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心理学类论文中学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理念研究
幸福心理学家关注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幸福心理学研究#
中学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理念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社会支持(social s叩port)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和医学研究中,到目前为止尚 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肖水源(1987)提出,社会支持包括三个维度:实际的客观支持、对 支持的主观体验和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 是指人们对日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是依据自己的标准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 种综合评价以往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个体只有在获得各种 社会支持时才能获得较高的幸福感近年来,我国关于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陆续深入和广泛,但专门针对中学教 师的相关研究较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以及他们的幸福体验直 接作用于其心理特质,影响教学活动,对学生人格具有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研 究目前我国中学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两者的关系,并探究提高两者的教育干 预途径,进而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有着迫切的需要和非常重要的意义二、研究方法(一)被试从广东省珠海市城区、郊区共5所中学的教师中,随机抽取260名为调杏对象并发放 问卷,收I可有效问卷252份,其中男性130名,女性122名,年龄在25〜57岁之间,平均 年龄35岁。
二)测量工具1. 社会支持测评采用肖水源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修正后重测信度为0.920问卷包含 10个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问卷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支 持的利用度(3条)3个维度总分则为10个条目计分之和,总分越高说明获得的社会支持 越多2. 主观幸福感测评采用Fazio编制、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该景表注重评定主观幸福感的认 知成分,是衡量SWB的有效量表,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 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修正后量表重测信度为0.851)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研究数据运用Excel软件录入,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相关分 析和逐步多元【可归等统计学分析三、研究结果(%1) 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比较运用下页表1数据,进行独立样木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社会 支持(T1)和主观幸福感(T2)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 师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比较好,说明中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度和主观幸福感均显 著低于小学教师。
表1教师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类别中学教师(本研究)小学教师(苏娟娟,2005)社会支持总分主观幸福感总分社会支持总分主观幸福感总分M39.3878.9247.3085.52SD6.42312.8447.1011.10(%1) 不同性别中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采用T检验,对男女中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如下:男(M=81.57, SD= 13.995),女(M=75.32, SD= 10.399),男性主观幸福感水平略高于女性,但男女之间的 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O.O83>O.O5),说明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别差异1) 不同年龄中学教师的社会支持比较对36岁及以上与36岁以下的中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年龄 上,中学教师的社会支持未见显著差异(p=0.694>0.05)o 36岁及以上的中学教师比36 岁以下的教师社会支持得分稍高,在客观支持因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22<0.05),其 他因素均未见显著差异四)中学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表2中学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分析MSD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主观幸福感 78.9212.8440.293*0.0300.2180.470**社会支持 39.386.423 0.651**0.790**0.734**客观支持 8.672.861 0.1290.411**主观支持 23.153.918 0.395**对支持的利用度7.561.994注:*p<0.05 **p<().01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中学教师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对支 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五)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3个因了的逐步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探讨诸因素之间的确切关系,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的3个 因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I口I归分析表3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3个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1口1归系数Tp 主观支持 1.9980.3550.5875.6340.000支持的利用度 4.1411.0660.4053.8860.000 作文 /zuowen/表3说明,三个预测变量预测主观幸福感时,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变量只有两个, 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其联合解释变异景为0.969,说明表中两个变量能联合预测 主观幸福感96.9%的变异量其中,可以看到对支持的利用度的预测力最佳,其次是主观支 持据此得出标准化的回归方程式:主观幸福感=1.998×主观支持+4.141×对支持的利用度四、讨论与分析(一)中学教师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调杳结果显示,中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度和主观幸福感均显著低于小学教师这一现象 可以从以下方面解释:(1)中学教师的工作量大,劳动的复杂性、繁重性、紧张性比小学教 师均大,尤其是中学教师面临着中考、高考升学率等教学任务,竞争激烈;(2)教育改革力 度的不断增大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种评比考核接二连三,中学教师面临全新的 挑战;(3)教师工作独立性增强;由于社会期望值过高、学校的扩招及教师编制的相对不足 等问题,使得中学教师不得不放弃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独当一面应付各项工作;(4)学生日 主性提高,成人感和逆反心理等现象的出现,使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管理难度加大。
加上 扩招后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缺乏热情等加剧了 教师的负性情感体验毕业上述状况增加了中学教师的工作、生理和心理负荷,因而降低了主观幸福感同时, 也使得中学教师 总结大全/html/zongjie/工作环境单一、社会交往范围狭窄,社会支持系统不能够很好地建立和完善,因此,出现 上述调查结果的现象二)中学教师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1. 中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一直以来,学者们对性别与主观幸福感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些学者认为男女之间存在 差异,如女性情感更细腻,所以在情感上的体验一般与男性存在明显差异苏娟始(2(X)5), 倪林英、杨勇波、雷良忻(2005)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在性[第一 ]别上无显 著差异在本研究中,男性主观幸福感水平略高于女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与前人研 究并不矛盾由于男女平等思想的普及,大多数女性不再受传统社会角色的约束,女性处于 和男性相同的激烈竞争环境,也承担着和男性一样的工作,所以男女性在幸福感上没有表现 出差异2. 中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之间要示范合作,具备交往和合作的能力等,因而个体能 排除年龄的隔阂,使其地位趋于平等,教学观念趋向一致,进行信息交流,共同策划教学活 动或彼此分享工作中的苦乐,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归属于一个互惠互利的学校与 社会网络。
因而出现本研究的结论:中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简历大全 /html/jianli/至于在客观支持因了上,36岁及以上的中学教师显著大于36岁以下的中学教师,这 是相对合理的36岁及以上的中学教师相对拥有更多的人生阅历,同时大多数已婚,夫妻、 双方父母、朋友的关系网络在逐步扩大此外,36岁及以上的中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时 间相对较长,占中、高职称的人数较多,这意味着他们相对获得校方的支持和各方面教学资 源也较充足,如科研机会优先等,即客观支持相对较高3. 中学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大量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社会支 持度越高,个体越能感受到来自物质的或社会网络的客观支持,以及来自社会认可、尊重、 理解的主观支持,个体越能充分地利用社会支持,因而教师越能体验快乐的心情,主观幸福 感也就越高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中学教师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幸福感 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而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与 主观幸福感均未见相关,这可能与该研究的样本量有关4. 对支持的利用度是影响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中,只有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进入回归方程。
其中,对支 持的利用度对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大,其次是主观支持,而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无 影响此外,本研究的1门1归方程决定系数较高,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能联合解释主观 幸福感96.6%的变异,该数据可能与被试来源和样本量有关,需进一步研究但从偏|门1归系 数上再次证明了:社会支持利用度是主观幸福感的可靠、有力预测指标,是影响主观幸福感 的重要因素,而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论文代写本研究认为:不管是客观支持,还是主观支持,只有它被个人充分理解利用或接受认 可之后,这种支持才有实际效用现实中,对支持的利用度还应与教师所处的情境、教师的 职业特点及人格特征等因素联系起来因此,应将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进行系统研究,该结论 提示可以通过改善中学教师对支持的利用度来提高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5. 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己经得到许多研究的论证,有研究认为,社会支 持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它具有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与应激引起的身 心反应呈负相关张海芹(2006)研究指出,社会支持程[第一 ]度越高,教 师的心理压力越轻,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 要心理学参数,是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杨宏飞、吴清萍(2002)研究发现,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可见,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被试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 主观幸福感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而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研究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 感之间的关系,对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探讨心理障碍产生的心理机制都很有意义毕业6.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研究范围上,只研究了 5所学校教师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廿后 还需扩大样本量及研究范围,或进行分层抽样,从而开展更全面的研究分析在测量方法上, 可以拓展新方法,如自我报告法、纵向法等,综合起来建立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因果关 系模型五、提高中学教师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干预措施中学教师是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中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影响其 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重大影响因此,借助前人和本研究结论,探讨关于 提高中学教师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干预途径,具有实际意义1. 多层面提高教师的社会支持度学校应改变教师单纯关注学历对自身素质的影响的状况,从多种层面提高对教师教学 工作的支持和鼓励,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工作氛围,消除教师性别、年龄等。
网址:推荐心理学类论文中学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理念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6229
相关内容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社会心理学论文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毕业论文.doc
消费类型影响幸福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心流视域下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幸福感提升研究
高三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管理、学业压力的关系研究
心学问心理教育,正向心理学与幸福感培养:让孩子学会感恩、乐观与幸福
幸福心理学论文通用12篇
积极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与真正幸福论
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