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口法则+不饿大法=会吃则瘦

发布时间:2025-09-10 04:20

比例法则:上衣宽下身窄显瘦,反之则显胖。 #生活知识# #时尚搭配建议# #搭配心理学#

厨房是道场,吃饭即修行!

胖一定是吃胖的!再进一步讲,是不会吃,吃胖的。是瞎吃,乱吃,吃胖的。

一个懂得吃饭艺术的人,能够终生享受食物的美味而不胖。

我们以为我们吃的是美味,其实我们是只在感受我们的感受,感觉我们的感觉。

敏感我们的味觉,细节我们的食欲,才是真正的吃饭艺术家。

三分练,七分吃,不运动不是发胖的主要原因。一个人运动的多就多吃点,运动的少就少吃点,终身不运动的瘦子一抓一大把对不?

运动再多,如果吃的也跟着增加了,只会越来越壮,如下图。

老子大爷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口爽的意思就是,味觉麻木。

口爽麻木了,只有重口味的饭才能刺激到味觉了。

这些都是吃饭的学问。校长以前的《不饿慢碳减肥法》里总结了28口法则和一些吃饭的小问题,这里发给大家,没看过的同学认真看,看过的同学再看一次,重新学习。

目录:

一 不靠谱的吃饭方式

二 28口法则的意义

三 不饿大法

不靠谱的吃饭方式

A 习惯性吃饭

因为大家常年的习惯都是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所以,很多时候到了中午或者晚上的饭点,即使不饿也要吃点。而且一吃就管不住自己,如果是清淡的饮食还好,吃不了多少可能就不吃了,但是如果是肥甘厚味的菜,往往是控制不住的容易吃撑。

这种错误,叫做习惯性吃饭。

解决这种问题,要有两个方向,第一就是反思是不是上一顿吃多了,如果上一顿吃的不多还是不饿,就说明是不是老坐着?那么中间要多加运动。

饿了才吃,就是倾听了身体的声音。到了饭点,不饿也吃,就是听从了大脑习惯性的声音。

B 还有一种,不饿想吃。

不饿想吃,又具体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虽然不饿,但是就是想吃蛋糕,或者就是想吃猪蹄或者烧烤,方便面,或者花生酱等,或者火锅,或者冰激凌。

如果这些食物是高热量的,一般就说明前期有节食的经历,身体对于高热量的渴望非常强烈。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停止节食,然后慢慢的吃一点想吃的高热量食物,一定要采用28口法则认真吃饭。

这种情况一般属于节食导致的消化神经轻度紊乱,所以需要仔细辨别,身体的声音究竟是不饿还是想吃!

如果这些食物不是高热量的,而是很奇怪的,比如苹果,比如说橘子等等,说明身体缺乏某种维生素等等,这种情况在怀孕的妈妈会比较常见,会突然馋某种食物,这是身体本身对于营养素的需求导致的。这种情况比较正常,那么多吃一点这类食物就很好。

这种情况就要认真倾听身体的声音,就补充这种营养。

第二种是有压力,比如说工作上压力过大,或者感情上遇到挫折,或者人际关系上吵架啊,不爽啊之类的,这时候回到家虽然一点都不饿,会非常想吃零食。 而且特别容易发生在晚上10点之后,过了10点以后,如果人不休息的话,自控力是会直线下降的。

因为白天的工作和生活基本都在耗费这大家的自控力,自控力并不是取之不竭的,而且每个人还有强弱之分。所以,晚上容易暴食零食或者夜宵的同学,一定要观察自己是不是出于压力状态,那么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把压力想办法解决掉,才是根源。

这种情况下,不饿才是身体的声音,而想吃是大脑的紊乱,大脑把对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转嫁到饮食上来排解。那么重点是去如何解决压力,而不是通过饮食来逃避。

C 无意识吃饭

如果不是吃大餐和新奇的食物,大多数我们都是重复的吃馒头或者米饭炒菜或者面等等,这时候,我们会觉着无聊,是真的很无聊啊。。。。。那我们会选择,边吃饭边聊天,或者是边吃饭边刷手机,或者是边吃饭边看电影电视之类的,这时候,就进入无意识吃饭状态。那么基本结果就是肯定要吃的多。

这种情况下,你选择听从了大脑进入娱乐状态而放弃了去听身体是否吃饱,吃到了什么程度。

D 吃饭强迫症

这种强迫症就是吃饭的时候见不得剩下东西,必须做清盘一族,大多数是因为父母从小灌输的不要浪费粮食的观念造成的。实际上,如果你吃到不饿,或者吃饱了,那么不管碗里剩下多少,都应该果断停止进食,不管剩下的饭菜是扔掉还是其他处理方式。

这种情况身体的声音已经饱了,但是大脑的声音还会让我们继续下去。

28口法则的意义

--治疗贪食症和暴食症 不会再馋了

--唾液酶和食物充分混合,帮助消化,并修复受损的消化系统

--静心吃饭,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否是饿还是不饿,还有几成饱,远离卡路里计算器的危害

ps 咀嚼过程中不要太用力,因为28口什么都会被嚼碎的

流质食物(稀饭)不用28口法则

如果是牛肉类难于咀嚼的东西也可以超过28口。

如果是还没到28口就被嚼成流质(类似煮烂的大米粥)就可以不用28口。

28口法则的终极奥义:

用心吃饭!

一般28口法则使用1-3个月,就能达到吃饭的时候心思完全在吃饭上,这时候就不用再数数了,恭喜你,神功已成,再也吃不胖了。

不饿大法

不饿不吃,饿了就吃,吃到不饿!

保持全天不饿,不饱,不馋状态

少吃=热量摄入降低=消耗脂肪

但是 少吃=身体启动反作死计划=基础代谢降低=脂肪囤积

所以,少吃是个矛盾体。少吃即是减肥的王道,也是减肥的最大阻碍。

那么少吃到多少才能即维持煮身体代谢和身体健康,又能最大力度的消耗脂肪。

就是不饿状态。

所谓不饿状态=不饿不吃,吃到不饿。

吃多少?

不要计算卡路里!

采用倾听身体的声音,在下一餐前感受到饥饿感。

每一餐吃到不饿就可以停下来。然后能够持续到下一餐才产生饥饿感。

如果在在下一餐前很早就产生饥饿感,那么就说明上一餐不饿吃的少一点,记住再多吃一点蛋白质。

这样慢慢的你就知道自己的饭量了。

如果当天不想吃饭,就少吃一些。

如果当天特别饿,就多吃一些,这才是人的body,并不是计算器。

到底吃多少之 饮食的多少?

吃多少饭--- 维持身体一天处于不饿的状态就是基础代谢最高的状态。

吃撑=脂肪堆积,饥饿=基代代谢下降

不饿=不饱,是一个处在饥饿和吃饱之间的状态。

喝多少水---不使用计算器派的八杯水或者多少毫升(参见Papi酱8八杯水是多少水),每个人的体重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工作不同,运动量也不同。一个矿井工人和一个白领明显饮水量是有区别的。

所以采用尿液黄度进行检测,均匀持续的饮用白开水至尿液淡黄色,尿液如果出现透明白色,说明饮水过多,暂停饮水。晨尿偏黄完全正常。

如何感知自己是否处在不饿状态?

我们吃饭的时候从来没有细致感受过自己的饱感。如果专心致志地吃,细嚼慢咽,从第一口开始,感受自己对食物的急迫感,对食物的热情,吃的时候速度的快慢,每吃下去一口之后的满足感,饥饿感的逐渐消退,胃里面逐渐充实的感觉,慢慢就能体会到这些不同饱感程度的区别。然后,找到七成饱的点,把它作为自己的日常食量,就能预防饮食过量。---这也是为什么不饿要求要咀嚼28口,只有慢慢咀嚼才能找到对于食物的感觉。

对饱的感受,是人最基本的本能之一,天生具备。不过,这种饱感的差异,一定要在专心致志进食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如果边吃边说笑,边吃边谈生意,边吃边上网看电视,就很难感受到饱感的变化,不知不觉地饮食过量。

一是利用唾液酶和食物充分混合来促进消化能力来修复因为节食和暴食损坏的消化系统。

4 关于 吃撑 吃饱 不饿=不饱 饿的定义

撑:每多吃一口,胃里都会不舒服

饱:胃里面感觉到满了,但是再吃几口也不痛苦。

不饿不饱:

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到下一餐之前会有轻度的饥饿感。

饿:才刚开始吃就结束了,在下一餐之前一直有强烈饥饿感出现。

上述感觉以正常健康人为准,如果消化系统有损伤并且紊乱者,会有吃的少但是不饿的状态出现,暴食者会出现吃撑了但是还饿的状态,这个都需要找到校长进行额外的饮食调节。

为什么节食饥饿会造成暴食和肥胖?

A 节食后身体会启动<反作死应急A计划>,主要是避免你把自己饿死,所以见到任何高热量的食物都会释放强大的心理渴望,馋哭了就是描述当时的情景,比如油炸类食物,蛋糕类食物,不饿定理--节食必然会暴食,暴食必然伤害消化系统,暴食必然是天量的卡路里摄入

B 节食后身体会启动<反作死B计划>,也是为了你能够好好活着,把每天的基础代谢降低,给大家算笔帐,基代降低了有多可怕。

假设一个女孩基础代谢是1300大卡,那么一个月节食下来,大概会变成1100左右,也就是每天要少200卡路里消耗,一年是10万大卡左右。那么按照7500大卡等于1公斤计算,大概是9.7公斤脂肪,如果算上水分的话,大概要重20多斤,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怎么都不胖,而你喝凉水都胖的原因了。

C 节食后会导致碘缺乏,而碘缺乏容易导致甲减。甲减全称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减对应的就是甲亢。甲亢是一种怎么吃身体都会消瘦的病,而甲减正好相反,是喝凉水都会胖的病。

网址:28口法则+不饿大法=会吃则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6743

相关内容

坚持瘦身3大饮食原则 吃吃就瘦了
减肥不守规则也能瘦的方法
几个减脂饮食原则,不用饿肚子,也能边吃边瘦下来
早餐要吃对#生活化减脂 #会吃才会瘦 #吃瘦不饿瘦 #正确饮食的方法 #热榜小助手
10个饮食瘦身法则
本能饮食法则 减肥零压力轻松自然瘦
28天懒人减肥计划 瘦身方法大全
牢记4个减脂餐原则,不饿着自己也能瘦下来!
产后瘦身饮食小法则
瘦身大法则美容塑身秘籍传授.ppt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