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聲

发布时间:2025-08-15 00:06

简约风格是现代生活美学设计的代表之一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设计# #室内装饰#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賦予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部署了城市工作7個方面重點任務,“著力建設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正是其中之一。如何培育城市文明、建設文明城市?記者採訪了4位全國人大代表。

  ——編  者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總規劃師吳晨:

  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

  城市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關鍵。在城市建設,特別是推進城市更新行動中,要注重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

  賡續千年文脈。歷史感是城市內涵式發展不能忽略的一個視角,文脈賡續是城市內涵式發展不能丟失的一份堅守。城市規劃建設必須以代代相承的歷史觀洞察發展之道,立足中華文明,守護城市精神內核,讓中國精神充盈現代城市。

  處理好古與今的關系。要將保護歷史風貌與現代城市建設有機結合,注重呈現城市獨特的歷史文脈、人文地理、自然景觀,讓老街巷、古建筑、歷史地標在發展中得以保護,在保護中得到發展。健全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制,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修復和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修繕,探索合理利用文化遺產的方式路徑。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深入挖掘當地城市文化底蘊和人文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和文化韻味。

  城市承載文化理想,城市規劃不僅塑造物質環境,更是“立心”的事業。要注重將無形的文化精神熔鑄於具象空間,既注重塑造風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又注重歷史傳承,豐富城市文化內涵,讓居民在崇德向善之城,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本報記者潘俊強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來鳳縣文物事業發展中心主任、縣民族博物館館長黃林:

  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

  城市文化軟實力是一座城市內在凝聚力和對外影響力的體現,其通過歷史積澱、人文精神、藝術創造和公共服務等無形資源,塑造城市的獨特品格與吸引力。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需要通過以文化人、以文興業、以文塑城,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將生活節奏與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緊扣城市特質找准定位,推動文化資源開發與城市氣質精准契合,讓文化自然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成為城市精神的鮮明底色,為城市發展奠定獨特的文化基調。

  系統活化歷史與民族資源。充分挖掘歷史遺存與民族元素的價值,再通過場景再造、體驗升級等方式,將靜態的文化遺產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的生活場景。

  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為文化軟實力注入持久精神動力。可以將紅色故事與城市發展實踐緊密結合,借助紀念場館等具象化載體,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

  (本報記者范昊天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濟寧市委書記溫金榮:

  最大限度滿足群眾需求

  城以人為本,人以城為家,人民是城市的主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人民群眾的需求,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

  在創新社會治理中彰顯城市溫度。堅持德法融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治理。以開展文明城市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契機,積極探索建立“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體系,對各類訴求一口受理、一平台調處、一攬子解決,引導群眾通過非訴訟途徑化解矛盾糾紛。建立困難群眾發現救助機制,動員企業、媒體、志願者等力量參與愛心救助活動,通過一件事、一群人、一個機制,溫暖一座城。

  在推進文明實踐中塑造城市新風尚。文明城市需要潤物無聲、春風化雨。建強用好文明實踐陣地,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助老扶幼、志願服務等文明實踐活動,積極宣傳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先進事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生活場景,讓崇德向善蔚然成風。推動博物館、體育場所等公共設施免費開放,不斷提升群眾文化獲得感。

  (本報記者王沛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海壇街道台康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劉愛英:

  讓道德之光點亮每個角落

  文明城市建設的關鍵在於人的文明,要提升市民文明素質,讓文明成為每個人身邊落地生根的實踐。

  注重示范引領。在社區工作中,可以挖掘培育志願服務隊,深入開展文化交流、社區關愛、公益互助等志願服務,弘揚文明風尚,讓文明習慣融入日常。

  豐富文化滋養。基層是文化的肥沃土壤,可以在傳統節日舉辦文化交流活動,讓市民在參與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良好家風是社會文明的基石,傳播家風文明故事,讓市民在文化浸潤中提升文明的自覺性。

  加強有效約束。搭建“居民議事廳”,讓群眾自己制定社區居民公約,實現共商共治共管。結合社區實際,推出“文明積分制”等機制,量化志願服務、鄰裡互助等行為,兌換生活服務,鼓勵文明行為。

  文明城市創建貴在堅持,社區工作者要做文明的播種者,讓道德之光點亮每個角落,讓向善之力溫暖每顆心靈。

  (本報記者施鈺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4日 18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网址:代表之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6806

相关内容

夢圓居裡的幸福笑聲
用好智能系統 防治噪聲擾民
鄭煙西城:傾聽客戶心聲 真情服務解憂
阜陽市颍泉區中市街道:聚焦“民聲呼應” 增進民生福祉
一些商家聲稱15天掌握核心技術、快速接單變現 年輕人如何避開AI網課陷阱?
煙火笑聲裡的幸福密碼:成都雙流“15分鐘生活圈”暖民心
匯集民意 聚力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工作綜述
党代表之声
讲透宋代美学系列之6:哲学基础 – 理学思想 – “格物致知”
用法治保障特定群體出行無礙(落地有聲·高質量辦理代表建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