于制作霓虹灯,故选②;
(4)干冰易升华吸热,可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增雨,故选③;
(5)钛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等优良性能,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故选④;
(6)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故选⑥。
【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性质分析,由各题中所给物质应用选择对应物质。
(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选⑤;
(2)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电极,故选①;
(3)氖气属于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色光,可用用于制作霓虹灯,故选②;
(4)干冰易升华吸热,可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增雨,故选③;
(5)钛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等优良性能,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故选④;
(6)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故选⑥。
23.(2025·江南模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化学知识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1)石油古称“洧水”,《汉书》记载有“高奴县有洧水可燃”。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梦溪笔谈》中有“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记载,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
(3)《天工开物》中记载,硫磺对火药的制作至关重要。请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新材料、新能源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出现的玻璃钢属于 (选“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氢气作为新能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优点是 (写出其中一点)。
【答案】(1)不可再生
(2)强
(3)
(4)复合材料;热值高(或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或资源丰富等)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24.(2025·江南模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米中含有淀粉,淀粉所属的营养物质类型为 ,淀粉在消化道内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整数比)。
(2)水是生命之源。水净化过程中常利用 的吸附性,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电解水实验中,若正极产生气体,则负极理论上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 。
(3)在潮湿多雨的地区,铁制品容易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 接触而锈蚀。
【答案】(1)糖类;
(2)活性炭;10
(3)氧气和水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1)淀粉属于糖类;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若正极产生5mL气体,则负极理论上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5mL×2=10mL。
(3)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分析;
(3)根据铁生锈是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分析。
(1)淀粉属于糖类;
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若正极产生5mL气体,则负极理论上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5mL×2=10mL。
(3)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
25.(2025·江南模拟)我国某盐湖地区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说法。
这里的“盐”是指,“碱”是指。请根据、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大于 ℃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2)a点的含义是 。
(3)夏天晒“盐”,需要经过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过程。
(4)人们根据气候条件实现“盐”和“碱”的分离,这主要是利用“盐”和“碱”的 不同这一性质。
(5)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与熟石灰反应制取烧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氯化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钠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 (选填“降低”或“升高”)。
【答案】(1)28
(2)28℃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3)蒸发结晶
(4)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5)
(6)升高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盐的化学性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当温度大于28℃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2)由图可知,28℃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a点,则a点的含义是:28℃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3)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夏天晒“盐”,需要经过蒸发结晶的过程;
(4)人们根据气候条件实现“盐”和“碱”的分离,这主要是利用“盐”和“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这一性质,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通过蒸发结晶析出,故夏天晒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冬天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结晶析出,故冬天捞碱;
(5)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氯化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钠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同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
(2)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溶解度相等分析;
(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分析;
(4)根据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分析;
(5)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分析;
(6)根据钠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分析。
(1)由图可知,当温度大于28℃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2)由图可知,28℃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a点,则a点的含义是:28℃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3)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夏天晒“盐”,需要经过蒸发结晶的过程;
(4)人们根据气候条件实现“盐”和“碱”的分离,这主要是利用“盐”和“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这一性质,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通过蒸发结晶析出,故夏天晒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冬天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结晶析出,故冬天捞碱;
(5)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氯化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钠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26.(2025·江南模拟)史料记载,一千年前,在火药中添加金属镁等金属制成供民间娱乐的烟花。镁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存在于光卤石、菱镁矿、白云石等矿石中,海水中也含镁盐。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或水都能反应。现代科学研究中,镁及其合金凭借着低密度、比强度(强度与密度的比)优异、导热导电性好等特点,使其在工业领域大放异彩。以航空航天为例,镁铝合金轻且坚固、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和火箭的机身、发动机部件、起落架等关键装置,从而大幅度减轻飞行器的重量,提高燃料效率和飞行性能。镁铝合金兼具了铝的轻质和镁的高强度等优点,被誉为“钢铁之外最有前景的航空材料”。
以海水和白云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图(部分产物略去):
(1)短文中涉及到镁及其合金的物理性质是 (答一点即可),镁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镁 (填“大”或“小”)。
(2)白云石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加入煅烧窑之前,将白云石粉碎的目的是 。
(3)电解槽中氯化镁电解生成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根据以上资料,结合所学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中和槽中只发生中和反应
B.当金属镁着火时,能使用或水扑救
C.反应器中氧化钙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D.镁铝合金具有轻且坚固的性质,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和火箭的机身
【答案】(1)低密度等(合理即可);大
(2)混合物;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分解反应
(4)A;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由短文可知,镁的物理性质有:低密度、比强度(强度与密度的比)优异、导热导电性好等特点;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硬度大。
(2)白云石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将白云石粉碎,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其反应更充分。
(3)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A、中和槽中,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且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则发生的不只有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错误;
B、镁能和氮气、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则当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或水扑灭,该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钙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短文可知,镁铝合金具有轻且坚固的性质,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和火箭的机身,该选项说法正确。
【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分析;
(2)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增大接触面积可加速反应分析;
(3)根据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氯气,“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
(4)根据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及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由短文可知,镁的物理性质有:低密度、比强度(强度与密度的比)优异、导热导电性好等特点;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硬度大。
(2)白云石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将白云石粉碎,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其反应更充分。
(3)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A、中和槽中,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且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则发生的不只有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错误;
B、镁能和氮气、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则当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或水扑灭,该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钙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短文可知,镁铝合金具有轻且坚固的性质,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和火箭的机身,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A。
27.(2025·江南模拟)实验室里现有石灰石、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图所示的仪器。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试剂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 放出时,开始收集。
(3)若用如图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填“a”或“b”)端。
(4)某同学利用家庭中的鸡蛋壳和食醋,并用下图所示甲、乙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①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 。
②选用甲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A.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B.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C.粉末状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答案】(1)集气瓶
(2)①②⑦⑧;;气泡连续均匀
(3)b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选择的仪器是①②⑦⑧或①②⑥⑧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因为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中混有试管中的空气;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先在集气瓶下方聚集,若用如图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①比较甲、乙装置,二者的区别在于甲中矿泉水瓶底部有孔,乙没有,将矿泉水瓶放入液体,固液接触产生气体,不需要气体时,将矿泉水瓶移出,反应停止,所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锌粒是颗粒状固体,且反应不需加热,能用甲装置,A符合题意;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需要加热,不能用甲装置,B不符合题意;粉末状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不能用甲装置,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无法使固体和液体分离,C不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原理、装置特点及操作步骤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及用燃着木条验满分析;
(4)根据能控制药品接触和分离的装置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分析。
(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选择的仪器是①②⑦⑧或①②⑥⑧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因为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中混有试管中的空气,故填:①②⑦⑧或①②⑥⑧⑨;;气泡连续均匀;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先在集气瓶下方聚集,若用如图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故填:b;
(4)①比较甲、乙装置,二者的区别在于甲中矿泉水瓶底部有孔,乙没有,将矿泉水瓶放入液体,固液接触产生气体,不需要气体时,将矿泉水瓶移出,反应停止,所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A、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锌粒是颗粒状固体,且反应不需加热,能用甲装置,故选项符合题意;
B、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需要加热,不能用甲装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粉末状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不能用甲装置,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无法使固体和液体分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8.(2025·江南模拟)抑酸药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类药物,生活中常见的抑酸药主要成分有、、、、等,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抑酸药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抑酸药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消耗过多的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使胃液从约为1调节到约为3,来缓解胃部不适;
II.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III.易溶于水,解离出的有剧毒。
任务一:抑酸药的分类
物质类别 金属氧化物 盐
物质 、 、
(1)表格中的物质类别a是 。
(2)取含碳酸氢钠的抑酸药片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静置后,取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 色,说明含碳酸氢钠的抑酸药片溶液显碱性。
任务二:抑酸药的筛选
(3)分别取含、、的抑酸药片于试管中,再向三支试管缓慢匀速加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盐酸,利用传感器及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采集,模拟人体服药后时间与胃液的关系如下图:
①实验中氧化镁使盐酸的达到3时所用的时间约为 s。
②通过上图的对比分析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含 的药物能最快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
任务三:抑酸药的使用说明
抑酸药 药品说明书部分信息
抑酸作用强而持久,还可用作缓泻剂。
可作泻药,并有抑酸作用。
适用于胃酸过多,容易引发腹胀造成胃扩张,对胃溃疡患者甚至有产生胃穿孔的危险。
(4)①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含有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化学小组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抑酸药的抑酸原理是利用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与胃液中的 (填离子符号)反应,降低胃液酸性。
(5)胃病患者在医院用X射线检查胃溃疡疾病时,需要服用造影剂钡餐,钡餐的主要成分是,不可以用代替作钡餐造影的原因是 。
【答案】碱;红;100;;;;与胃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解离出的有剧毒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
(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3)①由图可知,100s时,氧化镁使盐酸的pH达到3。②由图可知,相同条件下,加入碳酸氢钠的所需时间较短,则含碳酸氢钠的药物能最快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
(4)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较多气体,容易引发腹胀造成胃扩张,对胃溃疡患者甚至有产生胃穿孔的危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胃液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则抑酸药的抑酸原理是利用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与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应,降低胃液酸性。
(5)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而BaCO3难溶于水但溶于酸,碳酸钡与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有剧毒的氯化钡。
【分析】(1)根据离解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分析;
(3)根据图示曲线变化趋势及所给数据分析;
(4)根据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抑酸需减少氢离子分析;
(5)根据BaSO4难溶于水和盐酸,BaCO3难溶于水但溶于酸分析。
29.(2025·江南模拟)为确定实验室某瓶盐酸(如图1所示)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标示相符,某同学利用此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忽略HCl的挥发性)进行实验探究,测得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
(1)实验中生成的质量为 。
(2)通过计算,确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标示相符。(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
(2)与标签标示相符
解: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因此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标签相符。
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标签相符。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00g-115.6g=4.4g;
【分析】(1)根据反应后容器中减少质量为产生气体质量分析;
(2)根据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盐酸中溶质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签标注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00g-115.6g=4.4g,故填:4.4;
(2)见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网址:【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25年中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2785
相关内容
2025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北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陕西省韩城市苏山分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气候适应性视角下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分析——以南京市江宁区黄龙岘村为例
2025届四川乐山市中区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花卉栽培学概论【9114】 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