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技术指南(2019年版).pdf
了解并遵守当地政府的自然灾害应急指导 #生活技巧# #紧急应对技巧# #自然灾害防范#
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技术指南 (2019版 ) 自然灾害具有形式多样性、发生突然性、危害严重性和 处理处置的艰巨性等特点 ,防不胜防 ,给国家环境安全、社 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及时、有序、 规范、高效开展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工作 ,保障公众身心 健康和生命安全 ,特制定本指南。 1环境卫生快速评估 1.1评估目的 快速掌握受灾地区环境卫生状况 ,评估其环境卫生风 险 ,提出可操作的具体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 ,为救灾行政决 策提供卫生技术支撑。 1.2评估方法 采用结构化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知情人访谈、现场快 速检测等方法收集现场资料 ,根据得到的现场资料开展评 估。 1.3评估人员 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收集现场资料 ,由卫生专业技 术人员汇总信息和完成评估报告。 1.4评估实施 1 1.4.1信息收集内容 1.4.1.1灾区背景资料和受灾程度 ,灾前该地区的饮用水 和环境卫生状况 ,灾前和救灾已部署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 等 ; 1.4.1.2现场观察受灾地区临时安置点的饮水卫生、环境 卫生等实际状况 ; 1.4.1.3对受灾地区临时安置点负责人或卫生负责人等 开展访谈 ,重点了解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状况与意见 ; 1.4.1.4收集受灾地区饮水卫生、媒介生物控制、厕所与 粪便处理、垃圾收集和管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等资料。 1.4.2开展环境卫生快速评估 评估人员在受灾地区现场 ,通过观察或知情人访谈等方 式 ,完成环境卫生状况快速评估表(见附表1)。 根据灾区环境卫生状况快速评估表所调查内容 ,掌握灾 区各临时安置点的环境卫生状况 ,并将表中反映的环境卫生 隐患实况列出,分析引起原因和解决办法 ,完成并提交评估 报告(见附表2 )。 2临时生活饮用水及供水卫生 2.1 自然灾害对饮水卫生的影响 自然灾害造成的饮水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致病微生物 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三方面。 2.1.1地震灾害对饮水卫生的影响 2 地震灾害造成建筑物大面积倒塌 ,水厂净水构筑物、高 位水池、水塔等受损和漏水 ,丧失净水、供水能力。分散式 供水和小型集中式供水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饮用水井井壁坍 塌 ,井管断裂或错位。地震对基础设施和工矿企业造成破坏 性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排污管道、化学原料库等损毁 ,致 使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水体 ,污染水源。地震还可以造成地下 水位改变 ,使深井水受浅层水或地面水渗透的影响 ,造成水 源污染。 2.1.2洪涝灾害对饮水卫生的影响 洪涝灾害会导致取水口受损、自来水厂被淹、供水设施 及输配水系统破坏。洪水冲刷地表或厕所将大量人畜粪便、 垃圾、动物尸体冲入水中,造成水源致病微生物污染。地面 大量泥沙树木也会被洪水冲入水中,造成水质浑浊度增加 , 感官性状恶化。城市内涝会淹没储存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仓库 厂房等 ,造成水源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2.1.3干旱灾害对饮水卫生的影响 长期干旱缺水导致供水系统因使用频率降低而受损 ,取 水口或储水设施因水位下降而不能取水。由于上游地表径流 量减少 ,使得河流自净能力大大降低 ,矿化度增高 ,水体污 染加重。干旱造成湖泊、水库等易形成富营养化。 2.2灾区供水卫生评估 2.2.1水源污染风险评估 3 对水源周边化工厂或储存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仓库布设 情况及其化学品种类等情况进行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设定 针对性监测指标 ;对水源附近的人畜粪便、垃圾和动物尸体 等情况进行排查 ,评估水源是否已被污染或存在污染风险 , 如启用临时水源 ,则需要对水源地点、供水构筑物情况、潜 在污染源及周边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评估。 2.2.2水处理工艺风险评估 对供水单位的净水工艺以及运行情况和供水构筑物等 设施进行评估 ,包括取水、水处理、供水系统
网址: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技术指南(2019年版).pdf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8831
相关内容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20版)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指南 (试行).pdf
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中国国家疾控精要.doc
洪涝灾害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技术指南
【灾难求生】灾难生存指南守则——8.公共卫生指南手册
【灾难求生】灾难生存指南守则——7.自我诊疗求生指南
自然灾害求生技能培训.docx
灾害应急与救援
《家庭应急准备:在自然灾害、流行病、内乱等期间居家避难的终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