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混搭”式生存 微型生活圈如何形成? 青报网
互联网+零售,无人便利店等新零售形式兴起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互联网+#
2015-05-08 第41期
便利店“混搭”式生存 微型生活圈如何形成?
2015-05-08 08:20:57 来源:青岛日报/青报网 作者:任晓萌
便利店的盈利点被分成几部分,自营餐饮带来的盈利反超零售成为最大的盈利点。
▲便利店排队买餐的人不少。
▲便利店帮助社区居民代收快递。
仔细打量我们身边,友客、好易得、迷你岛等便利店在社区周边的扩张,可谓状如雨后春笋。路边的报刊亭在逐渐消失,但在便利店,你会发现报刊杂志码放在入门最醒目的位置。当然,便利店还有很多新功能,电话充值、收发快递、24小时便当,多业态日益成为便利店的“标配”。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近日对岛城的便利店进行了走访,发现这一业态依托当下的各类社区,正悄然从单一零售向生活综合服务商转型。
便利店成微型生活圈
不知从何时起,小陈发现身边的24小时营业便利店慢慢不再是单纯的“小超市”,除了零售小商品之外,餐饮、休闲和各种生活服务都能在小小的便利店里完成。小陈说自己现在甚至有了“24小时便利店依赖症”,每天都得到便利店里签个到。
早上赶公交上班,小陈每次都要急匆匆地顾不上在家做早饭,以前是在公交站牌前买一份煎饼果子或是鸡蛋饼,但相对单一的菜单很快就让小陈有点“腻”了,自从小区里有了便利店,小陈的选择也多了起来,不管是日式饭团、中式酱包还是西式三明治,换着花样的菜单总是让小陈“停不下来”,而且五块钱左右的价位也不会让人觉得有负担。
午间休息,单位楼下的便利店也成了小陈每天打卡签到之处,点一份热腾腾的套餐,或是单纯只为了在大落地窗前喝杯咖啡、翻翻杂志,休整休整一上午劳累的工作状态,当然还能顺便蹭用店里的无线网络。
晚上偶尔加班回到家已过十点,市场上早已没有了营业的店铺,但24小时营业的便利商店却灯火明亮,小陈到家门口的便利店取走白天寄存的快递,给交通卡充个值,顺带着买几包零食、一小份水果回家……
数算起自己一天的行程,小陈也有点错愕,便利店早已“渗透”进她生活的方方面面,这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似乎成了她的微型生活圈,在24小时便利店,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可以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董姣
网址:便利店“混搭”式生存 微型生活圈如何形成? 青报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88559
相关内容
便利“入圈” 幸福“出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畅通城市微循环观察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经济网便利“入圈” 幸福“出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畅通城市微循环观察
数字工具如何赋能便民生活圈?
畅通社区“微循环”,形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一刻钟,如何“圈”出便捷新生活
便利店“身兼数职”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省级全覆盖 在家门口享受便利生活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如何“圈”出美好生活?
一刻钟便民生活,“百城千圈”图景如何?
惠民生、促消费——畅通社区“微循环”,形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