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海晚报】
◎如东县实验小学 孙晨曦
生活是一本书!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
一天早晨,学生们陆续来到教室。放下书包后,他们没有像往常那样,马上开始早读,而是叽叽喳喳地和周围同学聊着什么。走近一听,原来,他们正兴致勃勃地谈着今早的雾,由出门前见到的第一眼说到此时窗外的景象,好奇、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平时经常提醒他们要有意识地留心生活,观察周围的事物。他们已经学会“阅读”起陶行知先生推崇的“生活教科书”了。如此活学活用,真好!
该做操了,学生们穿行在朦朦胧胧、虚虚飘飘的雾中,有人发出“真美”的感叹,有人恋恋不舍地盯着近处花圃里的花草和树木,有人把目光投向远方……望着学生一张张专注的脸,一个想法突然闯入脑海:应该充分利用眼前的雾和学生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认真观察,充分发现,并把见闻感受记录下来。
做完操以后,我没让学生立即回教室,而是要求用心去“发现”周围的一切。孩子们高兴极了,有的手拉手指指点点,有的一个人蹲下来细看雾中小草的模样,有的伸出手试图抓住些什么……
上课了,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我没有讲课文,而是让学生交流一下早上雾里看物的感受。先是让学生自由地讨论了一番。接着,便有同学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孙老师,今天的雾真大,早上我的睫毛和头发上都悄悄地镀上了一层银边。”“天和地好像被一顶巨大的帐子罩着。”“那些树木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忽隐忽现。”“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像蜗牛一样慢慢地蠕动。”“雾真像一个心灵手巧的化妆师,把人们的黑头发都染成白的啦!”……他们说着、笑着,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摸摸自己的头发。我没有打断他们,生怕这连贯的思维和纯美的想象因我而中断。
多么独特的视角,多么可爱的童心啊!我为自己能够找到这样的语文资源而高兴,更为学生能够感受到这样的美而欣慰。总结时,我说:“今天,我们这儿有一场特别的雾,还有一群爱观察的孩子,愿意把你们的发现记下来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作文本收上来了,阅读着学生们独特的发现和细腻生动的文字,我忽然心有所动,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有了真切的体会。是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努力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多阅读生活这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就会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尤其在写作上激发他们能写的信心,他们不但能感受到一种诉说的快乐,还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