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背后的审美心理
发布时间:2025-05-20 15:10
理解艺术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有助于提升审美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艺术审美理念#
日常生活审美化背后的审美心理
【摘要】:长期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人们所忽视,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普通大众的具体生活方式以及娱乐消遣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个崭新的美学现象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语境展现了出来,并且日趋走进美学的阵营。它大大超越了传统的艺术...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晓春;日常生活审美化背后的审美心理[J];学理论;2013年06期 2 周阳熙;罗奕;空间与媒介维度下独立咖啡馆的日常生活审美化[J];视听;2023年11期 3 本刊特约评论员;审美教育与日常生活审美化[J];前线;2021年12期 4 陈敏;浅议日常生活审美化[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年04期 5 许俊影;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6年04期 6 徐欢;试论“日常生活审美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7 李延妮;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J];明日风尚;2017年24期 8 邹红梅;王省民;费瑟斯通笔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浅谈[J];明日风尚;2016年13期 9 武莹莹;略议“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J];青年文学家;2015年09期 10 邹红梅;王省民;韦尔施笔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浅谈[J];科学中国人;2014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沁;论《白噪音》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22年 2 李春青;“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理论的新课题[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陆扬;文艺学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飞龙;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7 马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存姿态研究——简论《宋:诗一百首》中的生命智慧[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方曼绮;培养合格的民族音乐审美者——基于迈尔“期待与风格”音乐美学思考[A];2024·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4年 9 华云松;地域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沈阳市小学生审美心理培育[A];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10 陆扬;费瑟斯通论日常生活审美化[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勤;“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2 滕家峰;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常钰圆;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非遗文创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2年 4 陈嘉雯;建构真实而诗意的人生—兼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我创作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9年 5 刘相志;“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 6 张书贤;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到艺术公赏力[D];湖南大学;2016年 7 李梦晓;“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的家居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8 刘聪;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哲学基础及其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9 王晨曦;唯物史观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8年 10 李蓼;“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困境和可能出路[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高山 实习生 王雯静;点赞,你走心了吗[N];陕西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许旸;别让“流水线故事”稀释文学力量[N];文汇报;2016年 3 本报评论员 华智超;游戏沉迷绝不是“自由选择”[N];长江日报;2017年 4 李亚杰孙宇;未成年人上网多为娱乐消遣[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洪山区关山街长江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高桃英;在日常生活领域推进文明礼仪教育[N];长江日报;2007年 6 端木复;儿童剧创作要尊重孩子审美心理[N];解放日报;2008年 7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生 蒋成浩;观看之道:谁定义了我们的审美文化?[N];文艺报;2022年
网址:日常生活审美化背后的审美心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5261
相关内容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浅析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docx
“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变异的开题报告.docx
审美教育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