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5-07-08 16:44

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音乐教学乐趣#

【摘要】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不仅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更要注重“做与学”。通过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在音乐中感悟生活,促进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及创造能力。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音乐;音乐教学

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生活与教育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在中国,生活教育派的代表人物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成为教育”,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也应该与生活教育思想相结合,音乐教学的内容可以向社会延伸,让生活化的内容进入音乐课堂,使生活内容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搭建起联系,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升音乐素养和审美的能力。

一、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在杜威教育思想基础上的升华。这个思想主要是:“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社会即是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体现。生活教育思想是一种不断改进变化,在探究有中国民族特色教育的思想,体现立足于中国国情,去找寻属于自己的道路。不管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手脑齐用、在劳动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分离、课本与生活脱节、体力与脑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对,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二、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音乐中的运用

音乐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良好的音乐教育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磨炼有好的作用。我们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起来, 多看一些音乐教育教学的理论,关注时下最新的教学理念,来优化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并与 21 世纪相接轨,紧随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为培养五育少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另外在《音乐课程标准》也有指出,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是在我们音乐的课堂上,还在我们的的生活中,音乐确实无处不在,音乐是社会生活

的补充,为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运用生活中的经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老师可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趣味性的原则,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1、运用生活经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生活教育”理念是提倡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学生一边学习一边体验生活, 所以说生活化场景的创设也是开展生活教育的重点,就小学生来说,专业音乐理论的学习,学生其实是很难接受的,所以老师在教授歌曲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例如,在学习《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劳动的快乐,可以让学生回家洗碗,叠被子,扫地,擦桌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当学生对这些劳动有了一定的体验后,他们再来学唱这首歌曲时,他们的感受肯定会有所不同,学生不需要过多思考歌曲中演唱的内容, 因为学生都已经有所实践,有所体验,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演唱兴趣。

2、运用生活经验突破学生音乐学习的重难点

在音乐课堂中,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包含着许多深奥的内容,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果单纯靠老师的讲解,学生可能不太能理解,但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难点,可能会使他们失去音乐学习的乐趣,使他们的信心遭受打击, 同时也遏制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假如可以借鉴学生生活方面的经验,就有可能在一定层面上帮助他们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音乐学习的效率,有效地突破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重难点。例如我在教授三年级《春天的小河》这首歌曲时,学生在课堂中不容易唱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看一看春天的美景,美物,从生活中引导学生对春天、对生活产生一种热爱的感情,在来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就完全可以从内心唱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了。

3、运用生活经验丰富歌曲的情感表现

在歌唱学习中,对歌曲情感的处理非常不容易,往往在很多时候,学生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只是停留在“唱对了”和“唱会了”的层面,根本达不到会唱了的层面,因为是小学生年龄小的原因,对歌曲所带的情感常常容易忽略掉,使歌曲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唱对了的阶段,只是把歌曲的节奏音准唱对了,缺少对歌曲的表现力,所以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其进行启发教学,使学生对所学

歌曲的情感有所体演,从而在演唱的时候能把它表现出来,例如在教授二年级

《小雪花》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看雪景,打雪仗,体验冬天的生活,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记录下雪的情况,让学生获得雪花“晶莹剔透”“亮闪闪” “美丽”等情感体验,在演唱歌词中就可以抒发情感的体验了。

4、运用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在音乐学习中,仅仅靠课堂中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踏入社会去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去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这样的日子里,学生可以演唱一些关于感恩父母的歌曲, 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声乐技能,从歌词中获得育人的目的,在教授乐曲《小狗圆舞曲》时,提问“听到些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找寻问题答案,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联想到小狗在玩耍时的场景,以及玩累了在休息的情境,在教授歌曲《打麦号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有没有打过麦子,到田地里去劳动过,通过学习这一课,让学生知道靖江人民在打麦子的时候,可以喊着号子,去打麦子,使得劳动更加的有干劲,这样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5、运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学习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音乐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音乐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不可或缺,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在音乐中体味生活,培养他们主动去学习音乐,并以生活为基础进行音乐的创造行为,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创编能力的,孩子的很多思想都来源于平常的生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以生活经验参与创编活动,例如,在教唱歌曲《美丽的黄昏》时,可以根据歌词当中的叮咚叮咚,引发学生联想到小闹钟的声音效果,可以让学生结合小闹钟的声音进行歌曲的二次旋律的创编,就可以变成了简单的二声部歌曲,让学生分组合作演唱, 最终的演唱效果肯定要比单声部的演唱要好听,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例如在学唱《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曲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可以编排一个简单的孔雀舞表现音乐,让一部分学生演唱歌词,另一部分学生跳简单的孔雀舞,效果肯定不会差。

二、总结

“生活教育”思想在现今的音乐教育教学中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加入“生活教育”思想,可以提炼生活中的素材,使得音乐教学更具生活

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编创性,利用生活中的经验、体验,辅助学生学习音乐专业知识,突破学习重难点,配合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我们要摈弃老旧的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进行音乐教育教学,将书上的专业知识转变成与生活密切

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生活教育思想真正为学生所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 年 9 月第 1 版

2、生活教育.2021 年 2 月.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3、中国陶行知研究. 2020 年第 01 期. 陶行知教育基金会

【推荐意见】

该篇论文介绍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总体语言表达清晰,部分用词不准确的问题,论述部分较为简单,缺乏深入分析。建议增加对研究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同时增加文献综述部分,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

作者:陈豪豪

网址: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3921

相关内容

愉快教育理念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海梅: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快乐教育理念 邹维
快乐学习理念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运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