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的哲学》读后记
简单快乐,是简朴生活哲学的核心价值。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简单快乐的生活哲学# #简朴生活哲学#
苍穹一粟 评论 简朴的哲学 32024-05-08 16:03:18 已编辑 福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简朴的哲学,作者埃默里斯·韦斯特科特主要根据简朴的生活来谈。第一章通过一些关键词谈了简朴的基本内涵。第二章第三章分别从道德和审慎(效用)的角度,列举了支持和反对简朴生活的种种理由。第四章说明了简朴的哲学为什么在消费社会难以推广。第五章指出挥霍度日的利与弊。第六章论述了如果节俭爆红对经济运行的两方面影响。第七章陈述了简约生活对于环保的积极作用,并且对相关反对者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尽管作者的研究涵盖正反两方,但其总体态度是认为简朴的利大于弊、简朴的哲学既古老又富有新意。
简朴的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隐含着人生思考方式。简约生活的道德意义和经济意义应当区分不同的对象和情况。道德评价本身就是十分依赖主观的意见,而经济意义则主要是从效用主义来评价的,也就是一些显见的效能、作用和便利所在。
1.简朴生活要看对象和情况
对低收入群体来说,不是生活是否简约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生存下去的问题;对中等收入人群而言,简约生活不是必需品,问题在于改善型生活和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对高收入群体来说,简约生活可能是可选项之一,这样或许可以保持克制以及改善形象。只有其他各方面富足了,才会不在意生活是否简朴(所以不能简单地要求生活简朴)。精神富有的人对物质需求有可能会降低,物质富裕的人也有可能拥抱简朴生活。
如果把简朴生活当成一种目的来看,那么这无可非议,每个人都有其选择,这种选择也是许多哲人的做法。但是,低收入群体的情况是,简朴是一种生存手段,消费降级往往是常态。生活拮据的时候很难考虑简朴生活有什么道德意义(而是考虑经济意义)。有时候为了省钱还有可能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大部分低收入群体可以说是被动地处于节俭生活,这更多地是出于经济的无奈。
综上所述,简朴生活和道德上的升华不必然关联。同理,简朴生活和幸福也不是必然关联。有的人生活简朴,可能知足常乐、内心平静了,有的人在此情况下可能依然感受不到幸福。简朴生活可以是一种追求,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简朴生活打上道德光环。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标准都是天差地别的。
2.简约生活与两种社会
在生产型社会,资本主义有一种工作伦理,这种伦理既要求人们保持勤勉工作,又要求保持克制节俭,这一工作伦理促进了各领域的生产线高速运转,将商品输送到全世界。在这一时期简朴生活仍有一定生存空间。
在消费型社会,简朴生活是消费社会的对立面,消费社会更多鼓励增长、娱乐和消费,对商品的占有使人们产生错觉,认为这种对对象的占有使人获得了该对象全部的价值,包括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当然,保持经济的循环离不开消费和扩大需求,所以作者列举了很多简朴生活在当代难以推销的论点,因为时代在变化。
但是,简约生活仍不失为一种对抗消费意识形态的有效路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符号拜物教,种种异化现象的出现,很难不归咎于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扭曲,简约生活或许可以成为人们保持适度清醒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3.简约美和生活美
该书作者较少从美学的角度论述简朴的哲学,而这恰恰是本书所忽视的。为什么少就是多,我认为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上面说到简朴不是美德的必然条件,如果不从功效主义来看,简朴其实拥有一种简约美和生活美,也就是回归宁静、平和、质朴。平平淡淡就是一种美,正如苏轼说的“平淡乃绚烂之极也”,一切的纷繁绚烂终归于平淡。此外,简朴也能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平静下来欣赏自然之美。
对简朴的哲学进行道德和功能的审视,这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目的的预设:对简朴的哲学进行道德判断,那么简朴就会附带责任和义务以及其他伦理色彩,对简朴的哲学进行效用评估,那么简朴就会附带种计较和得失以及其他实用色彩。把简朴地生活作为一种审美趣味,更能摆脱功利主义和行为伦理的视角。
文章来源:苍穹一粟微信公众号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苍穹一粟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址:《简朴的哲学》读后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6708
相关内容
简朴的哲学简朴生活背后的哲理:是追求还是放下?
读哲学书观后感
自然、简约、质朴生活哲学.doc
《生活与哲学》读后感
简朴生活读本
幸福的哲学读书笔记汇总
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哲学——谈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与品牌策略
印象极简——简单质朴的生活哲学
哲学书读后感(哲学书读后感800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