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之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发布时间:2025-07-02 03:14

合理安排时间管理研究和生活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学术研究指南#

一课研究

合理安排时间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第3组 史琼玉

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来自桐乡市伯鸿学校的史琼玉,是朱乐平名师工作站第三组的成员。很高兴能与您在“一课研究”的微信平台上相遇。

本期内容有哪些

1.听一听:教育本质——手脑相长

2.读一读:《沏茶问题》

3.轻松一刻:节省时间

01听一听:轻轻松松听听书

教育本质——手脑相长

02读一读:坚持阅读8分钟

合理安排时间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及思考

课前思考

(一)内容要求

通过解决合理安排沏茶的工序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学会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二)内容分析

《沏茶》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典型例子。教材以小明帮妈妈烧水沏茶为情境,提出怎样安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思考各项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先后顺序,以达到用时最少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 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核心素养指向

1. 数学抽象:从沏茶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分析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

2. 逻辑推理:通过推理和比较不同的方案,找出最优方案。

3. 数学建模:建立沏茶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模型解决类似的优化问题。

4. 直观想象:借助流程图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不同方案的过程和结果。

5. 数据分析:对不同方案所需的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做出决策。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安排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如何合理安排、优化时间,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方法。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复杂的逻辑关系和优化思想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六)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导入

师:请你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生:我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

生: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

生: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在用一边一边说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

生:他们都同时做了两件事

师:对,我们的生活经常会把一些事情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数学上把这样的安排称着为“合理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2. 出示情境图

周末的时候,小明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请看主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活动展开

活动一:沏茶

1.全班讨论

生:小明要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茶。

生:还要尽快让李阿姨喝上茶。

师:你是怎么理解“尽快”?

生:就是很快的意思。

生:能有多快就有多快。

生:就是做完这些事情用的时间最短。

师:对,小明要用最短的时间让李阿姨喝上茶。

(1)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生:洗水壶、拿茶杯

生:找茶叶、放水

生:烧水、沏茶……

(2)师:我们一起来看小明做哪些事情?(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沏茶所需要的工序和每件事所需的时间。读懂情境图的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经历把抽象的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2. 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小明可以怎样安排这些工序,并且计算出每种方案所需要的时间。

3. 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将不同的方案展示在黑板上。

4. 比较优化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案,哪种方案更节省时间?为什么?

师:为了更清楚地表示顺序,我们用箭头表示这个过程

师:为什么要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呢?

所以我们把这两件事放到烧水的下面,表示做这些事只用了8分钟。

师:烧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和找茶叶吗?为什么?

师:那“洗水壶、接水”这两件事能不能和烧水同时做,或者放在烧水之后做呢?(不能)为什么?

师:方案三和方案四都是11分钟,你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师:接水的同时能找茶叶吗?

生:不能,因为都是1分钟,找到茶叶不能及时赶回来关水。

师:通过比较上面的方案,你认为哪种能尽快让李阿姨喝上茶?

生:第三种方案,用的时间最少,安排最合理

师:看来,我们既要考虑有序,又要考虑同时做,这样合理安排才会节省时间。

5.小结

通过刚才的设计我们知道:在做一些事情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像这样在黑板上摆放的图示,我们起名叫它流程图,它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看出事情的过程和顺序。

师:有个同学是这样表示的:你看懂他的意思吗?

生:他给每件事标上标号,再用序号记录

师:你喜欢哪种方式?

生:用编号的这种,很快就完成了。

【设计意图】以“沏茶问题”为活动载体,紧紧抓住“怎样才能尽快让李阿姨喝上茶”这一关键问题,教师不给任何的提示和暗示,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在“想一想”、“试一试”、“说一说”、“比一比”等策略中,逐渐体会到“沏茶问题”不仅要“顺序合理”,而且还要考虑“省时合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寻找出“最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比不同方案,使学生深刻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意义。

活动二:议一议

师:完成下面这些事情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1)早晨,小红吃饭8分钟,听新闻广播要10分钟。

(2)妈妈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要40分钟,打扫房间用15分钟,做饭20分钟。

活动三:生活应用

有同学把课堂学到的合理安排时间用到了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你来看看同时做是否合理?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读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丽边吃饭边看《少儿 英语电视节目》。

活动四:找感冒药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小红感冒了,她想吃完药后要赶快休息。课件展示吃药时所有做的事情。

问:怎样安排这些事情小红才能最快可以休息?

学生汇报最佳方案流程图

师:回答的真好!这位同学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合理的安排。把能够同时做的事情一起做,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这样的安排就是合理的安排。(再次强调)

师:你知道吗?我们今天学习的“彻茶问题”,数学家华罗康也研究过。

课件播放相关视频。

(三)思维拓展

1. 妈妈准备做午饭,洗菜 5 分钟、切菜 3 分钟、炒菜 8 分钟、淘米 2 分钟、煮饭 15 分钟。妈妈应该怎样安排才能最快做好午饭?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帮助家长完成一项家务劳动,并思考怎样安排能更节省时间。

03轻松一刻:

节省时间

小明:“我最近在学习如何成为时间管理大师。”朋友:“哦?那你有什么心得吗?”小明:“我发现,只要我早点上床睡觉,就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来做梦。”

审核人:范世伟

网址:一课研究之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18295

相关内容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20200930一课研究之《优化——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与思考
《从沏茶到数学:日常生活中的优化问题》—洪山庙小学数学组第四次教研活动
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活动方案设计.doc
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七年级 7.合理安排时间 教案
合理安排时间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合理安排时间》(教案 )
四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优化《合理安排时间》 教案 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一课研究之“认识时间”主题活动设计思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