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江清水 留住蓝天白云——中国水运网

发布时间:2025-09-03 07:57

环保科技产品减少污染,守护蓝天白云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生活新风尚#

长江之畔,涛声依旧,一幅港口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作为区域重要物流枢纽,中交三航局鄂东散货码头项目自2021年建设以来,始终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深植发展基因,通过一系列精准高效的环保举措,不仅实现自身绿色转型,更让周边群众真切感受到空气质量、水体质量的显著改善,以及噪音污染的大幅降低,为长江大保护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粉尘治理 “绣花” 施策,守护蓝天见实效。

“以前一刮风,家里窗户都不敢开,现在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了!” 家住码头附近的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项目粉尘治理工作的显著成效。为从源头管控粉尘污染,项目部下足 “绣花功夫”,打出一套组合拳。项目部对散货堆场进行全封闭建设,建成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气膜料仓。该料仓搭配先进的负压除尘系统,能将散货装卸、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牢牢锁在仓内,从根本上杜绝粉尘外溢。在运输环节,码头全面升级运输车辆管控,不仅要求车辆密闭运输,更在出入口设置自动冲洗平台,确保每一辆驶出码头的车辆 “净身出入”,有效避免运输途中的扬尘污染。此外,项目部还在作业区域沿线精心种植近千株乔木和灌木,构建起一道绿色防尘屏障,进一步巩固粉尘治理成果。

水体保护严字当头,确保清水向东流。

长江水资源保护,是码头建设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项目部深知这一责任的重要性,严格落实 “零污水入江” 要求,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水体保护体系。在污水处理方面,码头对作业区产生的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实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通过专业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部分中水还被循环用于绿化灌溉和车辆冲洗,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既减少污水排放,又降低水资源消耗。同时,为防范散货泄漏、油污滴落等潜在风险,项目部在岸线周边精心设置防护隔离带和截污沟,形成一道坚实的 “防护网”,确保任何可能污染水体的物质都无法进入长江,真正做到 “守好一江清水”。

噪音控制,营造宁静生活环境。

“以前码头作业时,机器轰鸣声总让人心里发慌,现在就算在家休息,也几乎听不到噪音了。”提起噪音变化,居民李大爷满脸欣慰。为解决噪音污染问题,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项目部采用兼顾减振降噪功能的码头作业结构,通过在结构本体内设置空腔和缓坡,有效减缓水流流速,大幅降低波浪与水流产生的噪声。此外,项目还对建设期间的运输车辆实行“集中调度、错峰通行”管理,避免车辆集中进出产生的噪音叠加,全方位守护周边居民的宁静生活。

鄂东散货码头项目建成后,将以高效物流驱动区域经济,更以绿色发展的标准范式,为长江大保护事业增添一个坚实注脚。

中国水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运报”、“来源:中国水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水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运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址:守护一江清水 留住蓝天白云——中国水运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3294

相关内容

从“上合蓝”到“常态蓝” 天津绿色低碳转型守护蓝天白云
青岛丨青岛启用“智慧环保”,守护“蓝天白云清水绿岸”
提升空气质量 守护蓝天白云
防治工地扬尘污染 全力守护“蓝天白云”
投身环保一线 守护天蓝水清
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技法体现
“蓝天白云”里的小康生活哲学
周末大清扫:垃圾分类,守护碧水蓝天
人民网评: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新图景
段昌群:踏遍云南,只为水清山秀天更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