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团里的特殊夫妻档 带着残疾丈夫去唱戏
夫妻间的小默契:丈夫忘了带钥匙,妻子却恰好拿着两把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每日生活新鲜事# #家庭趣闻#
7月6日傍晚,颍泉区中市街道三皇社区古泉乐园游人如织,池塘里田田荷叶随风轻摆。在悠扬的二胡与竹笛伴奏中,身着旗袍的郑艳娜站在入口小广场上,一曲《红色娘子军》经典选段唱得铿锵有力,赢得台下阵阵掌声。观众席中,一名中年男子嘴角含笑,不时轻声跟唱。他是郑艳娜的丈夫李森,也是她十年来最忠实的听众。
家庭突遭变故
郑艳娜是颍泉区伍明镇人,李森是镇卫生院的外科医生。夫妻俩育有一双儿女,生活原本幸福美满。郑艳娜酷爱豫剧,闲暇时常与票友唱上几段,自得其乐。2008年,她加入了由十多位戏剧爱好者组成的阜阳市星光戏曲艺术团,从此与豫剧结下不解之缘。
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11月19日,李森在科室突发脑溢血晕倒,虽经开颅手术抢救,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癫痫频繁发作,出现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等症状;病情稳定后仍无法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郑艳娜毅然放下生意,全身心照顾丈夫。她每天为丈夫擦拭身体、端药喂饭,照顾得无微不至。当李森病情稍有好转时,郑艳娜又像教婴儿学步一样,搀扶着他练习走路。为了让丈夫恢复得快一些,她想出一个法子:用绳子系在李森左脚上,她和儿子一个搀扶,一个拉绳,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帮助李森重新学会了走路。
2015年,一位老票友来探望时提议:“不如带着老李一起去唱戏吧?”就这样,郑艳娜带着丈夫重返艺术团,开启了“带着丈夫去唱戏”的时光。
在艺术团找到归属感
对郑艳娜和李森而言,阜阳市星光戏曲艺术团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戏曲团队,而是他们生活中遮风避雨的温暖港湾。
为了让郑艳娜安心唱戏,艺术团的成员们对李森都格外照顾。每次集体排练,大家总会先把李森安顿好,及时为他端水送药;外出演出时,成员们则为李森准备好面包和矿泉水,让郑艳娜表演时没有后顾之忧。在这个温暖的集体里,李森就像剧团的工作人员,总是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妻子和团员们尽情演出,分享着观众掌声带来的快乐。
也许是团队的温暖关怀驱散了生活阴霾,也许是舞台的欢乐氛围感染了心境,郑艳娜渐渐走出了家庭遭受挫折的阴影,李森的身体状况也日益好转。
如今,李森不仅不再需要特殊看护,还能自己找个小板凳坐在侧台观看演出。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好,能在妻子开车下乡演出时充当起“导航”——那些复杂的路段地形他都烂熟于心,归途时从不需要开导航,却总能精准地找到回家的路。
在戏曲声中谱写幸福人生
在郑艳娜与李森的脸上,那些曾经的阴霾早已消散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热忱与幸福的笑容。
由于团队成员年龄普遍偏大,不久前郑艳娜被推选为团长,这份责任让夫妻俩与艺术团的情感纽带更加紧密。而在他们的小家庭里,儿女成家后经常带着伴侣回家陪伴父母。特别是女婿刘彪,这些年李森外出看病,都是他忙前忙后地陪伴照顾。
当年结婚时,刘彪曾动情地对岳父李森说:“我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那时听别人喊爸爸,就特别希望自己也有个爸爸。从今往后,您就是我的亲爸爸。”
如今,郑艳娜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牵着丈夫的手走进演出现场。她唱,他听,在戏曲声中谱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人生。
网址:艺术团里的特殊夫妻档 带着残疾丈夫去唱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52079
相关内容
丈夫要哄,妻子要宠——家庭生活中夫妻和睦的“幸福秘笈”!!!中老年夫妻和谐的艺术
和谐夫妻生活的艺术
回顾妻子在家装监控,撞破丈夫带两个女人回家,丈夫如何自证清白
【夫妻生活】夫妻生活技巧
艺术与心灵的碰撞 | 来这里,夫+妻=家庭
抖音最火广东夫妻档,3000万粉丝背后的走红秘籍是什么?
夫妻性生活内参
夫妻生活和谐的艺术
夫妻“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