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的变与不变
美食图书《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配套书籍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新书推荐#

时隔七年,《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在立春之日再度回归。
春至,万物生。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包含着勉农劝耕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仓廪殷实的美好期盼,“舌尖”系列选择此时“上新”,恰恰顺应了农业生产的节律,体现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
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首播于2012年,以中华美食为出发点,讲述中国人历史悠久且独特的饮食习惯与饮食文化,不仅勾起了观众对于美食的垂涎,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兼备地域之广度、历史之厚度、人文之深度,获得好评无数。
《舌尖4》将视线聚焦于当下与中国食物关联最为密切的七个时空场景,从充满人情味、生活态的小切口深入主题,以小见大、以点及面,构建中国人饮与食的集体文化记忆,重温舌尖上的中国式温情。首集以“绝活”为题,伴随着轮船汽笛的轰鸣声,紧张而不失节奏的镜头快速切换,厨房似乎幻化成了一个江湖,“人们舞动十指,驾驭工具,双手触及之处,食物千变万化”,煎炒烹炸,刀光火影,甩钩、揉面、贴饼都透着快意潇洒。
“绝活”烹调五味,也串联出生活的万般滋味。品尝沿海滩涂红钳蟹的鲜美,离不开像朱英健等人创造的“奇门兵器”和数十年苦练的绝活,因为有双手之间的小肌肉群的精准调动,才有了餐桌上众人争抢的美味;海蜇是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凉拌食材,但其口感的留存要靠渔民连续作业不停歇,从捕捞到运输均要眼明手快,特别是分拆环节,每拆一只最多15秒,如此速度,才有了全国各地食客味蕾可探索的至臻之境。至此,观众不再是屏幕外的观赏者,而是切切实实“同自然对话,和食物共情,与时代大潮相拥共进”。
风味美食中有着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也勾勒出时代变迁的坐标。浙江宁波,荡蟹的技法正渐行渐远;江苏泰州,大炉烧饼正面临传艺的困难;江苏扬州,荔枝刀法、蓝花刀法、斩刀法带来不同的美学呈现;四川自贡,一代代厨师在古人的食谱上,留下今人的注解。古往今来,美食是寻常生活最具体的注脚。
温情之外,相比往季,《舌尖4》也别具幽默,网感十足。七年再见,解说词这样开场:“朋友,好久不见,这个久别重逢的时候,咱们必须吃点好的,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算一餐好饭?”杭州西湖醋鱼的第一个镜头竟是在狭窄的出租车里,当司机被问及“吃没吃过西湖醋鱼”时,司机先是无奈摸鼻,后又扶额苦笑,最终沉默以对。
《舌尖4》对于人文情感体验的追求不止于此,纪录片推出“都来拍舌尖”融媒体活动,第一集片尾的素材是从全国各地网友的镜头中收集而来,这些浸染人间烟火的画面中,有后厨“交响曲”,也有美食入口后溢出的满足,更有分享美食带来的感动。生活的真谛与乐趣,就藏在这些人间烟火里。
据《齐鲁晚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的变与不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2095
相关内容
老瓶装新酒,手中有绝活!《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的变与不变《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在人间烟火处,寻见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品味生活中的细腻与绝活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在美食中品味生活的哲学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人人都是高手,处处都有食神
以舌尖五味 重逢人间烟火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首播引发热议
金融推动美食盛宴:《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与建行生活携手共振
大年初六!《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開啟美食新視野
《舌尖上的中国》:在人间烟火处,寻见中国
利器·绝技·佳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器》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