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佩戴头盔才能通电 昆明主城投放6000辆踏板型共享电单车
电动车需佩戴头盔,确保安全。 #生活知识# #安全常识# #交通安全法规#
原标题:正确佩戴头盔才能通电 昆明主城投放6000辆踏板型共享电单车
头盔的基座在车筐里,骑行时需取出并正确佩戴。记者 罗宗伟 摄

8月9日,一批崭新的新型共享助力测试车辆整齐摆放在停车点内。哈啰单车供图
日前,一批新型共享电单车在昆明市主城区投入测试。记者从昆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这批车辆采用新的踏板车型,同时还能实现精准定位、高精度停放、摘盔断电等技术。8月11日,话题“昆明共享电单车上新试运行”登上微博昆明同城热搜榜,引发市民关注。
市民点赞新车型
11日下午,记者走访了昆明地铁5号线大坝站、福海站等地看到,新型共享电单车为踏板车型,配备骑行头盔,车尾也有统一的测试车辆车牌。
已有市民骑行了新型共享电单车,他们对新型共享电单车的看法不一。刚结束骑行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这种新车比之前的好骑多了,踏板也舒服,而且停车的时候要求更严格,得停在指定地方,这样也好,免得乱停影响交通。”
在了解新型共享电单车的骑行规则后,市民王女士还是选择了老款共享电单车。她看着新车上的头盔说:“强制戴头盔的规定我能理解,是为了安全,但这头盔的卫生情况需要重视。”王女士坦言,自己对卫生比较敏感,如果共享单车的头盔没有得到充分的消毒,可能会有接触细菌的风险。
“多一个头盔,多一分安全。”市民车先生说。在他看来,新型共享电单车要求骑行时佩戴头盔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对于停车秩序方面的规定,车先生则认为,如果每位骑行者都能按要求停放,能很好地改善乱停乱放的情况。
记者解锁了一辆青桔新型共享电单车,扫码成功后,车辆响起“开锁成功,请佩戴头盔”的提示音,同时手机屏幕会显示“请取出并佩戴头盔”和“为了您的安全,请全程佩戴头盔骑行,否则影响车辆供电”的字样,并展示了正确佩戴头盔的图示。记者尝试不佩戴头盔骑行,此时手机屏幕显示“未检测到头盔”的红色字样,无法启动车辆。
记者按照要求佩戴好头盔开始骑行,过程中记者尝试取下头盔,车辆便响起“未检测到头盔佩戴,请扶正头盔,调节松紧,确保头顶与头盔接触”的提示音,并断电。
骑行完毕归还车辆时,将头盔正确归还后,才能还车结算。
测试期为2至3个月
“近年来,共享单车新技术发展迅速,而目前在昆明市主城区运行的大部分共享电单车仍为3年前按国标购置的标准车型,车型较为老旧,智能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城市形象提升需求。同时,有部分车辆经多次维修保养后,仍难以满足市民舒适、智能、便捷的骑行需求。”昆明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是该局组织哈啰、青桔、美团3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开展了新型共享助力车测试工作。
记者了解到,本次投放测试的新型共享助力车辆为6000辆。在测试期间,市民可在昆明主城区部分指定区域(通常为核心商圈、交通枢纽、大型社区周边等)体验到这批新型测试车辆。本次测试期为2至3个月,主要评估新车型及新技术在昆明实际运营环境中的表现,为后续优化服务积累经验。
“先期,哈啰、青桔、美团3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各投放2000辆测试车辆。之后,我们将开展RFID射频感应停车设施建设,待建设完成后,3家企业将再各投放3000辆测试车辆,届时共有1.5万辆车供市民体验。”该负责人介绍。
两大技术聚焦秩序与安全
“戴盔通电是这批新型车辆的一大亮点。”运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测试车辆配备的技术主要聚焦于停放秩序和安全性的提升,引入了精准定位、高精度停放、摘盔断电等新型技术。
测试车辆搭载先进的北斗定位与姿态识别系统,要求用户必须将车辆按规定方向、近乎垂直(通常要求85度左右)停入指定电子围栏区域方能成功还车。此举有望大幅减少车辆乱停乱放、占用盲道或机动车道等现象,有效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秩序。
同时,车辆内置智能感应装置,当用户戴上与车辆配套的头盔时,车辆才会通电;当取下头盔时,车辆将自动切断动力输出,无法骑行。采用这一技术旨在强制引导用户佩戴头盔,切实提升骑行安全系数,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与此前共享助力车配置的头盔不同,新型车辆的头盔内部采用防水、防污技术,可极大避免弄脏用户的头发和衣服,企业也将加密对头盔的清洗消毒频次,给用户带来更安心舒适的体验。
据悉,本次参与投放的测试车辆,旨在收集用户反馈和技术运行数据,重点验证高精度停放技术的识别精度、用户接受度以及摘盔断电功能的实际效果,为未来在昆明市场更广泛、更成熟地应用此类技术奠定基础,也期待市民能够文明骑行、规范停车、佩戴头盔出行。
智慧管理平台正在建设中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滇池路、广福路重新施划共享单车停车框线,正在建设昆明市共享单车智慧管理平台,施划的停车点位已精准接入智慧管理平台。下一步,停车点位还将设置RFID射频感应停车设施,引导市民规范停放车辆,满足市民群众对市容整洁有序的要求。”昆明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工作人员说,从城市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当前昆明市正处于城市建设与管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共享单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补充,已深度融入昆明市民的日常出行,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重要方式。昆明市一直将市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骑行条件优越的昆明市而言,我们很希望通过引入智能配置高、质量安全好、舒适体验优、卫生保障足的优质车辆,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有序的出行体验,切实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昆明市关于共享助力车的最新准入与规范管理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待新的准入政策明确并正式实施后,各运营企业将严格遵循最新的国家标准和地方管理要求,全面投放符合最新国标的新一代共享助力车,替代当前的存量旧车及测试车型。本次测试是技术探索与未来规范化运营之间的重要过渡环节。主管部门也希望通过科技与服务的双重创新,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携手助力昆明市向智慧低碳城市迈进。(记者 罗宗伟 实习生 沈研)
网址:正确佩戴头盔才能通电 昆明主城投放6000辆踏板型共享电单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3892
相关内容
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事故频发 专家建议提供共享头盔多地大量投放共享电动车,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了,对此你怎么看?
【安全教育】一盔一带,安全常在—— 佩戴头盔安全知识宣传
共享电动自行车服务升级,新增车辆与智能设备提升出行便捷
规范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 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十大共享电动车品牌
杨明洋骑电动车出行未戴头盔,被网友抓拍引发热议,直言下次注意
在骑行文化浓厚的国家 怎样骑车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共享电单车市场需求扩充,人民出行首当其冲服务人民
聊聊Helmetphone智能头盔:深度安全防护 鸿蒙智慧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