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和厂房实现逆袭!荔湾这条街凭实力圈粉→
理财小白的逆袭:房产投资实战心得分享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方式分享# #理财投资心得#
日暮时分,珠江江面荡漾波光
岸边的绿道宛如一条碧色绸带
孩童在乐园滑梯上欢快穿梭
居民沿滨江道漫步行走
树荫下老人闲话家常
谁能想到,这片全龄友好的生态乐园,曾是车辆乱停的“城市伤疤”?从“停车场”到“幸福湾”的蝶变,正是广州荔湾区南源街道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有力推动产业载体迭代升级、实现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推动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深耕“大湾小湾”绿美碧带建设的生动注脚。
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老旧小区颜值
近年来,荔湾区全力推进“大湾小湾”绿美示范碧带建设,南源街道以辖内驷马涌、增埗河、珠江西航道为主轴,通过精准施策、系统治理、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等,整治驷马涌滨水环境,打通珠江西航道左岸的滨江慢行系统,挖掘百年村居文化,激活历史文脉,塑造特色文化IP,串联文化地标变身红色研学路线,打造“党建+生态+文化”的基层治理模式,驷马涌、珠江碧道成为网红打卡点。
不光江边美了,老旧小区也换了新模样。走进风雨亭社区,微改造已经基本完成,不仅外表靓丽了,里子也焕然一新。微改造不仅仅是外墙刷新、广场铺设,还有内里的楼道翻新、加装扶手、完善消防设施,背街小巷三线下地等。以前坑洼不平的路面,已经铺成沥青路面,路边的紫荆花映衬着富有历史年代感却又整饰一新的楼房,老人在树下纳凉,孩子在广场上玩耍,构成一幅和谐画面。
源溪社区内街巷纵横交错,地势低洼。过去这里因管道老化,排水不畅。降雨稍大,就会出现内涝现象。经过微改造,增设一体化泵井等设施,全面开展清疏工作,解决堵塞隐患。在最近多轮强降雨的考验下,水浸隐患已经基本消除,从以往暴雨过后积水深度达40厘米到如今控制在10厘米以内并能迅速排走。“以前一落雨就提心吊胆,害怕雨水入屋,现在终于能睡安稳了!”看到家门口的巨大变化,源溪居民张婆婆激动地说。
从富力路到东风西路之间的广弘废旧铁路路段,因为曾作为流动摊贩摆卖点,人流密集,道路拥挤、卫生环境差,居民通行需要绕路。去年,街道下大力气拆除了700多平方米的违建,清理了1300多平方米的乱拉乱挂,有效安置劝离流动摊贩,建成源顺大街,漫步带、骑行带、活动带、设施带“四带贯通”,设置文化长廊展示铁路印记,将这里打造成高品质人居生活空间,原来脏乱差的环境彻底变了样。
聚焦功能转换 老旧厂房业态升级
从居住空间到产业空间,越来越多的“老破旧”命运正在被改写。
站在广州1935项目工地上,这个曾位列全国火力电厂前四、承载着广东工业记忆的老厂房,作为老城区稀缺工业4.0区块,以产业驱动活化工业遗存,正在开足马力,高标准打造现代都市工业园区。
在老旧物业提质增效的探索中,广弘食品集团实现了从物理空间的焕新到向“食品产业生态服务商”的转型样本,通过对部分冷库、市场商铺、办公楼宇进行改造升级,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迭代,引入新业态以及调整园区功能布局,通过举办冷食嘉年华、餐饮私享会等行业活动,打造“文化+市场”的创新IP,推动园区从单一仓储功能向多元化业态升级。
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东风西路地块,采用工业4.0模式进行地块的更新改造,这里将打造全国一流综合型能源基地,作为企业总部及引入上下游产业链,覆盖能源建设、电力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助力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这个全国电力建设送变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向更高目标迈进。
富力路46号原来是一处老旧仓库,经过改造盘活,引入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智能化检测实验室,构建检测数字化作业平台的“一体联动、一体办”的业务管理新模式,为区域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擦亮民生底色 党建绘就幸福图景
党群服务阵地是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实体支撑,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街道坚持多元化创新党群服务阵地,驷马涌党群服务驿站通过绿色生态科普展板、机器人讲解等形式,普及污水治理、河涌整治知识,让居民、青少年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生态环境变化,共同为“绿美南源”建设注入动力。电业社区羊城红旗手爱心驿站和西场社区的工会智能驿站以外卖骑手、快递员、货车司机等新业态群体和户外劳动者为服务对象,自2024年7月开放以来,通过智能服务终端管理实现“智能化+自助式”24小时全天候服务,惠及新业态、户外劳动者群体超8000人次。街道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荔湾红色甲工展览馆自开馆以来,吸引众多党员、群众前来参观、打卡,被纳入荔湾区博物馆主题游径和广州市总工会职工红色研学路线。
“机器人炒的菜,有锅气!”南源街道青年社区饭堂里,78岁的陈婆端着一荤一素,笑得眯起眼睛。这个配备两台智能炒菜机器人的“银发食堂”,日均供餐1000份,有效解决了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被评为“荔湾区引领性长者饭堂”,有效探索了“饭堂+颐康”服务模式、“公益+市场”运营模式和“智能+适老”的配套模式。
在“创乐源”手工坊里,单亲妈妈林姐正缝制粤剧文创挂件,“既能照顾小孩,又能赚家用,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2024年,街道推出“创乐源”就业品牌,针对“妈妈岗”人员开设手工艺培训课程,全力打造“技能培训-产品销售-收益回馈-服务对象”的可循环运作模式,目前已带动377人就业,创收11.6万元。
今后,南源街道将继续秉承为民服务的初心,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街区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多、通讯员 荔宣
编辑:陈美宛
网址:老旧小区和厂房实现逆袭!荔湾这条街凭实力圈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6414
相关内容
花地街道:修缮老旧居民楼,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荔湾“一街一实事”荔湾这条街道,也太太太太多网红打卡点了吧!
荔湾“一街一实事”
荔湾区西村街道:旧社区展现新容颜 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这是荔湾LIVE”创意摄影展开幕,带你看老城区街拍“新玩法”
广州城管“2025就这么干”④ 荔湾:绘就宜居城区新图景
再见,荔湾最大旧货市场
这些广州老旧社区变靓了,前后对比图看逆袭之路
47名天河环卫工人组成保洁突击队 赴荔湾中南街战“疫”
古旧书籍凭啥“圈粉”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