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自主课堂生长

发布时间:2025-08-07 15:08

创新思维在课堂上也能带来生动的教学体验 #生活乐趣# #创新乐趣# #乐趣启发教育#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为了答疑解惑。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创新人才的社会需要,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现代教育更强调每个人的自主思维,要求学生有独立性、主动性、开放性和整合性,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辩证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思维性的思维技能训练,同时还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近,在第七届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北京论坛的自主课程《好问题坊》课堂上,北京市朝阳区第四小学的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思辨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灵动,有深度、宽度和高度。

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调研,分别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如头脑风暴、绘制思维树、问卷法或采访方式进行调查,对所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辨析,并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辅助展示,同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提问与质疑。在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围绕“汉字书写会不会被电脑打字所代替”这个既传统又具有时代特色的话题进行讨论。“博学组”学生首先发言,亮明自己的观点: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化应用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汉字书写将会被代替,并呈现自己收集的资料加以佐证;随后“修身组”“思捷组”等学生分别从传统文化、书写修身养性、技术发展、书写和电脑打字的利弊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汉字书写会不会被电脑打字所代替,受社会、文化和技术发展的影响”,最后以“思捷组”一个学生的“文化转折点,文明新高度”点睛陈述,将这个问题的讨论推向高潮。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即“小学生通过参与家庭劳动来换取报酬,这种现象该不该提倡?”一个小组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采访的方式进行调查,整理成让人一目了然的数据图,清楚地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具有贴近性,对此他们的观点各异,辅导员也站起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拓展他们的思维。在两个问题的思辨完毕之后,学生观察团成员统计发言次数,并选出本次活动的积极小组,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这节公开课的时间有限,但我们能够感受到,在学生自己掌控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了合作和探究活动中。学生对这种教师退后、课堂交给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利用电子设备进行调研、绘制思维树和自我表达以及相互质疑的思辨课堂很感兴趣。

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室主任、语文特级教师张立军表示:“通过这样的自主课堂,学生在活动中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语言是外壳,思维是内核,通过《好问题坊》课程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自主能力得到整体提升。”无疑,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树立自主意识,让他们主动突破,积极思考,并学会质疑反思,形成辩证性、创造性、批判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技能。同时,学生学会兼容并包,认真聆听和尊重他人相异的观点,这对于立德树人、对于塑造个人的品格以及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意义显著。

自主教育就是要相信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选择,更多的生命绽放,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而《好问题坊》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践的全方位呈现。

(作者单位系自主学习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14日第5版

网址:创新思维在自主课堂生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4848

相关内容

如何在美术课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课堂:创新力+12种创造性思维工具
幼儿创新思维课程设计
【自主教育】自主课堂的建构意义与策略
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思想治课堂的尝试与思考.doc
生活中的创新思维范例6篇
生活中的创新思维(精选5篇)
论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