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桥】大暑养生指南:清火养心、健脾避湿,防治感冒心悸的食疗妙招
食用黑豆可补肾健脾,防治腰酸背痛 #生活常识# #养生常识# #食疗养生#
大暑节气已至,炎炎夏日让我们感受到无尽的热浪。你是否也曾在这样的天气中感到心悸、乏力,甚至是感冒的困扰?那么,在这个大暑的季节,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来保护我们的心脏与脾胃呢?
大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到来。这段时间是夏季最热的时期,许多地区气温常常超过40℃。在这样高温的环境中,人的身体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心脏与脾胃的健康。我们常说“暑天无病三分虚”,这就提醒我们在高温下要特别注意身体的调养。
在大暑期间,气候潮湿,人体容易受到“暑湿”的侵袭,导致诸如食欲不振、腹泻、心悸等症状的出现。心脏在夏季的负担加重,常常因出汗过多而导致心血不足,引发心悸的情况。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属火,心脏对应的脏腑就是心,养心成为夏季保健的关键。此时,我们需要采取“养心”、“清火”的方法来调理身体。
在饮食上,首先推荐饮用清心茶。清心茶的制作方法简单,只需将金银花、金莲花和百合花三种材料混合后泡水即可。此茶有助于清心火、清热解毒,是夏季理想的饮品。此外,我们还应尽量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冷饮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消化不良。
而在大暑节气,湿气重,脾胃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要“健脾”、“避湿”。我们可以选择晒伏姜的方式,利用生姜和红糖的组合来增强脾胃的功能,驱寒祛湿。晒伏姜的做法也很简单,将生姜片与红糖搅拌均匀,装入容器中,放在阳光下晾晒,待其充分融合后食用。这样的食疗方法能有效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
在推荐的膳食中,茅槐茄子萝卜丝是非常适合大暑时节的食物。它不仅清热凉血,还有助于明目利尿,适合体内热邪炽盛的人群。制作时,将白萝卜、紫皮茄子和白茅根等材料蒸熟后混合调味,既美味又营养。通过这样的饮食,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体内的暑湿之气,保护脾胃的健康。
与此同时,面对夏季的高温天气,我们还需警惕感冒的发生。夏季感冒多由暑湿引起,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为了预防感冒,我们应当保持清淡的饮食,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蛋汤等。此外,适量饮水也是关键,能够帮助身体保持水分,促进新陈代谢。
对于心悸的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尽量避免油腻与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管理。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能够为身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帮助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悸的症状。
最后,建议大家在大暑的季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身体的调养。在炎热的夏季,适当的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能够有效预防心脏与脾胃的问题,确保我们在高温天气中依然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网址:【杨剑桥】大暑养生指南:清火养心、健脾避湿,防治感冒心悸的食疗妙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6120
相关内容
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大暑节气养生方法 2019大暑节气养生6大妙招
15个养生食疗方,健脾养胃防感冒小窍门
大暑养生防暑小贴士,大暑如何养生
夏季老人避暑有妙招
【节气养生】夏至到!阳气最盛时养生正当时,这些“护心祛湿”秘诀和冬病夏治攻略快收好
脾胃食疗养生:滋养脾胃,健康餐桌的艺术
22日23时56分迎来“大暑”节气 养生六大妙招
【节气养生】小暑节气养生指南 >>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 资讯中心 >> 中医药科普
“情暖四季 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小满养生,宜健脾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