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共联·和谐共生——基于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下的社区景观设计
‘邻里友善’是都市生活中的良好理念,倡导社区和谐共处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现代都市生活哲学#
友好共联·和谐共生——基于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下的社区景观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5/03/17 23:12
投票数
12
浏览量
423
作品编号:ILIA-S-WORL13111
主创姓名:刘新月
设计成员:舒一 王钰嘉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友好共联·和谐共生——基于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下的社区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邓兰馨
设计时间:2025-03-17
项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新城中心
项目规模:1.5万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公共空间
展板1
设计说明
本设计基于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依人群、生态、交通共生策略,打造面向全龄段的社区公园景观。经前期调研人群、需求及使用频率,针对儿童、老人这些高频使用人群,设儿童互动、生态廊道/林间、集散广场、体育锻炼、共享菜园6个空间,以及入口喷泉/导视2个附属空间,共 8 个空间组成方案,实现景观与人的友好共联、和谐共生。
展板2
设计感悟
本设计以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为核心,通过人群、生态、交通的共生策略,打造了一个全龄段友好的社区公园景观。方案充分结合前期调研结果,针对高频使用人群如儿童和老人,精心规划了儿童互动区、生态廊道、集散广场、体育锻炼区、共享菜园等六大功能空间,并辅以入口喷泉和导视系统,形成完整的景观体系。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使用需求,又提升了社区生态品质,实现了景观与人的友好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亮点
本设计以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为指导,充分结合人群、生态、交通的共生策略,打造了一个功能全面、生态友好的全龄段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儿童和老人等高频率使用人群,设置了儿童互动区和体育锻炼区,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休闲娱乐需求;其次,生态廊道和林间空间的融入,不仅提升了公园的生态价值,还为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场所;此外,共享菜园的设计促进了社区互动和绿色生活理念的传播;集散广场和入口喷泉则增强了空间的开放性和标识性。最后,导视系统的引入提升了公园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整体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了景观与人的友好共联,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可持续的绿色生活空间。
网址:友好共联·和谐共生——基于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下的社区景观设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2314
相关内容
与环境和谐共生 才是社区好景观基于儿童友好理念的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亮点
生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现代景观设计
我们的动物邻居——基于共生理念下的动物友好型城市设计
基于共生理念的建筑环境设计
生态设计: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pdf
新加坡海军部社区:生物友好型养老设计模式下的未来景观
《景观设计学》——教人如何与地球和谐共存的书
构建和谐社区,共创美好生活
包容性设计理念下老旧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