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琳琅满目的小吃摊和熟食店里,有些食物看起来色泽诱人、弹牙爽口,但你知道吗?它们可能“暗藏玄机”——含有被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硼砂。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含硼砂食物的真相,以及哪些常见食品需要格外小心。
图源:Pixabay
硼砂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硼砂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化学物质,学名叫“四硼酸钠”,过去常用于清洁剂、防腐剂、工业助剂。
事实上,硼砂并不是新鲜事物,它在很多年前就被用作防腐剂和增韧剂。但问题出在这里:根据《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食品整治办〔2008〕3号),“硼砂/硼酸”已在2008年被明确列入非食用物质名单。
但一些商家为了让食品颜色更鲜亮、口感更筋道,依然会偷偷加入硼砂,比如让粉条更有弹性、让牛肉丸更有嚼劲,甚至防腐延长保质期。
硼砂不是剧毒,但它会在体内慢慢累积,尤其是长期、反复摄入,会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伤害。
加重肝肾负担:硼砂主要通过肾脏排出,长时间摄入会损伤肾功能,还可能引发肝脏毒性反应。
影响生殖系统:动物实验显示,硼砂有可能影响精子质量,甚至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诱发胃肠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一旦超量摄入,还可能出现中毒反应。
儿童更敏感:儿童肝肾功能尚不成熟,即使摄入少量硼砂也可能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肉类面点成非法添加重灾区
哪些常见食物容易被非法添加硼砂呢?
1.粉条、粉丝、凉皮
为了让粉条更有透明感,口感更滑爽,有些无良商贩会在生产时加入硼砂。尤其是一些街边小摊的凉皮、凉粉,弹劲十足的口感其实可能是“化学添加”带来的,消费者几乎难以分辨真假。
2.牛肉丸、鱼丸
吃火锅时最常见的丸子类食品也常被非法添加硼砂。硼砂能让肉丸更有嚼劲、口感紧实,特别是散装、无标签的丸子要格外留心。
3.油条
油条也是重灾区。为了让油条蓬松酥脆,有些小作坊会加入硼砂或明矾,如今虽然监管严格了,但仍有个别地方市场存在监管盲区。建议大家多选择品牌包装油条,避免黑作坊产品。
4.皮蛋
虽然制作皮蛋的传统工艺需要用到硼砂,但现在早就有了更加安全的替代方式,反而是有一些家庭作坊仍固守老法子,导致一批批皮蛋流入市场,成了家庭餐桌上的隐形隐患。
图源:Pixabay
这些食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口感太“完美”。普通消费者很难凭肉眼判断,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口感异常“弹牙”:如果食物口感过于筋道,不符合常理,要引起警惕。
颜色异常透明或亮白:特别是粉类、糕点类食品,颜色越反常,越可能被“加工”过。
购买渠道不正规:街边摊、流动摊贩、三无食品,风险明显高于正规渠道。
硼砂并非不可替代,现在已经有安全的增稠剂、凝固剂可以使用,例如卡拉胶、明胶、黄原胶等。因此,别再追求那些“口感完美”的食物了。
参考资料:
[1]吴祖军.食品加硼砂是好还是坏[N].山西科技报,2024-06-18(A05).
[2]朱毅.如何识别加了硼砂的食品[J].科普天地(资讯版),2013 (01).
供稿单位:重庆陆海传媒有限公司电脑报出版分公司
记者:叶家余
编辑:陈 鑫
审核专家:余师亮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