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植物很不一般,在中国被当成扫把无人问津,在日本却身价百倍

发布时间:2025-08-27 07:45

使用筷子时,不要把筷子插在食物中,这在很多文化中被视为不礼貌。 #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小窍门# #餐桌小技巧# #餐桌布局#

在中国农村的墙角屋后,或者菜园里,你总能看到几株蓬松的绿色植物,秋天收割后扎成扫把,这就是地肤草。

但谁能想到,这种在我国被当作"扫把料"的普通植物,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后,竟然摇身变成身价不菲的观赏盆栽,最贵能卖到上千元一株!同一种植物,为何在两国待遇天差地别?让我们揭开地肤草的"跨国变形记"。



地肤草(学名:Kochia scoparia)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本草纲目》里叫它"地麦",因其细小的果实像麦粒。但让它真正出名的,还是那蓬松多枝的株型——等长老后晒干,三下五除二就能绑成一把结实耐用的扫把。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地肤。华北农村有句老话:"七月种地肤,十月扫院落"。这种植物耐旱耐贫瘠,随便撒把种子就能长一片。

农民们算过账:种一亩地肤能扎200多把扫帚,比种粮食还划算。直到今天,安徽、河北等地仍有专业的地肤扫把加工村。



同样的地肤草,到了日本却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日本人称它为"箒草"(ほうき草),但可不是用来做扫把的。园艺师们发现,地肤有三个致命吸引力:春夏翠绿如球,入秋渐变红黄;株型圆润饱满,堪比精心修剪的盆景;耐修剪塑形,可以凹出各种造型。

在京都的贵族庭院里,地肤被修剪成完美的球形;在大阪的花卉市场,嫁接多色地肤能卖出30000日元(约1500元人民币)的高价。每年秋天,北海道的"地肤红叶节"能吸引数十万游客,那些在国内当扫把的植物,在这里成了拍照打卡的明星。



为什么同一种植物会有如此悬殊的待遇?深层原因值得玩味:

实用主义VS审美主义中国农民看重的是地肤的实用价值——好种、好用、能换钱。而日本园艺则发扬了其观赏价值,甚至发展出专门的"地肤造型术"。

大宗商品VS精品农业我国地肤种植以亩为单位,追求产量;日本则按株售卖,强调品质。就像山东大葱论捆卖,日本葱却要论根包装。

草本思维VS木本思维我们习惯把地肤当一年生草本,用完就扔;日本人却当多年生灌木栽培,一株精心养护十几年。



值得高兴的是,国内也开始重新发现地肤的价值。上海辰山植物园引进了日本园艺品种,打造了"地肤迷宫";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用5000株地肤组成红色景观带;更有创业者把盆栽地肤卖到198元一盆,比扫把贵了50倍。

河北一位转型种植观赏地肤的农民说:"以前砍一棵卖5毛,现在养一棵卖50块。同样的地,收入翻百倍。"这个转变印证了一个道理:没有低端的农产品,只有未被发掘的附加值。



地肤草的"跨国奇遇"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产业升级课。当我们在为"扫把苗"每斤多卖两毛钱计较时,别人已经把它做成了高端园艺产业。

这提醒我们: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种地卖原料,而是要学会用文化、创意和科技为传统农作物赋能。

网址:这种植物很不一般,在中国被当成扫把无人问津,在日本却身价百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5057

相关内容

曾被老外当成宝的珍馐:营养价值比牛羊还高,在中国却无人问津?
日本爆火的「便利店」健身房,在中国却无人问津?
把清扫做到极致的日本“职人”新津春子
在日本淘中国古董
超市无人问津网上却大受欢迎,这10样清洁品超好用,很多人不懂
日本人的厨房比中国厨房小很多,却不显压抑,这些小心机让人佩服
5种便宜清洁用品,放货架“无人问津”,其实效果实在,懂得才买
在把大扫除做出匠人精神这件事上,无印良品有话说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
当你混到无人问津,信息没人微、聚会没人约,说明你成了这3种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