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核心和灵魂,那催化剂就可以看作化工生产界的“芯片”。
当前,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我国化工行业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急需把握世界科技革命的新动向,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而催化剂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多年来,广水始终致力绿色、环保催化剂的研发和生产,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被攻克、一系列产品实现国产替代。

广水产业集群俯瞰图
8月初,记者实地探访广水市两家催化剂公司——湖北双雄催化剂有限公司和湖北广净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揭示其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的核心竞争力。
“化肥催化剂最关键的就是技术”
从专利壁垒到标准重构
8月初,走进湖北双雄催化剂有限公司实验室,公司研发负责人程瑞正紧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的参数曲线平稳上升。

湖北双雄催化剂有限公司实验室,公司研发负责人程瑞正紧盯着电脑屏幕
“这套设备就像催化剂的‘体检仪’,可自动调节催化剂活性,确保达到生产要求。”程瑞介绍,公司催化剂年产量达3000吨、产值超5000万元,靠的就是车间内都使用该设备,实现了生产各环节精准控制。
程瑞毕业于武汉工程大学,从事催化剂生产、研发已三十余年。从怀揣梦想的少年到经验丰富的研发负责人,他对催化剂产业颇有心得——“催化剂,关键就是专利技术。有技术,它就能让化肥生产又快又省电。”
深入实验室内部,货架上数百瓶催化剂静静陈列。透明玻璃瓶中,圆柱形、立方体、长条形;紫色、白色、黑色……催化剂形态各异,颜色也不尽相同。
董事长周志斌随手取下一瓶催化剂:“传统耐硫变换催化剂在高压工况下易中毒失效,而我们团队研发的‘SB309Q型球形高压耐硫变换催化剂’,可通过纳米级钴钼合金涂层技术,将抗硫性能提升40%,寿命延长至3年。”
周志斌介绍,球形催化剂由公司团队耗时5年研发而成,不仅能成功替代进口产品,还能为国内化肥企业每年节省2亿元成本。
看着满墙的专利证书,周志斌感慨万千。
2001年,国企改革的春风拂过化肥厂,国内各大化肥厂纷纷改制,转为民营企业。
四年后,湖北双雄催化剂有限公司改制成立。这家脱胎于国企的老厂,在董事长周志斌的带领下踏上创业之路。
周志斌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专业,是一位技术型企业家,参与了大部分专利研究,并于2006年斥资数百万元建成国内先进的化肥催化剂技术研发中心,专注催化剂创新。

双雄化肥催化剂技术研发中心
“2019年,我们扩建了三十亩厂房、扩大产能,目前已形成氨合成、变换两大类12小种催化剂体系。”周志斌自豪地表示,公司已拥有13项发明专利,每一项都瞄准行业痛点。
此外,双雄公司还主导制定了多项国家化工行业标准。从《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到《预还原型氨合成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等,这些“技术规则”的制定,让国内催化剂从被动遵循国外标准发展为在全球市场拥有“话语权”。
正如行业专家评价:“当专利技术遇上标准制定,中国催化剂才真正有了全球竞争力。”
“有烟筒的地方就有环保催化剂”
从末端治理到源头减排
如果说双雄催化剂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广净则专注于“环境治理”。
在火电、钢铁、水泥等高污染行业,广净的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如同“空气净化器”,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氮气。
2013年,湖北广净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在广水十里工业园成立。这家年轻企业以“烟气治理专家”为定位,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1.2万立方米催化剂生产线,装备德国进口挤出机与辊道式窑炉,开启环保催化剂国产化替代。
走进广净公司生产车间,一个个立方体整齐排列。远远望去,犹如一块块“蜂窝”。叉车、货车来来往往,工人们正忙着打包装货,现场一片繁忙。

工人们正忙着打包装货,现场一片繁忙
“我们的蜂窝结构像乐高积木一样灵活,安装便捷。” 广净公司副总经理李钢虎展示了一块边长15厘米的方形催化剂,其表面密布着直径2毫米的蜂窝孔道。
李钢虎介绍,这种模块化设计比表面积能达到每克75平方米,是传统催化剂的1.5倍。配合公司自主研发的“稀土改性技术”,该产品在160摄氏度低温下仍能保持85%的脱硝效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凭借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广净成立刚一年,便成功切入石化行业,与中石化荆门分公司“牵手”合作。公司催化剂单套处理烟气量达每小时35万立方米,一举打响了行业口碑。

蜂窝式脱硝催化剂
随后,广净在火电、水泥、钢铁等多领域掀起环保减排革命。
2022年,国能台山电厂1号机组改造中,广净催化剂展现出硬核实力。公司生产的新一代高活性催化剂,在600兆瓦机组实现全负荷脱硝,脱硝效率达88%,年减排超2000吨。该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认定为“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2023年,在某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中,广净催化剂创造出显著效益。SCR系统投运后,吨熟料氨水消耗降低2.89千克,年节约成本346.8万元,项目获评“2023年度水泥行业环保示范工程”。
2024年,在福建三钢烧结厂脱硝项目中,广净作为第三中标候选人,其低温颗粒状催化剂表现良好。项目验收报告显示,催化剂活性稳定期超24000小时,较传统产品延长30%。
从稀土改性到蜂窝结构,从火电到水泥,广净催化剂正重塑工业净化格局。正如行业专家所言:“有烟筒的地方就有环保催化剂,当每个蜂窝孔道都成为减排阵地,绿色转型才真正有了微观基础。”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刘冬 李茵 张宇星)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