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更好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扩消费的推动作用
电子产品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消费者回收旧产品。 #生活常识# #环保节能技巧# #二手物品循环#
——访中国移动研究院(中移智库)高级专家王波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情况汇报。会议指出,要在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实施机制,更好发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扩大内需的推动作用。如何更好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扩消费的推动作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移动研究院(中移智库)高级专家王波。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有效扩消费、促转型
中国经济时报:根据您的观察,今年以来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哪些带动作用?
王波: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推动消费品市场增长,尤其对高端智能和绿色节能产品的销售带动作用更大。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以旧换新带动的销售额已超过1.6万亿元,上千家企业发布数万件绿色智能新品。主流线上平台购新订单中1、2级能效产品占比超80%。
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需求端传导,有效推动了汽车、家电、数码等重点行业的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一是企业通过产线智能化改造等方式,强化供给端生产能力。例如,美的武汉工厂投入1.9亿元,购买820余台智能制造设备,对关键生产环节进行了改造升级,自动化生产达成率突破50%。二是加速技术升级,推动产品结构向高端化转型。政策刺激下,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需求显著提升,加速供给端产品转型升级,以手机市场为例,根据商务部分析,2025年一季度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中,2000元到6000元的中高端机型占比约76%,这些机型在芯片性能、续航能力、智能交互等核心技术上均实现明显升级。
企业和消费者普遍欢迎并
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中国经济时报:从您的了解和研究看,企业和消费者对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感受如何?
王波:商家作为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大力支持政策的实施。线上线下商家积极申请国补资格,很多商家在国家补贴外投入资源,以“国补+商家让利”方式叠加优惠放大吸引力。例如,很多汽车4S店在国补政策外,还给予以旧换新置换补贴,并提供免息贷款。河南省商丘市以旧换新政策专项调研显示,超八成参与企业营业额增长,近七成企业营业利润增长。虽然大多数商家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但部分商家仍希望能改善补贴申报程序复杂、回款效率慢等问题。例如,因为销售额较高再加上部分地方的补贴审核速度慢、兑付周期长,一些商家的垫资压力大,存在中小规模商家“宁愿少卖、不敢多垫”的现象。
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也受到了生产厂家的欢迎。以旧换新政策通过补贴降低消费者置换门槛,直接刺激了新品需求,拉动了中高端产品销量,对生产厂家而言,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是短期的“销量助推器”,更是长期的“转型催化剂”。例如,科沃斯集团表示,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两大新款旗舰洗地机器人组合实现单季销量突破50万台,2025年春节档销量增速近60%。
消费者整体对以旧换新政策持欢迎态度,并且参与积极,但部分商家产品价格虚高、旧品回收估值低或不回收、补贴产品的品类不足等问题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满意度。根据山东、河北、广西、贵州、云南五省消协调研,近八成消费者对“以旧换新”政策有所了解,“以旧换新”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均在76分以上,处于良好水平,56.66%的受访者有过“以旧换新”经历。
消费品以旧换新
未来仍有较大潜在空间
中国经济时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够吗?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空间和潜力大吗?
王波:相比2024年,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在资金规模、覆盖品类及补贴标准三方面的政策力度均有显著提升,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形成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但补贴力度仍有优化空间。一是补贴品类有待拓展,商家和消费者都希望能适当增加以旧换新补贴的产品数量。二是补贴梯度设计有待优化,比如针对汽车补贴,可以增加补贴梯度,适当加大高端智能电动车的补贴力度。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同时,家电、汽车等商品又面临老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智能化升级,消费品以旧换新近几年仍有较大潜在空间。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在汽车方面,汽车之家研究院预计2024—2026年是汽车换购高峰期。在家电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家电报废的高峰期,每年有1亿台至1.2亿台的废旧家电被淘汰,并以平均每年20%的幅度增长。
建议从三个方面完善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机制
中国经济时报:为了更好地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从而推动消费增长,您有哪些建议?
王波:可以从三个方面完善实施机制。
一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范围可以适当拓展。一是增加耐用消费品覆盖范围,为满足消费者对新兴生活方式的需求,并结合10余个省份的一线补贴实践,国家政策层面可以考虑将跑步机、智能监测设备、电动轮椅等康养类产品纳入补贴范围。二是拓展“产品+服务”补贴模式,结合部分省市的探索,考虑将部分补贴产品的相关服务消费纳入补贴,如家电维修、产品调试、设备联网服务等,为消费者提供全链条支持。
二是探索更加灵活的补贴方式。部分省市仍采用“统一时间集中抢券”方式,智能家电等热门品类补贴名额常被“秒杀”,大量有真实换新需求的消费者因错过时间无法享受政策。建议参考安徽等地的实践经验,探索“摇号”等模式,降低老年消费者、上班族的申领难度,避免“秒杀”带来的不公平,确保真实刚需群体能切实享受政策红利。
三是加大对中小商家的支持力度。头部商家凭借资金、渠道等优势充分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中小商家则面临参与门槛高、资金压力大的双重压力,尤其县域或乡镇商家因店铺规模、垫付资金等隐性门槛被排除,无法很好服务乡镇消费者。各省针对中小商家,可以适当降低参与门槛,简化系统对接、降低回收监测设备要求、放款账户限制等,并优化补贴流程,加快审核与兑付速度,减轻商户垫资压力。
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
网址:王波:更好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扩消费的推动作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0769
相关内容
消费品以旧换新力度扩大,消费者咋“换”更划算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升级的动力引航
政策热点|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三重作用
商务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消费品以旧换新换出了消费新场景、发展新动能、绿色可循环
商务部: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政策解读)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须解“三难”
重庆再次升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中国加力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