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如何用好线上心理咨询这把“双刃剑”|6点伦理规范
心理咨询的伦理实践:遵循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心理健康咨询师#
本文字数4200+|阅读预计需要11min
疫情期间,由于区域管制、居家隔离等因素,咨询师和来访者难以在线下见面,这使得线上心理咨询逐渐成为了新常态。
线上心理咨询对时间、地点的要求更为灵活,可以有效提高心理服务的效率。此外,也可以免去来访者的长时间通勤,和与公共交通工具的接触。
线上咨询的“远程”属性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存在一些担忧。有的来访者担心,线上心理咨询会泄露自己的隐私;有的来访者担心,咨询师的专业技能无法在线上心理咨询中发挥出来,咨询效果不佳。
其实不仅是来访者,部分咨询师对线上心理咨询也有顾虑。有的咨询师明确表示自己不接线上心理咨询的个案,有的咨询师则是在疫情期间无法开展线下工作,才疑窦重重地转战线上。
线上心理咨询的有效性如何?有哪些优势和局限?在线上咨询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们来聊聊。
图源:pexels
疫情之下,大众对于线上心理咨询的需求增加
疫情下,伴随着区域管控、隔离、失业等不确定因素,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在新冠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社会隔离造成的孤独,丧亲带来的悲伤,以及对于收入下降的担忧,构成了焦虑和抑郁的主要因素。新冠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病毒本身。
遗憾的是,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同时,线下心理咨询却不得不停滞。由于居家隔离等因素,仍有太多人无法获得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在此期间,减少人与人直接接触的 线上心理咨询,成为了来访者的理想选择。 线上心理咨询有以下优势:
1、便利性
与线下面对面的心理咨询相比,线上心理咨询可以灵活协调来访者和咨询师的预约时间及地点,减少时间以及金钱成本。
对来访者而言,线上心理咨询不再需要长时间的通勤,对于因身体状况不佳无法离开家、疫情期间被封控或隔离、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来访者,线上咨询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优质心理服务的选择。对咨询师而言,线上心理咨询 可以使工作地点更加灵活,拓宽来访者的范围, 咨询时间也能安排得更加紧凑。
2、有效性
一项关于线上心理服务的元分析(Varker et al., 2019)进行了24 项随机对照试验, 比较了线上心理服务与传统面对面治疗对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疗效。结果表明, 电话和视频电话会议干预措施的效果与面对面治疗相当。
线上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是切实有效的,尤其在治疗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治疗效果与传统面对面心理咨询效果一致。
图源:pinterest
线上心理咨询的局限
随着线上心理咨询需求增多,许多咨询师开始使用这种形式为来访者提供支持。咨询师有责任了解线上心理咨询的局限性,尽量避免对咨询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1、难以获得来访者的非言语信息
线上心理咨询是一种间接的人际交往,会使双方沟通中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被漏掉,难以起到与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相同的效果。
在面对面交谈中,咨询师会结合来访者的谈吐、表情、着装、举止等,结合来访者言语信息做综合的分析,并及时地做出恰当反应。 在需要时,咨询师也会通过一定的身体接触来给来访者提供支持。
而在线上心理咨询中,由于缺乏非言语线索和其他社会性线索,咨询师无法对来访者非常细微的行为和情绪变化进行感知,有限的线索可能会导致对来访者评价和判断的失误。
此外,间接的线上沟通可能会使得咨访双方较难进入深层次的讨论,不如面对面的咨询来得更直接、具体、亲切、深入、具有可操作性。
2、从业人员资质
目前很多网络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并不规范。尤其是那些在网上提供所谓“专业”咨询和治疗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合法身份和资格都有待考证。这将对咨询安全性和效果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对于咨询师来说,转线上的形式除了需要具备基本专业能力胜任面对面咨询以外,还应不断更新网络咨询的相关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胜任力,以更好地满足网络咨询的需要。
图源:pinterest
3、咨询保密性
网络通信资料安全是网络心理咨询的重点。当咨询师使用一些不太安全的网络平台时,有可能无意中泄漏来访者的隐私,违背“保密性”的原则。
线上心理咨询需要确保安全的通信和数据传输,并坚守严格的伦理设置。不管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在选择咨询平台时一定要谨慎。
4、对来访者的适用范围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线上心理咨询并不适用于所有来访者,比如有自杀和伤害他人倾向的 来访者;处于暴力或虐待性的关系的 来访者;有严重精神障碍的 来访者,如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等;电子设备使用经验较少的 来访者等。
由于网络的非接触性, 对于上述所列类型的来访者,咨询师难以对来访者或无辜他人进行有效的保护。如果来访者有自杀和伤害他人等意图,或是家暴受害者时,咨询师的干预手段非常有限,难以及时实施保护(吴岚,张大均 & 余林,2006)。此外,一些需要在咨询室中完成的沙盘、舞动治疗也很难在网络上实现。
在线上咨询的过程中,如果咨询师评估判断该来访者不适合网络咨询,需要对来访者做好解释,必要时转介。
图源:pexels
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在2020年通过了《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为线上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基本的伦理标准,要求心理咨询师充分考虑互联网对心理咨询的影响,保持伦理敏感性,遵守伦理规范。
1、专业关系
1.1 心理师应了解网络心理咨询的适用情形,对于不适宜进行网络咨询的来访者做好解释说明,协助转介。
1.2 心理师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时,应与来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全程确认来访者身份。
1.3 心理师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时,应向来访者介绍和解释专业设置,要求双方均在独立、无干扰且网络畅通的环境进行,明确联络方式、收费设置等。
1.4 心理师要清楚了解与来访者在发展社交、经济等多重关系对专业判断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避免建立多重关系,明确专业界限。
1.5 心理师禁止与来访者或其家庭成员发生性或亲密关系,包括在网上进行的亲密沟通与互动。
2、知情同意
2.1 心理师需告知来访者网络心理咨询局限性,使其了解网络心理咨询与面对面心理咨询的差异,尊重来访者选择的权利,以促进其福祉为目的。
2.2 心理师 需帮助 来访者了解其从业资格,提供专业资质和专业认证机构的有效电子链接,以保障 来访者的权利。
2.3 心理师 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时,需要帮助 来访者了解并同意下列信息:(1)网络咨询服务所在的地理位置、时差和联系信息;(2)网络咨询工作的益处、 局限和潜在风险;(3)发生技术故障的可能性及处理方案;(4)无法联系到心理师时的应急程序。
2.4 当 来访者接受 网络心理咨询时,心理师应提供知情同意书,并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地理位置、联系信息和紧急联系人,确定双方签字及文件存档方式。
2.5 心理师应告知 来访者网络传输和电子记录保密的局限性,以及同事、督导、个案管理者、信息技术员等相关人员有无权限接触记录和咨询过程。
图源:pexels
3、隐私权和保密
3.1 心理师应注意使用网络的安全性,为保证信息传递和保存过程中的安全应采取合理预防措施,包括设置用户开机密码、网站密码、咨询记录文档密码等。
3.2 心理师应与来访者讨论隐私保护政策,告知对方咨询记录的存储方式和时间期限。
3.3 心理师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时,要对所获得的咨询记录文本、电子邮件、音频、视频等资料保密, 来访者同样应承诺对专业服务内容保密, 签署保密条款。
3.4 心理师 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时,应了解保密原则例外情形:
(1) 来访者有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严重危险;
(2)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等受到性侵犯或虐待;
(3)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其他情况等。
4、专业胜任力和专业责任
4.1 心理师应在专业胜任力范围内提供专业服务,除具备基本专业能力胜任面对面咨询以外,还应具有网络心理咨询的能力,不断更新相关专业知识,满足网络咨询的需要。
4.2 心理师需要具备相关的基础技术知识:(1)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侵害,采用加密网络,对计算机加设防火墙,定期检测病毒;(2)采取措施确保咨询记录和其他材料的保密性,可通过密码保护计算机、硬盘、存储的文件及通讯网站;(3)熟悉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协助来访者下载网络咨询相关软件。
4.3 心理师应熟悉网络心理咨询的适用性及禁忌,对于不适合网络咨询的 来访者做好解释,必要时转介。禁忌情形一般包括:有自杀和伤害他人倾向的求助者;身陷暴力或虐待性的关系的求助者;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求助者,如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等;具有较少的计算机经验及知识的求助者等。
4.4 心理师在网上发布状态、公开交流以及广告宣传时,要考虑到个人的专业身份及其可能构成的影响。
图源:pinterest
5、 心理测量与评估
5.1 心理师应认识到网络心理咨询中因缺少社会临场感所造成的评估困难,采取必要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5.2 心理师对来访者评估测量时要谨慎,要考虑来访者是否会因为操作误差或因其对结果的误解而导致不良后果。
6、教学、培训和督导
6.1 心理师在网上从事教学、培训和督导工作时,应基于其教育训练、专业认证、被督导经验及专业经验在胜任力范围内工作,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根据媒介性质做出相应调整。
6.2 心理师在网上从事教学、培训和督导工作时,应遵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中国心理学会,2018) 及其规范,承担相关的专业伦理责任,并提醒学生、 被培训者或被督导者加强伦理意识。
线上心理咨询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随着 专业化和 职业伦理规范的推进,线上心理咨询会在 心理服务领域中逐渐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编译:扬扬 校对:Cindy
简单的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压力、情绪问题
崔丽霞,雷雳,蔺雯雯 & 郑日昌.(2007).网络心理咨询的疗效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02),350-357.
靳宇倡,张政,郑佩璇 & 安俊秀.(2022).远程心理健康服务:应用、优势及挑战. 心理科学进展 (01),141-156.
吴岚,张大均 & 余林.(2006).试论网络心理咨询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04),68-72. doi:10.13718/j.cnki.xdsk.2006.04.016.
(2021).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实施细则. 心理学通讯 (02),78-79.
网址:咨询师如何用好线上心理咨询这把“双刃剑”|6点伦理规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5943
相关内容
线上心理咨询火了线上心理咨询乱象调查:“花了六百元,心理咨询师全程都在听我讲”
线上心理咨询乱象调查 “花了六百元,心理咨询师全程都在听我讲”
哪里有心理咨询师线上咨询平台
心理咨p询工作规范.doc
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 心理咨询师的就业前景如何
心理咨询师是干啥(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
在线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咨询 ≠ 生活咨询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