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守护,快乐成长”留守儿童成长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守护,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APP推荐#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黄晓莹 林儒新
单位 | 保亭优悦社会服务中心
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人口流入城市,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面临着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南林乡社工站以儿童服务为主体,关爱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社会地位、培养儿童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儿童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前期的入户走访过程中,社工发现本地区的留守儿童不愿与人沟通,性格比较孤僻;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他们普遍缺乏亲情的关爱,也很少外出参与室外活动,大多数时间都是居家玩手机看电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出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成立了“童心守护,快乐成长”留守儿童成长小组。
让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收获快乐,在知识分享中增长见识,在心灵陪伴中感受到温暖。
二、分析预估
(一)问题分析
1.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与父母相处的时光,感到孤独和无助。
2.由于父母长年不再身边,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保护措施。
(二)理论分析
1.镜中自我理论是由查尔斯·库利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镜中自我理论强调了社会镜子的作用,即个人想象别人对他是如何观察并加以判断的一种想象。
这个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呈现(对别人眼里自我形象的想象)、想像的判断(想像与判断呈现出来的结果)和主观的解释(依自我的认知,来回应判断出的结果)。
简而言之,镜中自我理论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源自他人的反馈,这种反馈可能通过态度、情绪、肢体语言等方式反映给我们。
三、小组目标
(一)总目标
以游戏的形式融入多种主题教育,搭建互动平台,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提升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二)分目标:
1.增强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2.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减轻其心理负担。
3.增进社区内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4.实施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防范意识。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四、小组基本信息
小组名称:“童心守护,快乐成长”留守儿童成长小组
小组性质:成长教育小组
服务对象:南林乡5-13周岁留守儿童
服务时间:2023年8月-2024年1月
参加人数:每节8名儿童,共开展5节
五、小组具体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招募和筛选组员
1.通过各村委会宣传栏张贴发布招募信息。
2.社工筛选已有的5-13岁的服务对象名单,通过电话邀约、上门邀请的方式,邀请参与。
3.与报名人员进行初步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最终确认8名服务对象。
(二)小组流程安排
1.小组第一节:留守不留守,我们都是好孩子
第一节:留守不留守,我们都是好孩子
时间:2023年8月2日下午15:00至17:00
地点:南林乡社工站
目标:1、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培养兴趣;2、增进社区内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工作时间
工作内容
具体安排
活动前
14:40-15:00
签到
参与人员签到
活动中
15:00-17:00
开展活动
1.社工首先向大家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鼓励留守儿童们积极参与。
2.通过游戏提升组员参与度。用“名字蹲”游戏进行破冰游戏,帮助组员初步熟识和了解,营造轻松的小组氛围。
3.儿童们相互提问,了解彼此的兴趣和特点,增进相互了解,儿童们进行回答后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唱歌等。
4.通过引导组员制定契约,协助组员形成规则意识。让组员自己探讨应该遵守的小组规则,社工进行总结补充,并和组员达成共识。
活动后
17:00-17:15
收拾物品,还原场地
总结活动中的优缺点
2.小组第二节:大手牵小手,一起向前走
小组工作技巧的使用,使小组动力得以发挥作用,促进组员发展。
第二节:大手拉小手,一起向前走
时间:2023年8月9日下午15:00至17:00
地点:南林乡社工站
目标:1、增进儿童与社工间的关系;2、提高阅读兴趣。
工作时间
工作内容
具体安排
活动前
14:40-15:00
签到
参与人员签到
活动中
15:00-17:00
开展活动
1. 社工首先与组员回顾上节的小组活动的内容,通过“你画我猜”简单有趣的游戏,迅速拉近了孩子们的距离。社工以热情、友善的语言和亲切的表情,向组员传递温暖、真诚的信息,营造轻松、安全的小组氛围。组员不愿意表达的时候,社工适当自我表露,让组员感受到社工的信任。
2. 社工为孩子们朗读童话故事,并引导他们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同时,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续编或改编。孩子们根据童话故事的角色分工进行扮演。通过表演,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组员因游戏发生冲突的时候,社工鼓励组员角色交换,让组员之间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社工也会聚焦个体,帮助个体改变非理性的想法,从而增进组员之间的友谊,使小组关系稳定。
3. 通过使用促进组员之间的沟通技巧促进组员相互沟通。在轮流分享环节,当个别组员交头接耳的时候,社工会提醒他们注意相互倾听。在讨论环节,出现沉默不语的组员时,社工会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后
17:00-17:15
收拾物品,还原场地
总结活动中的优缺点
3.小组第三节:心连心,共成长
第三节:心连心,共成长
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下午15:00至17:00
地点:南林乡社工站
目标:1、为儿童目前面临的困难提供帮助;2、缓解儿童的压力。
工作时间
工作内容
具体安排
活动前
14:40-15:00
签到
参与人员签到
活动中
15:00-17:00
开展活动
1. 社工首先与组员回顾上节的小组活动的内容,引导儿童们说出目前他们面临的困境,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2. 通过热身游戏,让孩子们建立团队意识。社工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互动游戏,如“老鹰抓小鸡”“123木头人”等
3. 观察学习方法的运用,社工引导组员通过观察展示的图片、绘画技巧来完成自己的创作。
4. 小组分享环节,当组员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触,社工进行表扬,起到榜样作用,鼓励其他组员向他学习。引导组员自我协调,每位组员分享其他组员的优点,从而让组员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重新认识自我,调整自己的行为。
活动后
17:00-17:15
收拾物品,还原场地
总结活动中的优缺点
4.小组第四节:学会感恩
第四节:学会感恩
时间:2023年12月30日下午15:00至17:00
地点:南林乡社工站
目标:1、学会感恩;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工作时间
工作内容
具体安排
活动前
14:40-15:00
签到
参与人员签到
活动中
15:00-17:00
开展活动
1. 活动开始之前,社工通过小游戏“比赛吹气球”拉近社工和组员们之间的关系。
2. 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内容,然后让组员们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小故事,引导组员回忆他们父母的爱与付出,激发感恩之心。随后观看关于“父母为子女付出”的视频,使组员们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原因,学会感恩父母及照顾他们的长辈。
3. 社工布置家庭作业,让孩子们为父母做意见及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洗碗、扫地等,以实际行动表达感恩。
活动后
17:00-17:15
收拾物品,还原场地
总结活动中的优缺点
5.小组第五节:预告和处理离别及安全教育
第五节:安全教育及预告和处理离别及
时间:2024年1月6日下午15:00至17:00
地点:南林乡社工站
目标:1、增强儿童们的安全意识。2、提高儿童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
工作时间
工作内容
具体安排
活动前
14:40-15:00
签到
参与人员签到
活动中
15:00-17:00
开展活动
1. 社工引导组员们回顾前四次小组活动的内容。
2. 社工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交通安全、防火防灾、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知识。鼓励孩子们提出自己关于安全问题的疑惑,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最后社工鼓励组员们分享在小组活动中取得的收获;
3. 社工告知组员们本次活动是小组的最后一节。让组员们感受这一段时间各自的成长和收获,并且相互鼓励,让组员们相信未来更加美好。社工通过活动和游戏帮助孩子们处理离别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虽然离别是伤感的,但也是充满希望的。
活动后
17:00-17:15
收拾物品,还原场地
总结活动中的优缺点
六、小组成效
1.组员满意度高,小组氛围轻松,自信心有了明显的提升。孩子们表示,在小组活动中他们不仅收获了自信和快乐,认识了新朋友,希望多开展这样有趣的活动,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通过互动小游戏,社工观察和谈话中发现小组成员沟通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3.社工在小组进行期间对组员进行观察,本次小组活动环节最主要是由许多游戏来组成的,组员从最开始的抗拒参加游戏,到踊跃参加游戏,不仅很大程度上触发了组员的积极性,更拉近了组员的关系,到最后的分享环节,组员都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心情以及感受。
4.小组活动结束后,社工通过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方式,了解到每位组员对此次活动是否满意,得出结果是对此次活动开展的很满意,还提高了大家对交通安全、防火防灾、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知识。
本次小组活动通过一系列游戏互动、团体协作和知识分享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心灵的陪伴和成长的力量。
社工在小组活动中运用“镜中自我理论”,让组员能通过言语行为发现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建立自信。本次小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组员们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在知识分享中增长了见识,在心灵陪伴中感受到了温暖。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也学会了关心与体谅他人。
此外,小组活动还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七、专业反思
“童心守护,快乐成长”留守儿童成长小组活动也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平台。
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借由小组工作这类能保持互动、学习可持续化的服务形式,能关注到到留守儿童多种需求。
所以综合小组工作的服务要求,社工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需要把控好留守儿童现阶段较为紧迫的需求和问题表现,在每节小组中运用组员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来融入主题,也要多运用同理心、鼓励等技巧帮助组员实现互帮互助、调解冲突等,强化组员正向转变成果。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交流?
青少年服务专家任志峰老师
与30000名青少年接触后
他得出这19点心得...
《与儿童、青少年沟通技巧系列实务课》
深受好评,扫码拿下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儿童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网址:“童心守护,快乐成长”留守儿童成长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5745
相关内容
“我是生活小能手”留守儿童成长小组“灵动手指,快乐成长”儿童手工兴趣成长小组活动
“乐学习,趣成长”儿童生活技能提升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指尖趋梦,乐享童年”儿童手工兴趣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守护儿童心灵健康”心灵成长课程:征集快乐时光,为心赋能
这个暑期,小米电视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暑假,谁来守护农村留守儿童安全
新兴镇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IoT有什么用 | 多维度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守护童心,关注儿童安全成长的六大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