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物业管理服务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既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彰显城市温度的有效途径。
8月26日,济南市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如何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会议释放出这些信号——
强化党建引领,扎实开展“红色物业提质行动”,推动党建引领与居民自治深度融合,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物业管理服务突出问题,密切配合、同向发力,持续推动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加强物业管理服务监管,健全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加大行业培训力度,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有效提升行业自律水平,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
练好企业内功,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专业能力,建强物业管理服务队伍,积极培育企业文化,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加强探索创新,强化数字化赋能,建设“智慧物业”,提高物业服务效率,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持续提升群众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
物业管理服务作为重要的民生行业,是落实“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理念、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事关群众生活品质、城市安全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既是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更是基层治理的“暖心大事”。济南如何办好这些群众身边事?
筑牢红色根基,提升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是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的核心力量。济南通过开展“红色物业提质行动”,推动党组织向下扎根、向前引领,不仅有效破解了一批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问题,更探索出一条靠组织聚力、用服务暖心、以机制保障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历城城发同晟城服集团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关切,持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探索“红色物业”服务新路径,成功推动无物业老旧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
“过去我们这路两边的树中间有空地儿都停满了车,本来路挺宽,生生给挤成夹道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家住党校胡同的居民张先生表示,随着社区和物业的共同努力,现在小区的车辆有序规划停放了,道路也变宽敞了很多,居民出行更便利了。

面对东风街道党校胡同长期存在的停车乱象,历城城发同晟城服集团通过组织居民恳谈会,广泛听取民意,创新推出“错峰共享停车”机制,并严格落实“一车一位”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更体现了党建引领下物业企业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
在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同样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泉城红色物业”建设。社区深化物业领域党建联建,推动辖区11家物业企业通过单建、联合组建或选派党建指导员方式,实现组织和工作全覆盖。通过多举措推动组织全覆盖、多领域推进服务零死角、多维度助推治理无盲区,让老旧小区实现了“逆龄焕新”。
以红聚力,以治增效。党建与物业服务深度融合,不仅能有效破解治理难题,更是提升居民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的关键支撑。
精准“施策”解难题,做实“服务”暖民心
物业服务直接关系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基层的和谐稳定。聚焦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高效破解,已成为提升物业服务质量的关键抓手。
“我们小区电梯经常出现故障,十分影响生活质量”。家住历城区唐冶街道鲁商凤凰城小区的高先生说道,针对电梯频繁出故障问题,社区党支部联合物业、职能部门、居民代表,召开居民恳谈会,通过定期公示、易损件提前更换等,建立反馈沟通机制,缩短办理流程和降低故障率。
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则通过建立多元治理体系、健全矛盾调解机制、实行跨部门协同督查机制等方式,解决了一系列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例如,联合城管、应急等开展楼顶太阳能安全隐患排查,专业律师指导,全程实现零事故、零投诉、零纠纷。

同时,联合住建、城管等职能部门力量,对违规装修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建立定期通报制度。聚焦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突出问题,通过“自查+公示+督查”三管齐下模式,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优。定期开展“项目经理接待日”,运用“定、商、办、督”四步议事协商机制,高效组织居民意见征集,优先推进的2个水改小区1个月内完成征集且同意率均超90%。
这些例子表明,只有聚焦群众的实际需求,切实解决物业管理服务中的突出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贵在坚持、重在落实。只有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在破解难题中见担当、在优化服务中见真情,才能赢得居民信任与支持。
练好“内功”育文化,做强“队伍”提服务
在物业服务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建强物业管理服务队伍、创新服务品牌、培育优秀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支撑。
近年来,济南在推动物业企业练好内功、提升服务能力方面成效显著。比如,山东绿地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出一条“党建+文化+康养致敬美好生活”的物业服务新模式。
针对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山东绿地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创新“七点半关爱工程”,每天早上七点半左右,山东绿地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党员带领员工与社区里居住的空巢、独居、残疾老人约定清晨拉开窗帘,防止独自在家发生意外。如果老人未按约定拉开窗帘,“红色管家”将第一时间上门确认老人是否安全,从而使业主更加安心。暖心的拉窗帘行动,再加上“一户三表”健康档案、五人互助组、爱心志愿者、“结对子”上门拜访等一系列措施,共同形成了闻名全国的“七点半关爱工程”。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培育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物业管理服务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
加“数”赋能优服务,智慧治理提效能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智慧物业正逐渐成为提升基层治理与服务水平的关键引擎。济南通过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创新服务机制,不仅显著提高了物业响应效率,进一步拓宽服务边界,增强了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以“码上办”、AI社工等为代表的智慧实践,正在为济南物业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出物业问题“码上办”创新举措,搭建起业主与物业企业沟通的新桥梁。“码上办”主要功能包括物业服务问题反映、小区物业管理信息公开和政策法规查看等。业主可将问题反映到物业项目经理,物业项目经理需在预计工作时间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业主,社区可参与调解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矛盾,点对点直线化解决问题。同时,“码上办”的短信提醒功能,确保问题处理更加及时有效。目前,“码上办”服务正在部分物业小区试点运行,不断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透明度。

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依托全市首家AI社工优势,线上征集居民意见,搭建起业主诉求和物业企业解决问题新桥梁。畅通“居民吹哨、物业报到”机制,用好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实现报修投诉一键直达。
数字化浪潮之下,“智慧”正深度重塑物业服务的形态与内涵。从“码上办”的精准响应,到AI社工的高效协同,济南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表明,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服务理念与社区生态的深刻变革。济南将深化技术融合、拓展应用场景,为居民带来更安全、便捷、温暖的生活体验,也为城市治理注入创新活力。
物业服务质量提升,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一头系着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到精准施策破解难题;从苦练内功建强队伍,到数字赋能提升效能。济南将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作为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这条质量提升之路,既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这座城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注脚。
未来,济南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凝聚多元共治合力,在精细化、智能化方向上持续探索,不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构建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注入动力。(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端鹏 丁梅浩 )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