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故事变立体艺术、非遗课程进乡村课堂……“青春设计” 为乡村添活力
体验乡村瑜伽或冥想课程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休闲推荐#
实践团走进刘伯承纪念馆
原本存在于照片里、展板上的历史场景,动一动手就变成了生动立体的艺术作品;传统大漆漂漆技法、植物拓印画创作等等平时难得一见的非遗课程,也直接搬进了乡村学校的教室……
青春设计正在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今年暑期,重庆市开州区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自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艺韵设计 筑梦开州”团队走进这里,把课程实践直接搬进了纪念馆、乡村教室,为乡村振兴贡献出了设计力量。
实践团成员们创作的立体黏土创作、场景拼贴等艺术作品。
走进刘伯承纪念馆,团队指导老师在现场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学子们也很快在现场开始动手创作。他们以“传承刘帅精神”为主题,运用黏土、卡纸等材料进行创作,很快就将刘伯承元帅的形象与历史场景转化成了艺术作品。“我们希望大家用设计语言来诠释红色文化,能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探索一些创新路径。”团队指导老师说道。
“夏日艺术大冒险”美育课程。
在开州区义和小学,孩子们迎来了一场生动的“夏日艺术大冒险”美育课程。传统大漆漂漆技法教学、植物拓印画创作等非遗体验课,带领孩子们在画纸上留下独特的自然印记,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艺术魅力,并通过艺术抒发情绪,感受自然的美好与艺术的力量。实践团成员们还对老旧楼梯进行了艺术改造,用色彩与图案为校园增添生机。据介绍,后续团队还将通过捐赠画材、网络授课等方式持续让孩子们接受艺术熏陶,陶冶情操、治愈心灵、提升审美素养。
实践团走进瑞兽金狮传习地
与此同时,实践团还先后探访了开州博物馆、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向府记椒麻牛肉”及瑞兽金狮传习地,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学子们系统梳理开州历史,与工作人员探讨文创设计,提出了年轻化、生活化的创新思路,为椒麻牛肉包装和品牌形象提供建议;在瑞兽金狮传习地,团队观摩表演并聆听传承人讲述技艺精髓,思考非遗焕新设计。
此外,本次实践团还联合开州区团委举办了“开青夜校”活动,为当地准大学生们带去了一堂大学生涯规划课,帮助他们明确未来方向。团队成员向他们分享大学学习心得,鼓励他们在大学阶段勇敢追梦、全面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张凯盈 四川美术学院供图
网址:平面故事变立体艺术、非遗课程进乡村课堂……“青春设计” 为乡村添活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3468
相关内容
贵阳幼高专艺术系“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高校学子用艺术和知识为乡村添彩
“画”出“乡村艺术化”
乡村四时好风光·花期乡遇|浙江·“艺术乡建 青山踏春”之旅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农村小学美术活动课程初探
巧用资源 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
浙江台州“乡村艺校”火热 村民掀起“抢课潮”
社会学 | 以节日类非遗推进乡村振兴
三下乡特辑⑤|青春三下乡:文化润乡土 知识种希望
体验村味生活 乐享乡村之美(走进乡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