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处理手机里的照片?大多数解决方案把关注点放在贴标签、美化,然后分享。可是如果拍照片的初衷是记录生活所见,表达某刻的所思所感,那么,现在这些快餐式处理加上社交式装逼真能留作回忆吗?很多时候,也许我们再看某张照片,对拍摄时的情感和记忆已经模糊了。
于是,“生活纪录片”(Android/iOS)这款 APP 把手机照片做成了一道道精美的“菜品”,让一段时光得以沉淀。它让用户把挑选出来的照片配以文字,然后一段 “有故事的照片” 集锦就自动生成了:伴着自带的音乐,可以像幻灯那样滑动,也可以类似视频那样播放。用户也可以邀请好友共同编辑一段“生活纪录片”,制作完成后可以分享到微信等社交平台。
“生活纪录片”团队告诉我,他们做这件事其实源起“篱笆社区”。那里面有许多纪录例如装修新家、宝宝成长、海外旅游等生活事件的长贴,内容真实有感觉,但是呈现方式杂乱。于是团队就想把它们制作成幻灯片一样的形式,从而改善阅读体验。“生活纪录片”就是这么诞生的。
面对这样一款文艺却有些费劲的产品,我有不少担心。现在大家都懒得写字了,问问身边的朋友,还有几个在记日记?谁会用“生活纪录片”呢?如何留住用户?如何保持用户的活跃度?
该团队给我的回答类似于“情投意合”。 “生活纪录片”的用户就是有写字冲动的文艺青年。在“每日推荐”版块,那些精选出来的用户作品就像是一本本文青的生活自白。“生活纪录片”既不教育用户,也不刻意引导。另外,“生活纪录片”目前还不提供给用户自定义效果。他们相信给用户制定出好的效果,可以保证用户产生内容的质量。当然,未来团队也会考虑添加自定义效果和更多字体样式。
至于产品的商业化,“生活纪录片”尝试把作品印成实体书,不过制作成本是一个问题。近期,“生活纪录片”还将上线视频功能。
“生活纪录片”于去年 9 月份上线,曾入选「为 iOS7 设计」和「优秀新 App」两个专题。据创始人介绍,产品在无推广情况下,目前有注册用户 60 万,平均月活跃用户 6 万,平均每日新增用户 1000 个,上传作品 1000 个 。团队目前正进行融资。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弓长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