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剩饭成“假日特产”
发布时间:2025-06-30 21:20
精准定量:按需做饭,减少剩饭剩菜,特别是剩菜尽量热透再吃。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生活垃圾分类指南# #食物浪费防治#
别让剩饭成“假日特产”
2025年02月12日 07:0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春节聚餐是阖家团圆、朋友欢聚必不可少的温馨时刻。然而节后的剩饭剩菜也成了“假日特产”。近日,“春节平均每家产生近2kg剩饭剩菜”上了微博热搜,“做一顿吃三天”成了不少家庭的常态。年夜饭和春节期间的饭菜丰盛程度,往往被视为对节日的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家人和客人的热情款待。饭菜有剩余,寓意“年年有余”,也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但从健康养生角度出发,食用剩菜剩饭对身体健康不利,可能引发健康风险。大量剩菜剩饭无疑造成了食物浪费,也给环境带来负担。由此,需指导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主动构建新的节日理念,避免过度准备食物,减少剩菜剩饭的产生,让春节餐桌更健康、更环保。(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时 锋)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别让剩饭成“假日特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12454
相关内容
剩菜剩饭如何保存?这四个坑别踩家里有剩饭吗?千万不要扔,这个小妙招,让剩饭变成美味早餐!
扬州炒饭(剩饭变美食,从此不剩饭)
关于“剩菜剩饭”,这大概是最科学的一篇稿子了
剩菜剩饭变美味生活小妙招
节俭减肥新方法 减肥餐低成本升级为剩饭+剩菜
如何有效节省食物?实用技巧分享,告别剩菜剩饭!
剩饭菜怎么不浪费
过年的剩菜怎么吃?别让节俭成为健康隐患!
想守护饮食安全?掌握正确剩菜剩饭储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