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用车小技巧 用问界和华为智能生活APP联动,真的能让出行更方便有趣
智能家居通过互联网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智能化。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互联网+生活便利#
1/6
我的用车小技巧
用问界和华为智能生活APP联动,真的能让出行更方便有趣!分享几个我常用的实用场景,希望能帮到大家~
1. 上车自动开热点
打开智慧生活APP→场景→右上角+号→添加条件和任务
建议设置一上车就自动连接蓝牙和NFC,这样开车接电话更安全方便。想加语音提醒的话,在执行任务里选"提醒和语音"→"语音播报"→"个性回复",就能自定义语音内容啦。
2. 下车自动关热点
添加条件→系统功能→蓝牙→断开指定设备(选问界M7)
添加任务→系统功能→移动网络→关闭个人热点
这样下车就自动断网,省电又安全~
3. 锁车提醒
这个场景在智慧生活里就有推荐,直接添加到我的场景就行,超方便!
4. 实时路况查询
同样可以直接用智慧生活推荐的场景,随时查看路况信息。
5. 上班一键导航
这个超实用!设置好后会自动规划路线并流转到车机,点一下就能开始导航,上班路上省心不少~
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天气预报、音乐播放等功能。我还在继续摸索更多实用场景,有什么好用的功能也欢迎分享交流哦~

26天前
相关推荐
问界尊界一炮红,智界S7哑火谜,余承东救场成功 华为造车的戏码,总能演得比谍战剧还刺激。问界M7上市首月订单破5万,尊界M9未交付先收3万定金,可轮到智界S7——这款被余承东亲自站台的纯电轿跑,发布会后却静得像被按了静音键。网友调侃:“华为这是把‘遥遥领先’的喇叭借给问界了?”#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一幕:高调起跑,意外熄火 4月的上海车展,智界S7带着华为ADS 3.0智驾和800V高压平台登场,余承东现场放出豪言:“续航855公里,比特斯拉Model S还能打!”媒体测评一片叫好,可转头销量却扑了街。首周订单刚过2000台,连问界M7的零头都够不上。问题出在哪儿?业内人士戳破窗户纸:定价尴尬了。智界S7起步价25.8万,看似合理,但低配版砍掉了激光雷达和城区智驾,被网友吐槽“买华为标送车壳”。反观隔壁小米SU7,雷军直接把智驾当标配,价格还压到21.59万起。消费者用脚投票:“华为技术是香,但钱包更诚实。”第二幕:老余的“急救包” 眼看智界S7要成“哑弹”,余承东5月初突然甩出三张王牌:全系降价2万、赠送价值2.7万的智驾包、开通全国无图NCA。这波操作直接让门店电话被打爆,单日订单飙到1500台。有销售偷偷透露:“之前库存车清不动,现在客户连展车都要抢。”但救场背后藏着华为的焦虑。今年新能源车价格战白热化,比亚迪秦L直接把混动打到9.98万,蔚来推乐道抢家庭用户。智界S7若不能快速上量,华为的“造车朋友圈”恐怕要松动——毕竟赛力斯靠着问界赚得盆满钵满,可奇瑞手里还有星纪元ES等着分蛋糕呢。第三幕:技术王牌与渠道暗战 华为的底牌从来不只是价格。6月一次OTA升级后,智界S7的自动泊车竟能识别占位地锁,抖音上一条“车自己绕开路桩”的视频点赞破百万。某汽车博主实测后承认:“华为智驾确实比小鹏NGP更敢‘抢方向盘’。”可4S店的戏码比技术更精彩。有消费者爆料,某些门店把智界S7和问界M7摆一起,销售话术清一色“买增程更省心”。知情人士解释:“卖一辆M7提成3000元,S7只有1500元。”难怪余承东要连夜开会整顿渠道,甚至放话“不卖智界的经销商扣年终奖”。尾声:华为的“车局”还能怎么玩? 眼下智界S7销量刚爬坡到月销5000台,但华为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余承东最近又放风:“下半年有MPV和轿跑新车。”网友已经开始押注:下次救场会不会直接送鸿蒙手机?这场戏最吊胃口的是——当特斯拉FSD入华、小米SUV年底交付,华为的“技术光环”还能闪多久?毕竟车主们渐渐回过味来:再牛的智驾,也得先过“性价比”这一关。
夏知栀
12小时前
鸿蒙智行陷“冰火两重天”,问界M7销量骤降三重困局 鸿蒙智行销量分化明显鸿蒙智行现在情况两极分化明显:问界M8和M9销量稳定,表现不错;但曾经月销近3万辆的问界M7,到了2025年销量大幅下滑,月销不到5000辆。而智界R7的销量更是严重下滑,成了品牌里的短板。销量持续下滑从销量曲线看,问界 M7 的表现明显下滑:2025 年 1 月还能卖到 8000 多辆,但之后一路下跌,4、5 月甚至跌破 5000 辆,5 月只卖了 4139 辆。这和它之前的高光时刻相比,差距很大,也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一、竞品压力加大:从“占优”到“硬碰”的变化问界 M7 的销量波动不是第一次。以前销量不好时,厂家曾大幅降价,靠价格优势才打开市场。但到了 2025 年,情况变了——竞争对手的产品越来越强,前后夹击,让问界 M7 压力倍增。中高端SUV市场竞争激烈从外面看,理想 L6、L7 等车型因为定位准确、配置均衡,一直在稳稳地拿下中高端 SUV 市场;从内部来说,鸿蒙智行的智界 R7 也吸引了一部分原本可能选择这些车的消费者。品牌光环褪色作为一款售价24.98万到32.98万元的中大型SUV,问界M7现在面对竞争对手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压倒性的优势,只能和对手正面硬碰硬地竞争。销量下降,是市场竞争中的自然结果。过去,“华为”这个品牌曾是问界M7最大的吸引力。但随着智能驾驶技术越来越普及,这种“独家优势”变得越来越常见,消费者的兴趣也慢慢变淡了。曾经的“光环”,现在正在慢慢褪色。产品更新缓慢影响销量作为一位汽车爱好者,我想用更简单、直接的语言来表达这段话:问界 M7 背后是赛力斯这个品牌,但它的影响力不大。多年来,它一直靠“技术”标签吸引人,但真正让消费者记住的口碑不多。当大家对“智能科技”的新鲜感过去后,光靠这些标签已经撑不起销量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华为光环消失后,M7 的销量很快就降下来了。另外,产品更新太慢也是一个问题。和鸿蒙智行旗下其他车型比如智界 S7(一年内改了三次)相比,问界 M7 的改款节奏明显跟不上。2025 年 4 月那次改款效果不佳,被很多人认为是策略上的失误。销量下滑,光环褪去鸿蒙智行可能更关注问界 M8、M9 这些销量稳定的车型,导致问界 M7 在竞争力上逐渐落后。最后:从问界 M5、M7 到智界 S7、R7,销量都在下滑,说明“华为光环”不再那么管用,光靠智能技术已经不够了。理性消费与品牌竞争现在消费者买车更理性了,不再只看一个噱头。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东西越稀有,越值钱。当一种技术变得常见了,光靠这个已经不够了。只有不断改进产品、了解用户需求,再加上长期积累的品牌实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tygre
17小时前
问界 M7 Pro 和 Max 咋选?反常识!智驾差距值 4 万,数据说话 “Pro 和 Max 到底怎么选?差 4 万值不值?” 最近不少准车主在论坛发帖求助。有人说 Pro 性价比高,有人坚持 Max 的智驾系统才是灵魂。作为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热门车型,问界 M7 的这对 “兄弟” 究竟有何区别?2025 年 7 月最新实测数据显示,Max 版在高速 NOA 场景下的接管率仅为 Pro 版的 1/5,而 Pro 版在空间灵活性上更胜一筹。今天结合 300 + 车主反馈和专业测评,教你看透两者的真实差距。反常识观点:4 万元差价 = 智驾 + 底盘 + 舒适性三重升级,并非智商税问界 M7 Pro 与 Max 的核心差异集中在智能驾驶、底盘调校和舒适性配置三大维度。以五座后驱版为例,Pro 售价 24.98 万,Max 售价 28.98 万,差价 4 万元背后是硬件与体验的全面提升。一、智能驾驶:从能用向好用的跨越解决方案:高速通勤族:Pro 版足够应对日常需求,省下的 4 万可加装充电桩;科技尝鲜党:Max 版的城区 NOA 在重庆、上海等 8D 城市表现惊艳,实测避障成功率 98%。二、底盘与操控:从代步到驾控的升级Max 版独家配备 CDC 连续可变阻尼悬架,可根据路况实时调整悬架硬度。在懂车帝实测中,Max 通过减速带时的车身震动幅度比 Pro 降低 32%,高速过弯侧倾减少 18%。配合华为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Max 的四驱版零百加速 4.8 秒,比 Pro 四驱版快 0.1 秒,且电耗降低 2.3%。解决方案:家庭用户:Pro 的麦弗逊前悬更注重舒适性,适合日常代步;性能玩家:Max 的 CDC 悬架 + 四驱系统在山路驾驶中更具乐趣,建议试驾体验。三、舒适性配置:细节决定体验上限Max 版新增的豪华配置包括:舒云座椅:10 层复合结构,支撑性提升 29%,长途驾驶腰部疲劳感降低 40%;双层夹胶玻璃:高速风噪降低 15 分贝,车内静谧性媲美 50 万级豪华 SUV;HUD 抬头显示:导航信息直接投射在前挡风玻璃,减少视线转移风险。解决方案:务实派:Pro 的基础配置已足够,HUD 等功能可后期加装;品质控:Max 的隔音和座椅舒适性在实测中获得 90% 用户好评。四、空间与灵活性:取舍之间见真章Pro 版五座版后备箱容积 686L,可同时容纳 12 个 20 英寸行李箱,后排座椅放倒后纵深达 2051mm,可形成 1619L 超大空间。Max 版六座版虽提供零重力座椅,但后备箱容积仅 188L,适合多孩家庭;五座版空间与 Pro 相当,但多出电动吸合门等配置。解决方案:单身 / 小家庭:Pro 五座版空间灵活,性价比更高;多孩家庭:Max 六座版的零重力座椅能提升长途出行舒适度,但需接受后备箱缩水。问界 M7 Pro 与 Max 的选择本质是 “够用” 与 “好用” 的博弈。Pro 适合追求性价比的务实用户,Max 则是科技爱好者和品质控的优选。你或身边朋友更看重智驾功能还是空间灵活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购车逻辑!觉得这篇对比能帮你省下 4 万元,赶紧转发给正在选车的朋友 —— 关键时候,一个配置差异可能决定用车体验。#华为车问界m9#
科创先锋号
13小时前
问界M7为啥卖爆 车主亲测3大优点 看完我也想买了 最近汽车圈里,要说哪个车最火,问界M7绝对算一个。不少人可能都纳闷,这车好像是一夜之间就火起来的,到处都能听到有人在讨论,甚至身边真有朋友或者邻居提了车。看新闻说新款上市没多久,订单量就跟坐了火箭一样往上冲,工厂加班加点都快忙不过来了。这就让人好奇了,市场上那么多车,为什么偏偏是它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饽饽”?这背后肯定不只是运气好那么简单,咱们今天就来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车到底是用什么本事,让这么多中国家庭心甘情愿地掏了钱。首先得说的,也是最打动人的一点,就是它对中国家庭需求的理解,实在是太到位了。中国人买车,尤其是给家里买车,图的是什么?宽敞、舒服、能装,能照顾到一家老小。问界M7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把功课做到了家。这车往那一停,长度超过五米,宽度接近两米,整个一“大家伙”,光是看着就觉得有安全感。但光大还不够,得看里面是不是真的好用。很多车看着大,但空间利用得不好,坐进去还是觉得憋屈。M7不一样,它把空间玩明白了。就拿它的五座版来说,很多人都说那是“大五座”,后排座椅放倒之后,整个后备箱能形成一个将近两米长、一米多宽的纯平空间。这是什么概念?别说搬家拉货了,周末带孩子去郊外露营,直接在车里铺上个垫子就是一张舒服的双人床,孩子在里面打滚都行。以前开小车,后备箱塞得满满当登,车里人挤人,现在是装备放得妥妥当当,人还能舒舒服服地躺下休息,这种体验的提升是革命性的。除了五座,它还有六座版,专门为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准备。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座位,中间留出了一条通道。这样一来,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要去第三排,直接从中间走过去就行,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费劲地把第二排座椅翻起来,然后人再狼狈地钻进去。这种设计,看着简单,但真正用起来,你才能体会到它对家庭成员那种细致的关怀。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座位,更是提供了一种体面和便利。可以说,问界M7卖的不是一辆冷冰冰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能让全家人都感到舒适和被尊重的“移动的家”。如果说空间是它的硬实力,那车里的智能化体验就是它征服年轻人的软实力,而这背后的功臣,就是华为。现在的新车,谁家没块大屏幕?但屏幕大不代表好用,很多车的车机系统,反应慢、操作复杂,用起来还不如直接用手机支架。问界M7搭载的鸿蒙智能座舱,直接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它的操作体验,就跟你用华为手机一模一样,流畅、丝滑,指哪打哪,没有任何延迟。而且它的生态互联功能特别强大。你用着华为手机,一上车,手机上正在听的歌、正在看的导航,可以无缝地转到车机大屏幕上,连一下都不用点。全家出游的时候,后排的孩子可以用平板连上车机,看自己的动画片,前排的大人听自己的音乐,互不干扰,各得其乐。这种体验,让汽车真正成为了智能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铁盒子。更厉害的,是华为那套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很多车主都说,自从换了M7,跑高速长途简直成了一种享受。打开辅助驾驶功能,车辆就能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自己稳稳地在车道中间行驶,根据前面的车流自动加减速,甚至还能在合适的时机自己打灯、变道、超车。驾驶员需要做的,就是手轻轻扶着方向盘,观察一下路况就行。过去开几个小时长途下来腰酸背痛、精神紧张,现在变得非常轻松。而且这套系统不怎么挑路,在全国大部分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都能用,这就让这项高科技变得非常实用,而不是一个只能在特定路段炫耀的“花瓶”功能。这种科技带来的安全感和便利性,是实实在在的。解决了空间和智能,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续航问题了。很多人想买新能源车,就是怕跑长途麻烦,担心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或者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突然没电了。问界M7用的是增程式技术,通俗点说,它既能当纯电车开,也随时能烧油发电。它本身带的电池,充满电能跑二百多公里,这个续航对于绝大多数人在城市里上下班、接送孩子来说,是绰绰有余了,完全可以当纯电车用,用车成本非常低。如果要去跑长途,那也完全不用担心。电池电量低了,车里的发电机就会自动启动,烧油来发电,让你继续开。整个过程你几乎感觉不到,车开起来还是电机驱动的那种安静和平顺。油箱加满、电池充满,它总共能跑一千三百多公里,相当于从北京一口气开到上海都还有富余。这种“可油可电”的模式,让你既能享受到电车日常使用的经济和舒适,又完全没有了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解决方案。最后,也是让很多车主感到特别踏实的一点,就是它的售后服务。买车是一锤子买卖,但用车是个长期的过程,后续服务跟不跟得上,直接影响用车体验。问界在这方面做得确实让人没话说。网上流传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车主在青海的无人区里遇到了困难,车子动不了了。在那种地方,叫个普通的拖车都难。结果他联系了厂家之后,厂家连夜派了专门的救援车,跑了上千公里进去把他和车都给拖了出来,一直送回城里修好。这种不计成本的救援,给车主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一种“无论我开到哪里,背后都有人”的强大安全感。而且,这种救援服务还能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使用,这种格局和担当,确实在行业里不多见。再加上全国几百家维修网点,平时有点小毛病也能很快得到解决,这就让车主买得放心,用得也安心。所以说,问界M7能卖得这么好,真不是偶然。它没有去追求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而是踏踏实实地去研究中国家庭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车。它用超大的空间解决了“装得下”的问题,用华为的智能科技解决了“用得爽”的问题,用增程技术解决了“跑得远”的焦虑,再用贴心的服务解决了“靠得住”的担忧。它把每一个点都踩在了用户的需求上,最终组合成了一款让大多数家庭都难以拒绝的产品。
修车厂蹲点实录
18小时前
震撼发布!换代问界M7定价28万起,6座SUV市场迎降价风暴! 如果换代问界M7定价28万起售,确实可能对6座SUV市场产生显著影响,甚至引发部分竞品降价。以下从多个方面分析这一可能性:一、问界M7的竞争力升级1. 价格与配置的双重优势从历史价格看,老款问界M7的6座版本最初售价为26.98万起,而换代后的M7若定价28万起,看似价格略有上调,但结合其配置升级(如全系标配激光雷达、CLTC纯电续航提升至605km),实际性价比显著增强。相比之下,领克900起售价28.99万,魏牌蓝山起售价29.98万,M7的定价直接切入这一价格带,形成错位竞争。2. 华为品牌与技术赋能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和ADS 2.0智驾系统是问界M7的核心竞争力。激光雷达的标配使得M7在智能驾驶硬件上与问界M9看齐,这对注重科技配置的消费者具有强吸引力。此外,华为的生态整合能力(如鸿蒙座舱)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形成差异化优势。二、竞品市场的连锁反应1. 直接竞品的价格压力◦ 领克900:目前领克900的起售价为28.99万,但部分地区优惠后已降至28万以下。若M7定价28万起,领克可能需要进一步降价或增加配置(如免费赠送NOA辅助驾驶功能)以保持竞争力。◦ 魏牌蓝山:蓝山近期已出现大幅降价,2025款Max版优惠后27.37万,而Ultra版优惠后27.98万。M7的定价可能迫使蓝山进一步调整价格,或通过升级智能配置(如增加激光雷达)来应对。◦ 理想L7:理想L7在南阳地区优惠后最低28.48万,与M7的28万起接近。理想可能需要通过增强家庭场景化配置(如后排娱乐屏、车载冰箱)来巩固用户粘性。2. 潜在市场的价格传导30万元以上的高端六座SUV市场已趋于红海,而M7的定价可能加剧这一竞争。例如,问界M8(36.98万起)和理想L9(40.98万起)可能通过降价或推出低配版本来应对M7的冲击。此外,20万元级市场的车型(如零跑C16、深蓝S09)虽与M7定位不同,但价格下探可能分流部分预算有限的消费者,间接促使高端车型降价。三、市场供需与消费者行为1. 供需关系的变化2025年六座SUV市场预计迎来新车上市潮,尤其是20万元级车型可能成为蓝海。而30万元以上市场因竞品密集,竞争加剧。M7的定价可能加速高端市场的洗牌,迫使部分品牌通过降价清库存,为新车让路。2. 消费者需求的转移家庭用户对六座SUV的需求集中在空间、科技配置和性价比。M7的激光雷达、长续航和华为标签可能吸引原本考虑理想、领克的消费者,导致这些品牌不得不调整策略。例如,理想L7的优惠幅度扩大,可能就是应对M7竞争的前奏。四、车企的应对策略1. 价格调整与权益加码除直接降价外,车企可能通过增加购车权益(如免费赠送高阶智驾功能、延长质保)来变相降价。例如,魏牌蓝山在降价的同时赠送电视和区域补贴,领克900提供置换补贴和保险减免。2. 产品力升级与差异化部分品牌可能选择通过技术升级而非降价来应对竞争。例如,小鹏G9虽无六座版本,但计划推出增程版G01(25万起),以覆盖更广泛的市场;比亚迪唐L、吉利银河M9等新车则可能通过优化空间和智能配置来争夺份额。五、历史案例与行业趋势1. 问界M7的市场影响力老款M7在2024年通过降价和配置升级,曾实现月销过万,显示器市场号召力。换代后的M7若延续这一策略,可能再次引发市场震动。2.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延续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已通过降价抢占份额。M7的定价可能成为新一轮价格战的导火索,尤其是在30万元级六座SUV领域。结论换代问界M7定价28万起售,凭借华为品牌、技术升级和性价比优势,极有可能对6座SUV市场产生“鲶鱼效应”。直接竞品如领克900、魏牌蓝山等可能通过降价或权益加码应对,而高端市场的理想L9、问界M8等车型也可能调整策略。消费者将受益于更丰富的选择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但需关注车企的后续动作,尤其是智能配置升级和服务权益的变化。
宙斯2024
14小时前
问界M7养车成本解析:月均5000元,普通家庭能否轻松承担? 作为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中大型增程式SUV,问界M7凭借鸿蒙智能座舱、ADS 2.0智驾系统及超1300公里综合续航,成为20万-30万元级市场的热门车型。但“买得起车,养得起车吗?”仍是许多消费者的核心顾虑。本文将从购车成本、保险费用、维护开支、能源消耗四大维度,结合真实用户数据,解析普通人养这款车的经济压力。一、购车成本:首付与贷款的平衡术问界M7基础版厂商指导价24.98万元,叠加区域补贴后实际入手价约24.18万元。若选择贷款购车,以首付30%(约7.25万元)、5年期贷款为例,按当前4.9%的利率计算,月供约3200元。这一数字已接近许多家庭房贷的月供压力,但若选择更长的贷款期限或更高的首付比例,月供可进一步降低至2500元以内。二、保险费用:首年7500元,逐年递减保险是养车成本的“硬支出”。以2024款Pro五座后驱智驾版为例,首年保费包含交强险(1100元)、车损险(约4500元,按保额28.98万元计算)、第三者责任险200万(2133元),合计约7500元。若三年无出险,次年保费可打9折(约6750元),第三年打8折(约6000元),年均保险成本约6300元。三、维护成本:年均2600元,首保免费问界M7的保养周期为1年或1万公里,首保免费。常规保养项目包括更换机油、机滤、空调滤芯等,年均费用约2600元。例如,3万公里时需更换制动液(约700元),6万公里时需更换火花塞、冷却液等(约900元)。相较于同级别燃油车(年均保养费用约4000元),增程式结构的问界M7在维护成本上更具优势。四、能源成本:每公里0.4元,用电为主更省钱问界M7支持纯电/混动双模式,CLTC纯电续航210-240公里,综合续航超1300公里。以年均行驶2万公里为例,假设80%里程用电(0.5元/度)、20%里程用油(95号汽油8.1元/升),官方数据显示百公里油耗7.4L、电耗22.3kWh,则年能源费用约5127元(电费1427元+油费3700元),每公里成本约0.26元。若用户以家用充电为主(0.5元/度),成本可进一步降至0.2元/公里以下。五、其他费用:停车、洗车等隐性开支除上述显性成本外,停车费、洗车费等隐性开支也需纳入考量。以一线城市上海为例,家庭停车费每月约150元(小区)+400元(公司)=550元,年停车费约6600元;洗车每次40元,年预留500元;车上用品(如脚垫、行车记录仪)年预留1000元。这三项合计年支出约8100元,月均约675元。六、综合成本:月均5000元,普通家庭能否承受?将购车月供、保险、维护、能源、其他费用相加,问界M7的年均养车成本约61727元,月均约5144元。对于一般家庭而言,若月收入在1.5万-3万元之间,且无其他大额支出(如房贷),则养车压力可控。但若收入接近或低于1.5万元,或存在房贷、教育等支出,则可能面临较大压力。七、降本建议:选低配、长贷款、多用纯电选择低配版本:五座版较六座版便宜2-3万元,Pro后驱版(24.98万元)性价比高于Ultra四驱版(28.98万元)。延长贷款期限:将贷款期限从3年延长至5年,月供可降低至2500元以内。多用纯电模式:家用充电成本仅0.5元/度,每公里成本低至0.1元,远低于燃油车。购买保险时货比三家:不同保险公司对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的报价差异可达数百元,可通过对比选择最优方案。问界M7的养车成本在20万-30万元级SUV中处于中等水平,月均5000元的开支对普通家庭而言并非不可承受,但需合理规划购车预算与日常使用习惯。若用户追求智能化体验与长续航,且能接受每月5000元左右的养车支出,问界M7仍是一款值得考虑的车型。
林林说车
19小时前
上有问界下有领克!L9销量告急,李想这次真坐不住了! 最近车圈的热闹,不亚于一场武林大会。上有问界下有领克,中间夹着理想L9,这一幕简直像极了“三英战吕布”。只不过,这次被围攻的“吕布”,是李想和他的理想汽车。事情要从今年第二季度说起。当时理想L9的销量还稳坐中大型SUV市场的头把交椅,风头无两。但好景不长,随着问界M7 Pro和领克08 EM-P接连上市,市场格局迅速生变。特别是问界那边,靠着华为的流量加持,一上来就玩起了“价格屠夫”的套路,直接把理想L9拉进了混战局。这还不算完。领克这边也不甘示弱,主打一个“技术流”,08 EM-P用上了插电混动+双电机四驱,续航、动力、智能化一应俱全,价格还比L9低了个小台阶。更狠的是,领克还在社交媒体上频频放出车主实测视频,什么满载爬坡、高速巡航、低温续航,样样都打到了L9的软肋上。#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李想也不是吃素的。眼看着销量下滑,他亲自下场,在微博上连发三条动态,强调L9的“家庭用车基因”和“空间舒适性”。可网友似乎并不买账,评论区里一片“性价比不够看”“配置落后一代”的声音。更有知乎网友调侃:“以前是‘上有宝马下有奔驰’,现在变成‘上有问界下有领克’,理想这是真成夹心饼干了。”其实从产品定位来看,L9主打的是“奶爸车”路线,宽敞的空间和豪华的内饰确实吸引了不少中产家庭。但在新能源赛道越来越卷的今天,光靠“大沙发+冰箱”已经撑不起消费者的期待。特别是年轻群体,他们更看重智能驾驶、OTA升级、充电效率这些硬核指标。而恰恰在这些方面,问界和领克都有不小的突破。比如问界M7 Pro搭载的HUAWEI HiCar系统,不仅语音识别准确率高,还能实现跨设备互联,手机一靠近就能自动同步导航信息。而领克08 EM-P则在底盘调校上下足了功夫,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结构,配上空气悬架,操控感直接对标百万级SUV。反观理想L9,虽然也配备了辅助驾驶系统,但更新频率明显慢了一拍。不少车主反映,系统偶尔还会出现误判车道线的情况。而在充电效率方面,L9的快充速度也被同级别车型甩开了一截。有网友做过实测:从30%到80%,L9需要45分钟,而问界M7 Pro只要38分钟。当然,也不能说理想L9就彻底输了。毕竟它的品牌口碑和用户基础还是摆在那里的。但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会横向对比、反复权衡。一旦哪项体验跟不上节奏,随时可能“脱粉”。李想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最近几天,理想汽车内部开始传出“即将推出2024款L9”的消息,据说会在智能座舱和电池管理系统上做重点升级。如果属实,这波调整或许能帮理想扳回一城。但如果只是小修小补,恐怕很难真正扭转局面。说到底,这场“上有问界下有领克”的夹击战,本质上是新能源车市进入白热化竞争的一个缩影。谁能在技术迭代、用户体验和价格策略上做到极致,谁就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至于李想能不能坐得住,还得看接下来几个月的市场反馈。不过话说回来,你要是准备换车,你会选L9,还是问界M7 Pro,又或者领克08 EM-P?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顾南星
15小时前
问界又一爆款SUV曝光:纯电续航或突破300公里,这设计爱了 7月5日消息,问界M9和M8在50万和40万级市场表现强劲,但问界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全新一代M7的谍照和效果图已在网络上掀起热议,这款瞄准30万级SUV市场的重磅新车,正带着彻底改头换面的姿态向我们驶来,目标直指该价位的“销冠”宝座!彻底换脸,家族设计上身从曝光的谍照和博主绘制的高清效果图来看,全新M7终于告别了现款的“中庸”形象,拥抱问界最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效果图清晰显示:前脸焕新: 大面积封闭式前脸搭配下方进气格栅,科技感与实用兼具。头灯组轮廓酷似旗舰M9的“船桨”造型,但细节更收敛,上半部分为辅助功能灯区,下半部分是主照明灯,辨识度直接拉满。侧面进化: 线条更流畅舒展,采用了与M8相似的半隐藏式门把手,兼顾科技感与冬季使用的便利性。尾部简约: 贯穿式尾灯依旧保留,但预计会取消M8/M9上的像素灯组,配合左右贯穿的镀铬饰条,整体风格趋向简洁大气。尺寸大跃进,空间值得期待现款M7(轴距2820mm)被吐槽的空间短板,在新车上将迎来质的飞跃!根据信息,全新M7的车长预计将达到5.1米左右,轴距更是有望跃升至3米级。这意味着:内部空间将获得巨大释放, 尤其是第二排和后备箱空间。预计将同时提供大五座和六座版本,满足不同家庭需求。六座版的“零重力座椅”这一核心舒适性配置将得到保留,长途旅行的舒适性有保障。智能驾驶方案成价格关键,激光雷达谜团待解谍照中一个关键细节引发了广泛讨论:曝光的测试车车顶并未配备激光雷达。 这强烈暗示:全新M7将提供以视觉感知为主的ADS SE智能辅助驾驶方案作为入门或主力配置。高阶的乾崑ADS系统(依赖车顶192线激光雷达)可能仅出现在高配或选装包中(效果图展示了带激光雷达的版本,说明方案或有不同配置)。翼子板两侧摄像头清晰可见,尾部预计也会放置固态激光雷达(方案类似M8),为不同配置的智驾能力提供硬件基础。内饰配置向高端看齐,舒适科技两手抓座舱内部,全新M7也将向M8/M9看齐,提升豪华感和科技感:“冰箱彩电”有望上车: 效果图暗示新车可能配备压缩机冰箱,炎炎夏日随时享受冰饮不再是梦。甚至投影幕布也可能出现在配置单中,打造移动影音空间。华为智能座舱加持: 鸿蒙系统的流畅体验和丰富生态,依然是问界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动力稳中有升,续航更给力动力系统预计延续问界成熟的增程路线:1.5T四缸增程器 + 华为电机组成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兼顾动力与燃油经济性。或将全系切换磷酸铁锂电池组,成本控制和安全性更优。CLTC纯电续航里程有望轻松突破300公里,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作纯电车使用。价格悬念:填补断层,是涨是稳?现款M7售价区间:24.98 - 32.98万元;M8售价区间:35.98 - 44.98万元。 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3万元价格断层。面对尺寸、设计、配置的全面升级,全新M7的价格策略成为最大看点:1. “加量不加价”策略: 入门版维持24.98万左右起售,利用规模效应和电池降本消化升级成本,依靠配置梯度区分高低配,直接冲击30万内市场销冠。可能性:★★★☆(三星半)2. “小幅提升,填补空白”策略: 起售价适度上调(如26-27万起),主销车型价格带覆盖27-35万区间,正好填补现款M7顶配与M8入门版之间的3万元断层,与M8形成更紧密衔接。可能性:★★★★(四星)核心逻辑:巨大的产品力提升(尤其是尺寸空间跃升)提供了涨价基础。直接定位30万级核心战场,避免与自家M8产生内耗,同时更好地与理想L6/L7等强劲对手展开角逐。总结:30万级SUV市场即将迎来“王炸”?问界全新M7的蜕变是显而易见的:更家族化、更精致的设计,大幅跃升的尺寸和空间,向旗舰看齐的舒适科技配置,以及有望优化的续航表现。 它不再仅仅是M5的放大版,而是真正具备了在30万级主流SUV市场(直面理想L系列、小鹏G9、特斯拉Model Y等)拼杀的核心实力。激光雷达的配置策略(是否全系可选或仅高配)和最终定价,将是决定其能否复制M9/M8成功、甚至超越现款成为“30万级销冠”的关键。如果问界能在激烈竞争中给出一个“加量少加价”甚至“加量不加价”的惊喜,这款脱胎换骨的全新M7,极有可能成为问界家族的下一个“爆款”引擎!它的到来,注定会让这个夏天的新能源SUV战场更加火热。注意:所有信息均来官方资料、网络公开报道、科技媒体评测,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管理员更改删除!#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高科技爱好者
22小时前
1条路逼死自己?问界领克疯狂围剿,理想L9绝地反击! 理想L9这一战,真有点像武侠小说里主角被逼到悬崖边,一跃而起反手一刀的剧情。谁也没想到,在问界、领克联手围剿下,它竟然还能杀出一条血路,硬生生把局势扳了回来。最近车圈动静不小,理想L9刚推出升级版,就被问界M7和领克09 EM-P夹击,价格战打得那叫一个激烈。问界这边一口气降了五万,领克也不含糊,直接打出“油电同价”的口号,看起来是要把理想L9摁死在30万这个价位段上。当时很多人觉得,理想这回怕是翻不过身来了。可结果呢?市场反应比预期来得更猛。理想L9不仅没被打趴下,反而销量节节攀升,5月份交付量直接突破万台大关。有人说这是品牌效应,也有人说是产品力过硬。但你仔细一看,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先看技术层面。理想L9用的是增程式动力系统,简单点说就是用电跑,油发电。这种设计在城市通勤场景下特别吃香,续航焦虑小,充电频率低。相比之下,问界的华为DriveONE纯电平台虽然性能强劲,但在长途出行时还是容易暴露短板。领克那边虽然是插混路线,但电池容量偏小,高速工况下油耗表现就不那么友好。再说智能化这块儿。理想L9的中控屏+副驾娱乐屏+后排双屏四屏联动,几乎是全家出游的标配配置。语音助手识别率高,响应快,小孩一句“我想看电影”,系统立马就能切到儿童模式。问界那边虽然也有鸿蒙生态加持,但实际体验下来,部分功能还需要手动切换,不如理想L9那种“你说我懂”的默契感。领克倒是做了不少本地化优化,比如方言识别做得不错,但整体交互逻辑还有待打磨。再来看价格策略。问界这次降价确实狠,但问题在于——消费者不是傻子。降价太快,反而让人怀疑产品保值率。有车主刚提车一个月,转头二手平台上就掉价三万,这谁受得了?领克虽然没有大幅调价,但终端优惠力度也不小,可惜品牌认知度还没完全打开,很多人还是愿意多花几万买个安心。理想L9则稳扎稳打,既没有盲目降价,也没有过度营销,靠口碑慢慢积攒用户信任。说到用户口碑,不得不提它的空间设计。理想L9号称“移动客厅”,后排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加热+按摩,加上超长轴距,坐进去真的像坐在沙发上一样。很多家庭用户试过一次就再也回不去了。问界虽然也在强调舒适性,但后排腿部空间略逊一筹;领克虽说座椅支撑性不错,但整体调性偏运动,家用氛围稍弱。当然,理想L9也不是完全没有压力。问界背靠华为,渠道下沉速度快,三四线城市的门店覆盖率已经远超理想。领克则是吉利的老牌高端品牌,供应链稳定,售后体系成熟。这两家都不是省油的灯。#夏季图文激励计划#但从目前走势来看,理想L9这场反击战打得漂亮。它没有被对手的价格战带乱节奏,而是坚持自己的产品定位和用户体验,最终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这也给其他新能源车企提了个醒:价格战可以短期冲量,但真正留住用户的,永远是产品本身的价值。现在的问题是,这场混战还会持续多久?问界会不会再次调整战略?领克有没有可能祭出杀手锏?理想又是否能守住现有的优势?你觉得呢?这场“三国杀”最后谁能笑到最后?
顾南星
15小时前
问界又一爆款SUV将至!全新M7谍照曝光 江南都市报江南都市报由江西日报社主办主管,是中国报业30强,具有强大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主流媒体。“关注都市,关心百姓”,江南都市报全力深耕城市,贴近群众,认真唱响主旋律,激情为民“鼓与呼”,是江西走向全国的一张“文化名片”。89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快科技7月5日消息,问界M9和M8分别包揽了50万和40万级的销管,但还没完,全新M7已经在路上了,且有望成为30万价位的销冠!全新M7将彻底改头换面,同时基于全新平台打造,补足现款的短板,从网络上曝光的谍照看,该车将采用类似问界M8的设计语言,拥有半隐藏式门把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曝光的谍照并未配备车顶激光雷达,代表着M7将提供以视觉为主的ADS SE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同时也代表着它的价格或许有惊喜。日前有博主绘制了全新M7的效果图,可以看到新M7延续了家族化的设计语言,车头大面积为封闭状,下方保留有进气格栅,头灯轮廓类似M9的船桨,但机盖开口轮廓比M9小很多,下半部分是主照明灯,上半部分是辅助功能灯区。车顶依旧布置有一颗华为192线激光雷达,这是乾崑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核心部件之一,同时在翼子板两侧布局有摄像头,预计该车也将配备固态激光雷达,方案应该和M8类似,被放在了尾部。侧面基本延续了M8的设计风格,提供半隐藏式门把手,当然其尺寸定然没有M8那么大,预计长度在5.1米左右,轴距达到3米级,相较于现款的2.8米提升明显。来源:江南都市报综合快科技值班编辑:严佳成校对:张竹影值班主任:周艳华值班编委:游静更多新闻
江南都市报
1天前
数据加载中……
网址:我的用车小技巧 用问界和华为智能生活APP联动,真的能让出行更方便有趣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36998
相关内容
鸿蒙智行App上架华为应用市场,全新智能出行体验一触即达汽车生活新助手:智能应用app,让出行更便捷
从问界到智界,华为解析智慧出行技术解决方案
车联网 让出行更快乐(生活范儿·智能新生活)
华为智慧生活APP的智能生活联动有多广
慧停车:智能停车新境界,让出行更智能
华为智慧生活APP智能联动你的生活
体验科技新生活,智能电车让出行更便捷!
3658用户app:让生活更便捷的智能助手
5款智能物联APP,让生活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