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青山绿水间的生态协奏曲——重庆垃圾分类入人心 农村环卫展新貌

发布时间:2025-05-17 10:17

农村环保:参与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 #生活乐趣# #生活# #农村生活#

在重庆的群山中,一场由垃圾分类引发的生态变革正以独特的地方智慧谱写新篇。记者日前深入重庆市乡间院坝、田间地头,山城以智慧笔触勾勒生态画卷,将垃圾分类创新实践化作跃动城乡的绿色音符,在巴渝山水间奏响乡村振兴的生态协奏曲。

数智赋能乡镇垃圾分类

记者近日走进璧山区福禄镇,在镇办公楼,全天候在线的“福禄镇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实时运行,党建、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板块内容全覆盖。当工作人员点击垃圾分类条目时,相关监测信息实时显示。哪里有人乱扔垃圾,哪里垃圾桶爆满,都清晰可查。

进入福禄镇和平村,一位村民提着两袋垃圾,向“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厢房”走来。她熟练地打开“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两只桶,分别投了进去。她对记者说:“在厢房的语音提示下,村民们早已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了。”

据了解,在璧山区城市管理局的支持指导下,福禄镇利用移动物联网,对街镇重要投放点位进行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加装图像识别、红外线识别等前端信息采集系统,提供垃圾分类宣传、监测报警等数智服务,实时监测垃圾数量、种类等,引导村民正确分类投放;对垃圾暴露、垃圾满溢等情况实行自动报警,通过“141”(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平台精准、及时派发清运任务。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璧山区积极探索以数智化建设赋能垃圾分类“智治”路径,以福禄镇为试点,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141”基层智治平台,瞄准分类堵点难点,从分类源头出发,创新治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乡镇普遍面临的村民投放“误投”难题、垃圾清运“时差”挑战、设施维护的“人手”瓶颈。

据了解,璧山区通过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善“户分、村归、镇街集、区运输、区处理”城乡一体化收运处置体系,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台账齐备 随时可查

涪陵区是全国闻名的榨菜之乡,在涪陵区石沱镇梧桐村村委会办事大厅,记者见到了一大摞资料册,这是该村建设市级垃圾分类先锋村的各类政策文件和日记台账。翻开任意一页,其内容、日期、责任人签字等,都非常详尽,经得起检查、推敲。

据涪陵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像梧桐村这样垃圾分类时时“有备无患”的村子,在涪陵区是“标配”。每个村都有垃圾分类的工作班子,除了建章立制、科普宣传、督查督办,还会将推进垃圾分类的历次会议、行动、奖惩都记录在案。

此外,涪陵区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中,还十分重视前端的宣传。创新设计具有涪陵特色的“涪小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大使,营造时尚、亲民的分类宣传氛围。同时拓展应用场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推广“涪小分”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化、常态化,让“绿色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也有红黑榜

在长寿区新同村阳家碾米槽,记者看到生活垃圾投放设施摆放规整,同时还设置了“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扫干净、摆整齐、分到位、投准确”等提示语,让每位村民在投放垃圾前,都得心应手。村民刘大爷告诉记者,自从垃圾分类投放后,这里的环境清爽整洁多了。

为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长寿区积极推行居民共议特色品牌。依托“板凳讲堂”“左邻柚舍”“橘乡龙门阵”等街镇本土特色议事品牌,大力宣讲分类知识,充分发动群众建言献策,提升村民参与率。

在长寿区盐井村,记者看到一个“生活垃圾分类红黑榜”,墙上的KT板上,手写着明确的时间和村民姓名,垃圾分类已经关乎当地村民的行为规范和荣辱观。“人都要脸面,乱丢垃圾可耻,这是乡村文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体现。”当地村支书表示,在盐井村,许多村民不仅每天打扫门庭,还会到公共空间去捡拾垃圾,分类入箱。这种行为相互感染、相互激励,形成了良好的机制。

据了解,为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长寿区积极筹措资金,新建设生活垃圾分类亭620套、厨余垃圾沤肥池223个,实现了218个行政村分类设施建设全覆盖,为垃圾分类先锋村创建达标打下坚实基础。

璧山区、涪陵区和长寿区的创新实践,是重庆多维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缩影,既折射出重庆乡村的有益探索,又彰显多元共助的“山城智慧”。

网址:奏响青山绿水间的生态协奏曲——重庆垃圾分类入人心 农村环卫展新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85274

相关内容

曲麻莱:垃圾回收分类 守护绿水青山
青岛崂山北宅: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绘就幸福北宅新篇章
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重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有效
崂山区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33万人次清理垃圾5万吨
田园乡村面貌新——遂川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掠影
重庆实施“三个革命”深化提升工程 今年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分类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86%、68%、55%
绿水逶迤去 青山相向开——重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线观察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金融惠农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南京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厨余垃圾变有机肥
牛大场镇妇联:家庭环境卫生整治三部曲奏响夏季主旋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