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祁连:73位“爱心妈妈”双向奔赴的爱,让“留守”变“相守”
母亲节向妈妈表达敬爱,赠送鲜花或礼物 #生活乐趣# #生活情感# #节庆活动#
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妇联 > 新闻板块 > 各地资讯
青海祁连:73位“爱心妈妈”双向奔赴的爱,让“留守”变“相守”
标签:各地资讯 | 来源:中国妇女报客户端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马伟
“今天,阿姨带来的书我好喜欢!她说会常来看我,教我画画!”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第二完全小学学生小馨捧着崭新的书籍和礼物,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她身边,一位“爱心妈妈”正温柔地帮她整理着衣领。这一幕,是祁连县“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日常工作的温暖缩影。她们用一场场“双向奔赴”的关爱,将孩子们的“留守”时光,转变为充满陪伴与温暖的“相守”岁月。
73位“爱心妈妈”牵手93名孩子
“近年来,祁连县妇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动员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建起一支73人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与93名困境(留守)儿童成功结对帮扶。”祁连县妇联主席李梅兰说。
据介绍,截至目前,“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累计点亮孩子们的微心愿87个,开展“大手牵小手”亲子阅读、绘画创作、手工DIY制作、课业辅导、集体观影、参观研学等各类关爱活动110余场次。
据了解,祁连县“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创新采用“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模式,构建“心灵关爱+生活关照+教育关护”多维度帮扶体系。以家长学校、儿童之家为阵地,全面摸排祁连县困境(留守)儿童情况,登记造册、建档入库。通过认领与推介相结合的结对方式,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关爱方案,形成“一人一册一档”的精准帮扶机制,并定期监测分析,确保为孩子们提供规范、贴心的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爱心妈妈”的服务能力,祁连县妇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心打造“爱心妈妈”工作室。工作室里,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课程成为“妈妈们”的加油站。“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爱心妈妈”、“儿童心理沟通技巧”……老师们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传授实用的方法与技巧。“以前和孩子沟通有时会不知所措,现在学到了很多走进他们内心的‘钥匙’。”一位参加培训的“爱心妈妈”分享道。系统的赋能培训,显著提升了“妈妈们”在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能力,为提供更高质量、更贴心的关爱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祁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爱心妈妈”工作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暑期,工作室开办了“石榴籽”课堂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活动,采用“每日4小时、为期一周”的小班化托管模式,融入防溺水安全教育、红色故事分享、手工制作、绘画和户外露营等特色内容,为留守儿童提供暖心陪伴,助力他们度过充实假期。
双向奔赴的爱,让“留守”变“相守”
在日常点滴中,“爱心妈妈”们各展所长,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呵护。她们定期与孩子见面交流,深入了解学习进展与情感需求。学习上,耐心辅导功课,赠送丰富的学习用品;生活中,细心关照饮食起居,添置温暖衣物、改善生活条件。节假日更是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爱心妈妈”们精心策划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家的温暖。
“爱心妈妈”的关爱行动,不仅为困境(留守)儿童带来物质支持,更给予了他们弥足珍贵的精神慰藉,让孩子们在成长路上不再孤单。“我们将用双向奔赴的爱让‘留守’变‘相守’,助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生活有帮助、学习有帮扶、安全有保障、思想有引领。”李梅兰坚定地说。
“未来,祁连县妇联将持续发挥‘联’字优势,深入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广泛招募更多‘爱心妈妈’壮大队伍,紧密贴合困境、留守儿童实际需求,实施‘温暖守护’‘赋能成长’‘爱心助力’计划,打造协同联动、形式多样的关爱服务体系,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作为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儿童的重要载体,让更多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谈及未来发展,李梅兰充满信心。
分享: 编辑:马伟 2025-08-12网址:青海祁连:73位“爱心妈妈”双向奔赴的爱,让“留守”变“相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0574
相关内容
见证「皮卡式爱情」,让爱双向奔赴!湖镇镇50位“爱心妈妈”结对困境留守儿童
博罗湖镇:50位“爱心妈妈”结对困境留守儿童
淳安威坪:“爱心妈妈”温暖留守童心
生态教育新风潮:鹰潭市“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全记录
准爸妈&宝爸妈集合!5•18“喂”爱相聚双向奔赴
祁连山下是我家
海尔纯净关爱屏:假期常守护,看病不出门
暑假,谁来守护农村留守儿童安全
江西乐平:“童伴妈妈”为留守儿童暑假生活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