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的养生之道
《静养之道》提倡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养生之道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节奏调整# #养生保健书籍#
处暑在每年8月23日前后,表明炎热的夏天结束了,暑气就快散尽了。这个时节的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气温开始逐日下降。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这个时候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农作物都开始成熟。处暑前后还有个重要的节日,俗称“鬼节”或“中元节”。人们通过祭祖、放河灯、烧纸烛等方式,在此节日中纪念去世的亲人、朋友等,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希望。
处暑最主要的民俗是开渔节和吃鸭子。处暑前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因此每年处暑时节,浙江沿海都要举行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处暑吃鸭子的民俗则是为了防秋燥,因为处暑气温逐渐降低,雨量也会越来越少,容易受到燥邪侵袭。人体经过炎热的夏天,热积体内,吃鸭子有利于清热利湿润燥。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民俗,到了处暑这一天,北京许多人都会去买鸭子吃。
处暑饮食养生应健脾开胃,少吃苦味食物。处暑秋燥严重,而在五味之中,苦味能燥,对津液元气的伤害很大。《黄帝内经》中说:“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因此处暑养生要少吃羊肉、杏、野蒜等苦燥的食物,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例如:秋梨、萝卜、藕、香蕉、百合、银耳、蜂蜜等。也可以制作牛膝当归蜜膏食用,把牛膝和当归洗干净,加适量水,小火煎浓,然后放入蜂蜜,放冷后就可食用。牛膝补肝肾、当归养血补血、蜂蜜润肺养肺,每天食用一点适用于处暑秋燥证。也可用苦瓜和白菊花混合泡茶,能够清热解暑,平肝解压。
处暑起居养生应小心“秋冻“。“春捂秋冻”是古代劳动人民流传下来的重要的养生方法。“秋冻”的好处在于,适当的“挨冻”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对寒冷的防御能力,从而增强身体在深秋以及入冬后呼吸系统对寒冷的适应能力,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但“秋冻“要适度,切忌盲目挨冻,要适时灵活增加衣物,避免感染风寒。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4007.html
网址:处暑时节的养生之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3386
相关内容
处暑节气养生小贴士 处暑时节怎么进行旺运养生处暑:秋凉渐起,防燥养肺(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生活科普丨处暑时节,如何养生?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养生要诀.doc
处暑养生 处暑养生的16个小常识
处暑节气的风俗是什么 处暑节气养生要诀是什么
处暑吃什么食物养生?处暑节气的饮食原则
处暑节气吃什么好,处暑养生饮食大全
【节气】处暑=出暑 这些关于处暑的小知识您知道么?
处暑:夏秋季节转换的过渡时期!养生注意这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