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营城——打造具有吸引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场景
通过城市景观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景观规划#
今年7月,《广州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8月,《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印发;9月,《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正式实施。城市更新成为国家战略,文化供给、消费升级、不搞大拆大建等成为城市更新关键词。在此背景下,场景营城的理念应运而生。通过城市场景营造,改善旧城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福祉,同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独特地方形象,创造城市文化增量。
什么是城市场景?
简言之,就是让场景具象成为可感知、可视化、可参与的城市机会。以“供场景、给机会”为逻辑主线,将城市的发展战略,展示给新经济企业们,释放发展机会。
随着技术进步与收入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需求,开始思考如何获得个体的全面发展,他们开始从工作场所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更加关心生活的环境质量,开始主动选择城市,由此城市发展逻辑从“产-人-城”开始向“城-人-产”转变,旨在寻找全球化和现代化语境下,寻找城市治理变革、重塑社会空间价值的钥匙。
场景理论核心人物多伦多大学丹尼尔·A.希尔教授指出,场景是一个由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构建的一个系统,主要有社区、建筑、人群、文化活动和公共空间五大构成要素,其中,硬件包括建筑与空间,软件主要是指的这些设施与活动背后的所体现的审美趣味、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体验等文化性要素。
新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代表人物、场景理论的提出者芝加哥大学特里·N.克拉克教授在《场景》一书中提出:使城市从旧有“增长机器模型”中解放出来,将文化与价值观视为城市增长新的动力来源。也就是说通过场景营造,才不断激发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筑牢城市未来发展根基。
场景营城的核心是什么?
场景营城的核心目标正是以“人”为核心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将成为新产业、新经济的创新主体——另外一个城市主体的企业,同样从中找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机遇,和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有效推进“场景营造”的核心是“人”,要着眼“人”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将“场景”作为“聚人”的重要方法和路径,持续推动营城逻辑由产业营城的“产-城-人”转变为场景营城的“人-城-产”,筑景成势、营城聚人,不断激发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筑牢城市未来发展根基。
场景营城要注意什么?
硬实力——品质
什么是城市场景品质?如便利设施、居民活动空间、公共绿地等,这些是城市营城的硬实力,然而在大开大合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场景的品质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所以,城市更新首先要改善社区环境、街区景观和活动空间,并提升各类设施的便利性。场景不是布景,设施不是道具。高品质的生活福祉设施,是场景营城的重要前提。
软实力——品牌
什么是城市场景品牌?按从大到小的层级来分,如一个城市的地方品牌、街区品牌、商业品牌,它们彼此影响、相互背书,形成城市场景内在的传播力,凝聚为城市场景的软实力。
在场景营城中,品牌传播机制具有发挥放大文化品位感召力、紧密关联地方与其利益相关群体的功能。场景中的活动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文化——不同身份人群——消费三者之间的互动。场景的文化内涵与人群的文化观念和身份认同,越是协调一致,三者互动的过程就越密切,场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也就越明显。
号召力——品味
什么是城市场景品味?随着人们的生活品味越来越高,城市更新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提高城市对美好生活供给的品位,落脚点就是一个一个城市场景的品位。
在场景理论中,场景营造的精神空间,被称为场景激励因子。有品位的城市场景,才能起到激励作用。文化品位越高,场景所呈现的文化价值观,就越能激发场景人群的价值认同,更大程度满足其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有品位的城市场景越多,也就意味着城市更新越是成功。
总之,场景营城就是与在地文化有机融合,以统一的文化符号输出,构建可感知、可参与的消费体验新空间,营造更具幸福感的城市。所以,场景营城是一次城市IP开发打造的过程,要真正让城市具有持续吸引力,持续竞争力,就要考虑持续性的运营城市场景,让城市IP焕发持久生命力。
网址:场景营城——打造具有吸引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场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7578
相关内容
场景时代,如何打造可持续消费新场景?沉浸式公共空间:营造城市文化场景吸引力
成都轨道TOD助力城市发展 ,营造美好幸福生活场景
城市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场景分析与路径重塑
华侨城深度链接城市 创想打造未来生活场景
购物场所变“景区”,城市吸引力不再局限于自然风光
公共交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
多元场景绽放 杏花岭区城市烟火气激活发展动力
数字赋能城市社区文化创新创意空间场景营造与建设研究
菜市场+书店,菜市书屋盘活城市存量空间,沉浸营造文艺阅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