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居家办公”的大师,个个都是隐藏的时间管理“狂魔”(内含双重福利)
《巫师3:狂猎》中的魔法系统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解谜 #生活乐趣# #游戏乐趣# #解谜游戏#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曾说:“有效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也许不是别的,就是他们对时间的珍惜。”
这句话放在诺奖“陪跑”大师村上春树身上,简直不能更贴切了。提到他,相信大家绝不会陌生。除了作家这个title,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还有两个—— 连续“陪跑”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热门选手,以及现实中的时间管理“狂魔”。
包括刚刚揭晓的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就再次爆冷,授予了很多人并不熟知的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对于第16次“陪跑”,村上老师显然已经习以为常,日常生活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依旧保持着自律狂人的节奏。
为此,他还在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有过详细描述:“清晨5点起床,晚上10点之前就寝,这样一种简素而规则的生活宣告开始,一日之中,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而我是清晨的几小时。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用于处理杂务,打理那些不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
经过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村上春树的时间管理表实现了惊人的五折叠:心流时间+好玩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生存时间。可见,大师的时间管理,甚至不是一天中要完成多少任务,而是同一时间段里可以同时折叠多少种时间维度。
而同样身为各领域内的顶尖人物,大师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时间管理方式,但他们无不践行村上春树这种 “强度堪比996,每一步都自律而认真”的工作习惯,或许这也正是他们能够卓有成就的原因之一。接下来,就让小财迷为你一一盘点吧~
01. 彼得·德鲁克
作为管理者,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有限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呢?在经典著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可以说进行了“手把手”的教学——
1.知道自己的时间用在何处
有效管理者不是从工作任务入手,而是从时间入手,弄清楚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什么地方;把自己的“可支配时间”集中成尽量大块的连续时段。这个三步法包括:记录时间、管理时间、集中时间。
2.搞清楚时间用在何处
A、找出并砍掉那些不会产生任何成果,纯属浪费时间的事情。
B、其他人可以轻松做好的事情,应该交给其他人去做。
3.精简浪费时间的活动
A.因为缺少体系或者远见而浪费时间的活动。
B.因为人员过剩而浪费时间的活动。
C.组织结构缺陷,它的表现是会议太多。
D.因为信息功能失灵而浪费时间的活动。
4.集中“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A.比如每周在家办公一天,这比较适合编辑和科研人员。
B.比如周一和周五,一周安排两天处理各种日常工作,如开会、审核、讨论问题等,把另外几天的整个上午留出来,连续不断地处理重要事项。
C.还比如每天上午在家工作一段时间。
02. 村上春树
对于如何高效管理时间,村上春树的观点非常明确: “人生之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如果不在心中制订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张弛失当。”
我们不妨对照看看,是否能像大师一样坚持如此严谨的时间表——
凌晨4点:起床,泡咖啡吃早点。
早上5点左右:开始写作。这是上午的黄金时间,大约会写5~6个小时,10页稿纸,4000字左右。
上午11点左右:开始运动,跑步10公里。
中午:着手处理一天的杂务以及吃午饭。当很多人刚刚进入一天的工作状态时,村上春树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已经完成了。
下午1点:欣赏古典音乐,午睡30分钟。
下午2~5点:自由支配时间。作为上午已经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就是这么任性!
下午6~9点:吃晚饭,读书,听音乐,这是重要的自我放松和输入时间。
晚上9点:雷打不动的睡眠时间。
不得不承认,看过村上春树的时间表,小财迷自认做不到。只能在敬佩之余,努力学习他日复一日坚持的长期主义,以及他下定决心后毫不动摇的意志力。
0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创立精神分析学派、开创潜意识研究领域,并出版经典著作《梦的解析》的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理论之前,就曾开办治疗精神疾病的私人诊所。
早上7~8点:他的门诊时间是上午8点,因此,早上7点左右必须起床。
每人55分钟的诊疗时间:对于每个病人,弗洛伊德每次的诊治时间都精确地规定为55分钟。当55分钟一到,病人就站起来走了,剩余的5分钟弗洛伊德通常会坐下闭目凝思一会儿,好把脑海中刚刚病人留下的记忆存放进无意识,从而做好接受、分析下一个病人倾诉的准备。这样下来,弗洛伊德每天上午一般接受5个病人的分析。
中午:午餐过后,通常休息一会儿,开始一天中的第一次散步。
下午3~9点:散步回来,弗洛伊德会穿上长礼服,戴上宽边礼帽出去会诊。这个工作一般要持续到晚上8点以后,有时甚至到10点。这也就意味着他要9点甚至更晚才能用上晚餐。
晚餐后~凌晨2点左右:晚餐后,弗洛伊德将开始一天中的第二次散步。散步回来后,他一天的创作才刚刚开始,基本上常常要写到凌晨2~3点。但第二天的起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晚的,因为还有约好的病人在等。
04. 斯蒂芬·金
提到电影史上最完美的高分影片《肖申克救赎》,就不能不提到其原著作者——美国畅销书作家、编剧、电影导演、制片人斯蒂芬·金。他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曾搬上过银幕,并且很多都创下了轰动一时的观影记录。
如此高产而又具有影响力,他是如何做到的?对此,斯蒂芬·金在他的《创作生涯回忆录》中曾经写道:我希望一天能写10页,也就是大约2000个英文单词。3个月就是大约18万字,这是一本书非常适宜的长度——小说如果写得好,故事很鲜活,读者可以享受迷失其中的过程。
有些时候,我能顺利完成这10页;到上午11点半,我就已经从书桌旁起身,走出书房,处理杂事。但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来越经常地发现,自己得在书桌上吃午饭,到下午1点半才能完成工作量。
当然,有的时候我也会写得不太顺手,到下午茶时间还在书桌旁留连。 但我不会就此停下,而是会坚持写完。只有在极糟糕的状态下,我才会容许自己不完成2000字就关机。
05. 杰克·凯鲁亚克
美国作家、“垮掉的一代”之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 其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无疑就是自传体小说《在路上》,该书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极为传奇——
1950年12月底,28岁的凯鲁亚克收到了挚友尼尔·卡萨迪写来的一封长达4万个单词的信。这封抵得上中篇小说的长信,非常口语化,没有使用任何文学技巧,却使得文字呈现出一种极其纯粹生动的表现力。这份信仿佛一道天启的灵光,给正在苦心焦思如何书写自己放浪远行回忆的凯鲁亚克带来了答案。
1951年4月,已经在路上旅行了四年,先后3次横穿美国的凯鲁亚克,带着几个写满旅途见闻的笔记本,回到了他在纽约曼哈顿的公寓。接下去的3周里,他将公寓反锁,坐定在打字机前,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打字“马拉松”,在十英尺长的卷轴纸上敲出了12万5千字的小说《在路上》。他在给卡萨迪的回信中写道:“从4月2日到22日,我平均每天写6千字,第一天1万2千字,最后一天1万5千字——这本书标志着我完全脱离了《镇与城》,事实上也脱离了先前的美国文学。
我不知道它会得到什么反响。要是受到欢迎,那你就会知道你该怎么处理你的作品了……放出来,告诉所有人。我已经说出了路上的所有故事。我写得快是因为路上就很快……我在120英尺长的纸卷上写了整本书,把纸卷直接塞进打印机,根本不分段…… 打完字的纸卷落在地上,看着就像一条路。”
看完大师们的时间表,不难发现,每一份由自己亲手制定的时间表,都指向由自己负责的人生—— 每个人在分秒之间的累积和管理,可以拉开时间的鸿沟,区隔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因此,最重要的不只是学习大师,还要学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办法。比如, 我们可以从模拟榜样人物的时间表入手,通过《哈佛商业评论》「管理日志」这样经典且优秀的时间管理助手,建立并完善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
并且,尤为值得珍藏的是, 全新上市&限量定制版的《哈佛商业评论》「管理日志」·2023版既是汇集百年管理思想之精华,亦是为我们开启新的管理序章——沿着百年时间长河,我们将可以在日志中回顾61位世界管理大师的思想变迁,同频感受百年管理的魅力!
这份魅力,源于“管理圣经”《哈佛商业评论》的创刊使命和百年积淀:从1922年到2022年,《哈佛商业评论》始终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创造和传播最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襄助商学届领袖不断更新战略、领导变革,实现可持续运营。
同样,也源于《哈佛商业评论》「管理日志」八年如一日的陪伴和支持: 以经典的口袋书设计,记录你勤思有得,见证你事业有进,敦促你生活有序,守护你岁月有闲——
与61位世界管理大师坐而论道:每周领略不同管理学派大师们的风采,以豪华阵容精彩演绎20世纪的管理黄金时代,为百年管理历史赋予不朽的经典魅力。
以百年理念变革为灯塔起而行之:完整梳理过去100年来重大管理理论的诞生,及其实践的主要脉络,清晰预见未来管理趋势的重要线索。
于百年商业变迁中洞见卓越密码: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日志,而是53集现代经典商业进化史,是与时俱进、洞悉未来百年卓越运营的密码手册。
于时光好礼中遇见“多重惊喜”:甄选12期高分视听节目,《哈佛商业评论》日历•2023版在时光有序的流动中,带你从12个不同视角读懂杂志届的管理圣经;独立三折页设计、限量珍藏版百年管理图鉴,致敬大师经典,见证价值传承;定制款、磁压式台面阅读架,灵活拼插,高效组合,可收纳日历,也可即时标注重要事项,不负时间所托。
于经典红色中汲取强大的职场能量:《哈佛商业评论》「管理日志」·2023版一如继往的触感柔韧、体量适中、采用经典LOGO「红」:经典红色包装盒依旧环保低碳,高颜值易抽取——于红色中蕴藏积极创新、真诚主动、勇敢坚持的强大能量,高效规划,清晰记录,见证时间管理的魅力。
于「管理日志」中扫码跳转,直达《哈佛商业评论》全平台、新媒体矩阵:从《哈佛商业评论》App、“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研究”公众号/视频号、《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研究抖音官方账号、“哈佛商业评论”bilibili官方账号,到“哈佛商业评论lab”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研究&哈佛商业评论lab”知乎官方账号、“哈佛商业评论”小鹅通官方账号、“哈佛商业评论”喜马拉雅官方账号,紧跟最新热点,中英双语呈现,为你超前奉送视听盛宴!
可以说,无论是在职场、考场或人生路上乘风破浪,抑或暂时居家办公或差旅途中,你都可以通过《哈佛商业评论》「管理日志」·2023版,在即将迎来的新的一年, 书写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以世界管理大师之言诠释每一个日常,让每一笔、每一页、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第一波福利驾到~
钜惠加倍不加价!
即刻购买「管理日志」·2023版
可获赠价值198元
《哈佛商业评论》小鹅通知识平台
一年超级会员权限
(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等等~还有第二波福利!
欢迎留言~
说说您和《哈佛商业评论》「管理日志」的故事
我们将从留言中选出
两名幸运读者
《哈佛商业评论》
「管理日志」·2023版一套
网址:这些“居家办公”的大师,个个都是隐藏的时间管理“狂魔”(内含双重福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19828
相关内容
原来艺术家都是时间管理大师!Get这些高效时间管理小技巧,做一个“时间够用”的老师
家居风水(家居的风水隐藏着那些禁忌)
疯狂的群租房:10个房间+8个卫生间=1套房?
疯狂的群租房:10个房间+8个卫生间=1套房?
空间优化大师课:7个让家放大30%的实用技巧,小户型必看!
没时间学网课?来看看这些“时间管理大师”是如何规划的
快来围观14个好玩有创意的公益项目,看看你想pick哪个(内含福利)
与丈夫分床睡的时间管理大师,幸福的秘诀是换个视角
律师时间管理的五个“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