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懿:在生活变动中更新设计,在设计更新中照顾生活

发布时间:2025-08-07 08:50

创新设计不仅改变产品,更改变生活方式 #生活乐趣# #创新乐趣# #创新设计#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化很快的时代,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迭代带给我们生活方式颠覆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在变化中孕育,设计行业也在变化中自我“进化”。

史懿,一位资深设计师,于市场经验而谈,实践的空间类型涉及酒店、办公、豪宅等;于设计思想而论,他认为设计与一般人的关系是给予与引领,但他不否认一般人也会给予设计相应的引领作用,这种引领逻辑上可以理解为“某种变化”,也许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许是思想和心理上的改变,设计适时观察、理解、运用这些变化,它们极有可能就是触动设计灵感迸发的抓手。

以酒店空间设计为例,以此铺陈。

设计是个对时代变化比较敏感的行业,随需求做出相应应对,看似被动的适应,其实包含着积极的追求。有些需求比较明显,有些需求则是被隐藏起来的,这需要设计师多加关注受众群体的改变,包括成长背景、心理特征、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等,把尚不清晰的市场需求用设计的策略和语言明确起来。

不单受众群体特征在随时代变化而改变,而且设计所应用的材料以及工具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如果设计思想不能领先或者同步更新,如果设计师只针对材料、灯光或者软装进行设计,置规划、布局、路线于不顾的话,这种只做表皮的设计将很快被社会淘汰。

徐州喜来登酒店

从家庭结构的变化到消费习惯的改变,从私密空间布局到公共空间设置,从显性诉求到隐性诉求,设计要敏锐地捕捉到各种的变化,并能够在被动的适应中创建出全新的价值。

设计的职业性质,我个人感觉,像一个规划人们生活习惯的“小百科”。作为设计师,我们既在体验生活方式,又为他人规划生活方式。其实历史的变迁总逃不开生活方式的变迁,或者说当下的体验总是来自一个变化的结果,而我们这群设计师就是为积极生活提供奔赴渠道的服务者。

徐州喜来登酒店

我们团队主要提供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服务,酒店空间类型比较多。看似面对的是酒店投资方,其实要处理空间和不同背景人群的关系。和直接接洽甲方情况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是许多可能性的庞大的人群,我们无法照顾到可能的每一个个体的需求,但通过分析基本可以“描画”出空间使用者的“群像”,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给予使用者以关照。

而这个过程里,变数比较多,有历史的,有当下的,有来自投资者的,有来自潜在消费群体的,但是设计最终要落在“此刻空间”的生活中。我们的专业技能使得我们有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处理好空间与人的关系,包括变化所带来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透过设计出来,更加彰显空间的友好性能,把设计价值带入空间内的生活,激活空间功能多样性和自洽性。

还是用酒店空间来谈“变化”对空间设计思想和手法的影响。以前的酒店大堂空间都是大的空的,现在酒店大堂空间越做越小,越来越精致;以前酒店卫生间台盆、马桶、浴缸挤在不大的空间里,现在卫生间的配比和房间的配比很可能都是1:1,空间更大;以前酒店投资者不惜花费巨资打造一家酒店,现在投入却越来越注重成本控制,着重体现软性内容营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变化?

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让所有的投入都更加理性,而人们的生活已然在各种的变数中悄然改变,因此服务于人的空间布局、构思逻辑一定要做出相应改变。做出改变的还有设计师自己对设计的认识,设计是实用美术,以功能为主,当是理性占了一大部分。

我们在不断尝试、研究随着时代变化人们对美的理念的更新。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大数据几乎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大家对空间的功能和美学的判断与以前有所区别,从使用角度来看,有时候甚至是颠覆性的。

徐州喜来登酒店

现在判断一个空间好不好美不美,很直接,就看在网络的流行程度。很多年前的流行是通过熟人间的口碑,现在打破的不仅是速度,还有范围,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处在网络平等的位置,对空间的任何的创作都可能受到任何人的评判,哪怕是一个局部一旦很“出片”,在网络上以几何裂变的速度传播开来,在大众的心目中这个空间就是美的。

这种状态的呈现可能简单粗暴了些,但它就是当下流行的趋势,我们这些设计师对大众对美做出的阐释方式予以尊重,在此基础上探究表象背后的逻辑,更好地为空间创作提供数据支持。

徐州喜来登酒店

设计做出的改变是理性的,理性的美也是网络流行的内容,我们在功能布局上的创新一定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求和利益,重视人的参与。空间设计也许仅从小处着手便能利于人的生活,理性的细节处理让生活美学就在身边发生。

举个例子,以前五星级酒店大堂是空阔的华丽的,它是一个仪式感般的存在;现在更多酒店对大堂的空间处理出现了“照顾生活”的趋势,洲际和喜来登这两个酒店品牌就在大堂空间推出了“一碗面”行动,以照顾行色匆匆、赶来赶去的商务人士。

而这碗面有说法,即“一城一面”,让在赶时间的住宿者在酒店内就可以体验到当地文化,让服务于“仪式感”的空间转而服务“烟火气”,这是酒店空间、酒店管理的一大进步,充分体现了设计人性化、酒店情感化。

目前的设计现象是,酒店大堂趋向复合型:大堂可以是你的办公室,设有充电口、电脑转接口;可以是你的运动场,可以打篮球、踩单车;可以是花店,有一车的花供你选择;可以是面包房,闻着浓浓的面包香,产生一种满足感;消失的反而是惯常设置的精品店。我们所作酒店设计中,有被酒店管理公司提出大堂13种功能诉求的案例,这种诉求不是酒管公司拍脑袋想出来的,是市场的折射,市场的折射来自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对应的,是酒店大堂不再大而空,而是呈现出丰满的空间层次;增加酒店业态,就是加大酒店实现利润的可能性。酒店品牌都在往大堂商品化的方向上走,氛围设计上“像家的感觉”。不断改变的运营模式,令设计师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并力图在技术上付诸落地。

塔亚普拉酒店

大堂的复合性能意味着酒店的社区化,它配套设施齐全,成为了一个城市的聚焦点,就像W酒店,大堂完全就是所在城市的大酒吧。如果放在很多年前,我也会觉得这种做法不可思议,但渐渐发现这样做的好处,它是基于现代“流量”概念的新型酒店经营理念,大堂不再单单对住在这里的人开放,它可以接纳想来的任何人,是一个公共场所。

五星级酒店改变的是原本对奢华概念的认识,不同身份的人在这个空间都可以找到需求的那个点,这也使得酒店的包容性加强,同时也是直接给到酒店经营延伸的一个机会。

你知道在五星级酒店的设计中考验设计师平面功底的是什么?是卫生间布局,浴缸、淋浴房、马桶、台盆四件套与管井位置,包括与景色位置的关系处理,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而做的相应调整,看似是个平面,其实牵扯到设计师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卫生间空间做漂亮了,才能把卫生间打开;卫生间打开,意味着生活区域的打开。

客房不再是只放床的空间,它的布局已经有些“步移景异”的感受,此处“有景”,是通过设计手法创建出来的,是行而有之的节点。看到浴缸扶手的美丽弧线,如果感受到和自己熟悉的某个时期的屋檐相仿,有着亲近之感,设计就足够了。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学术交流中心

室内空间设计是实用美学,在空间更加多元的使用中,你会发现无论酒店还是办公空间,越来越像家的感觉。酒店不再像以前那么豪华,办公空间不再那么“灰头土脸”,在各类型空间的设计中,遵循“以变应变”指导思想,为人创造贴合尊重、价值、发展、需求为要点的积极性空间。

从我的从业历程中深刻体会到,设计是个很难似乎又不难的事情,我们时刻努力站在时代的前沿,时刻关注到时代变化赋予生活的点滴感受,顺遂改变,也创造着改变。无论发生过什么,我们做设计一定万变不离其宗,让以下状态发生:第一,舒适;第二,便捷;第三,人文关怀;如果可能,再来个第四,惊喜。

史懿

SHI YI

金螳螂 第九设计院院长

年度杰出华人设计师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学术与教育委员会专家

香港设计师协会专业会员

高级工艺美术师

MUSE Design Awardshuo获得者

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获得者

APDC亚太室内设计精英邀请赛金奖获得者

第九设计院团队成员注重对场地和文化背景的深入研究,以创造独特而具有表现力的作品,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创新的材料运用和独特的光线设计,营造出丰富而动感的空间体验,涵盖酒店、会所、住宅、商业、办公等多个领域。团队从传统筑造功法到艺术领域与空间的内在联系出发,完整清晰的认知设计学脉络与设计践行的高度统一。

网址:史懿:在生活变动中更新设计,在设计更新中照顾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3732

相关内容

照明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活在设计”——在生活中享受设计,在设计中感悟生活!
设计与生活方式变迁史
灯光照明设计在老旧社区景观更新改造中的应用
城市更新中的照明设计:点亮建筑空间的灵魂
溯源·焕新——西安三学街历史街区生活空间更新改造设计
以“史”观世界:设计改变生活
新设力|孙皓:让生活在设计空间中的人能够更好的满足自我生活所需是设计的根本
照明设计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