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悦读】儿童自然体验活动指南——走进自然
《自然疗法与儿童健康:父母的自然教育指南》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自然疗法书籍#
微
悦读
【编者按】
贴近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每一次与动物、植物、阳光、土壤、空气、水的互动中,感受着动植物的多样性,感受着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彼此联系。儿童的每一次自然体验都与我们的地球息息相关,更与儿童自身的成长相关。在体验中,儿童学会观察与描述、分类、调查与提问、预测、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对自然的关爱在他们内心深处悄无声息地生长。
今天推荐的是一本有助于把儿童兴趣拉回大自然的书——《儿童自然体验活动指南》。
世界图书日
儿童自然体验活动指南——走进自然
本书的内容涉及动植物、食物、垃圾回收、水、空气、天气、能源、身体健康、环保等方面,既包括相关理念的阐述,也包括116个适合3—8岁儿童开展的游戏活动,每个活动都说明了适宜的年龄、活动目标、与《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的关系、材料的准备、活动过程、相关活动与活动提醒,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指导性。
跟着我一起来,体验一把大自然带給我們的童年回忆吧!
本书从第二章到第八章都是一个主题并生成了多个实践活动案例,用最简单、直观的,可以直接操作的方式向我们展示。
七个主题分别是:
第二章:探索自然
第三章:节约、重复使用、回收再利用
第四章:食物
第五章:无处不在的水
第六章:身边的空气
第七章:天气、气候、能源
第八章:室内环境和儿童健康
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三个小案例,走近自然、体验自然。
案例一:停、看、听(适合年龄段3岁以上)
活动目标:
1.在自然中获得快乐体验
2.锻炼观察能力
3.在大自然中探究新发现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附后)
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特征,生命体的生命周期,生命体与环境。
地球与空间科学:地球物质的性质,天空中的物体,地球和天空的变化。
从个人和社会视角所见的科学:人口的特性与变化,环境的变化。
活动过程:
1.把儿童拉到户外,每个人找一个地点站立不动。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好判断,可以让儿童站成圆圈,或者站在你视野内的其他地方,也可以让他们在安全范围内自由探索。
2.让儿童站定,脚步不准动,观察四周,只有头部和眼睛可以动,鼓励他们发现以往没有留意的新事物。同时要求谁都不准出声,鼓励他们仔细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
3.过一段时间全体集合,引导儿童讨论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儿童可能会注意到交通工具的声音、儿童移动的声音、雪花盖路面,地上的一个水洼,等等。
案例二:制作物品马赛克(适合年龄段4岁以上)
可以利用杂物开展很多美术活动,在此活动中,全班儿童一起制作一个漂亮的马赛克。
活动目标:
1.探索不同的颜色、形状、质地和大小。
2.体验发挥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的乐趣。
3.锻炼科学思维能力,如排序、分类、预测、观察、测量。
材料和工具:
各类小杂物、三合板或硬纸板、无毒强力胶、记号笔、颜料和画笔,可选
活动过程:
1.一起选择主题,如彩虹、幼儿园图片、花园或动物。
2.在三合板或硬纸板上画出轮廓。如需要,可涂背景颜色。
3.让儿童把杂物按颜色分类。
4.粘贴之前,把背景块排列成好看的样子,鼓励儿童一起找到适合每个点的杂物。
5.让儿童把杂物粘到马赛克上。
6.先晾干,在装裱上墙。
7.鼓励儿童和家人一起讨论这幅壁画,问问大家最喜欢的物品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
如需要,可用热熔强力胶把硬塑料制品贴到壁画上,这个步骤应由成人完成。
活动延伸:
引入新词汇并鼓励儿童用其描述杂物的各种质感和形态。
找一找类似字母或数字的杂物,看能否做一个字母表。用杂物在硬纸板上拼出儿童的名字,制成“姓名海报”。
案例三:找水坑(适合年龄段3岁以上)
此活动的目的是观察水流过路面形成水坑的现象。该活动适合在没有闪电和暴风的雨天开展。
活动目标:
1.在雨天探索环境。
2.观察水流向何处。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作为探究过程之科学: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物质科学:物体和材料的特征
地球与空间科学:地球物质的性质
从个人和社会视角所见的科学:环境的变化。
材料和工具:
1.每个儿童准备一副雨具:雨衣、雨裤、雨靴、雨帽
2.水桶(用于收集雨水),如需要
过程:
1.询问儿童下雨时水流向何处,大部分儿童会说“地面上”,鼓励儿童思考其他答案。水落地之后会去哪里?有时汇聚在水坑里,有时渗透到草坪或花园里,有时沿着街边或阴沟流动。
2.让儿童穿好雨具到户外追踪水流。观察水流如何从建筑物屋顶流下来,然后流向哪里。房檐滴下的水称为“滴水线”,看看能否找到“滴水线”。如果愿意,可以在“滴水线”下放水桶收集雨水。
3.如果教室周围有排水沟,引导儿童找到它们并观察水如何从水管里流出。
4.在周围散步,观察人行道上某些地方是否形成了水坑,让儿童到里面踩水花。
5.如果雨下得足够大,还可以看到水沿着街边或车道流淌,看看能否找到大量雨水流动形成的“河流”,沿着“河流”走走。
6.在周围找找排水沟。如可能,观察水流进去的过程,看看水携带了什么东西,水里可能有树叶、泥沙、甚至垃圾,这要视季节而定。
提示:
一定要让所有儿童穿好雨具,包括雨裤和雨帽,或者带帽子的雨衣,必须穿雨靴。
活动开始之前要确定附近排水沟的位置,排水沟一般位于道路或车道的边上,因此可以在不妨碍他人的情况下安全观察。
活动延伸:
用桶收集雨水进行彩绘。雨天时把绘画工具带到户外有遮挡的地方创作水彩画,趁作品没干时把它放到雨里,观察图画的变化。
如果有当地地图,可判断附近是否有水体,可安排现场参观。
其实,这些案例都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活动,本书中更多体现的是让儿童参与体验。通过最直接的感知让儿童贴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我们需要的是重建与自然的联系,返璞归真,正本清源;我们需要不断走进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动植物。
“培训好人的秘决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爱默生
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内容标准(幼儿园至四年级)(备注幼儿园指5—6岁)
科学的统一概念和过程
◆ 体系、秩序和组织
◆ 证据、模型和解释
◆ 变化、恒室性和测量
◆ 演变与平衡
◆ 形式和功能
作为探究过程之科学
◆ 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物质
◆ 物体和材料的特征
◆ 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 光、热、电和磁
生命科学
◆ 生命体的特征
◆ 生命体的生命周期
◆ 生命体系与环境
地球与空间科学
◆ 地球物质的性质
◆ 天空中的物体
◆ 地球和天空的变化
科学与技术
◆ 区别自然物体与人造物体的能力
◆ 技术设计的能力
◆ 理解科学与技术
从个人和社会视角所见的科学
◆ 个人健康
◆ 人口的特性与变化
◆ 资源的类型
◆ 环境的变化
◆ 科技在应对地方性挑战中的应用
科学的历史与本质
◆ 作为人类奋斗目标的科学
伴读人风采
杨茜芸,王微丽名园长工作室学员,深圳市罗湖区云景梧桐培知幼儿园园长。本科学历,多次获得福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
周一| 微悦读
周三| 微眼看世界
周五| 微园思访
- the end -
融合 引领 赋能
提升幼儿教育品质 从你我做起
幼教新时代 人人都应有领导力
邮箱:wwlmyzgzs@foxmail.com
网址:【微悦读】儿童自然体验活动指南——走进自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3712
相关内容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亲自然体验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方案走进自然,体验生活作文
让自然教育走进幼儿生活
【教育随笔】走进自然,幼儿园科学活动实践探索
生态游戏:追随儿童 追随自然
自然健康·守护童心 大自然家居白血病儿童关爱计划暖心启动!
中粮悦活“自然之源,悦享生活”推动饮用水行业品质进阶
链接自然生活 “微”出精彩课程
利用种植活动促进小班幼儿与自然角积极互动的策略探究
“自然博物”理念下幼儿园亲自然活动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