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素,更易中风,研究:风险增加20%!——御坊堂养生哲学
长期投资通常比短期波动更能抵御风险 #生活技巧# #理财规划技巧# #风险管理#
吃素百利而无一害?有关于饮食型态转换的话题向来有著极高的讨论度,普罗大众也均同意蔬食为主的饮食习惯,相比大鱼大肉要更为健康;《英国医学期刊》过往曾在一篇专栏研究中针对不同的素食者,进行了一次长达18年的追踪,意外发现其实吃素者比荤食者来说,多出了将近20%的中风机率。
根据《英国医学期刊》2019年研究,首先将素食者概略划分为“荤食者”、“海鲜素”、“蛋奶素”以及“纯素”等四个族群;其中虽然相比于荤食者,素食者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机率减少了近22%,但“出血性中风”的风险则是反向多出了20%之多。而研究也指出,其最主要的关键因素在于“低密度胆固醇(LDL)”以及“维生素B12”的浓度。
除此之外,最常听见的“急性心肌梗塞”对于两者而言,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差异,最主要的就是包含心绞痛、冠状动脉粥状硬化、慢性心肌梗塞在内的缺血性心脏病;会有这样的差异,最主要就是受到“低密度胆固醇”的影响,专栏也提及,在过往的研究中,低密度胆固醇与缺血性心脏病的机率成正比,但也正是因为缺乏低密度胆固醇,才让出血性中风的风险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大多需要从鱼肉类中摄取的“维生素B12”对人体最显著的影响,则在于人体机能内红血球的制造、以及DNA制造时最为重要的营养素,在缺乏维生素B12的情况下,除了会影响神经的传递功能,也同时会让细胞的新陈代谢大打折扣。不过研究也指明,所谓素食与荤食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主要还是依照各人不同的身体情况,去斟酌衡量各自适合的饮食型态,搭配规律运动才是根本之道。
素食者预防中风需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与生活方式调整,以下是关键措施及科学依据:
1、重点补充易缺营养素(预防胆固醇过低与血管脆弱)
维生素B12
作用:维持神经系统健康,缺乏易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中风风险因子)。
补充方式:强化食品(如豆奶、谷物)、营养酵母,或遵医嘱服用补充剂。
ω-3不饱和脂肪酸
作用:降低炎症反应,防止血栓形成。素食者易缺乏DHA/EPA。
补充方式:亚麻籽、奇亚籽、核桃(每日1汤匙),或藻类DHA补充剂。
铁与锌
铁:菠菜、黑木耳(搭配维C食物如柑橘促吸收)。
锌:南瓜籽、腰果、全谷物。
作用:缺铁易贫血,降低血液携氧能力;缺锌影响血管修复。
优质蛋白质
作用:维持血管弹性,缺乏易致低胆固醇性脑出血。
补充方式:每日摄入豆类(黄豆、黑豆)、藜麦、天贝(发酵大豆制品)。
2、优化饮食结构(降低血脂、控血压)
增加护血管食物
紫甘蓝、蓝莓(花青素抗氧化);
菠菜、胡萝卜(类胡萝卜素防胆固醇氧化)。
全谷物与膳食纤维:燕麦、糙米(每日50g)降低胆固醇,防便秘(避免腹压骤升诱发中风)。
深色蔬菜水果:
坚果种子:杏仁、葵花籽(维E保护血管),每日≤20g。
严格控盐控油
盐:每日≤5g,警惕酱油、酱料隐形盐。
油:选用橄榄油、亚麻籽油(单不饱和脂肪酸),每日≤25g。
避免高糖陷阱
限制精制糖(糕点、含糖饮料),用天然甜味剂(红枣、枸杞)替代。
3、调整生活方式(协同降低风险)
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增强血管弹性。
情绪管理:避免激动、暴怒(诱发血压骤升),通过冥想减压。
戒烟限酒:酒精每日≤1份(如红酒100ml),彻底戒烟。
4、定期监测与禁忌
健康指标跟踪:每半年检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确保胆固醇在3.1-5.2mmol/L安全范围(过低需调整饮食)。
血压控制在<140/90mmHg。
慎选食物:
❌ 避免腌菜、腐乳(高钠);
❌ 限制椰子油、棕榈油(高饱和脂肪)
网址:长期吃素,更易中风,研究:风险增加20%!——御坊堂养生哲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13920
相关内容
素食会增加中风风险?专家建议:饮食要均衡揭秘:营养权威最想纠正的“十大误区”!——御坊堂养生哲学
素食会增加中风风险?专家建议:饮食要均衡 - 丁香园
4万人研究发现,低碳水饮食或增加20%糖尿病风险,且不利长寿
北大研究:每天多吃一个鸡蛋,癌症、全因死亡风险增加?还能吃吗
最新研究:不吃早饭的人,患这6种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可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素食=健康?长期吃素竟然有这些风险!
近6万华人研究发现,这样吃饭的人,死亡风险降低10%-15%,更长寿
不吃早饭的人,这种疾病风险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