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评】让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学术探索不拘泥于课本,生活处处皆学问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学术探索#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躺平”会被时代抛弃,“充电”才能赢得未来。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长知识”“练技能”,把“活到老学到老”变成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
学习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近年来,从社区教育“最后一公里”的打通到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火爆,从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的持续推进到残疾人特殊教育的提质升级,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让人人皆学,使终身学习覆盖全体人民,就必须通过进一步完善终身学习政策保障体系,让每一个渴望学习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如沈阳市开展的“幸福职教进社区”活动,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温度融入社区生活,河北社区聚焦“健康之福”,专家讲解食疗养生知识;中海社区传递“美学之福”,老师展示旗袍文化之美;图们社区延续“文化之福”,通过文字游戏带领居民寻文化根脉。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学习已突破传统的时空界限:地铁上刷个微课,公园里听段有声书,咖啡馆里参加线上研讨会,甚至健身时都能戴上耳机学点新知识,就像在“知识便利店”,转角就能遇见学习机会。让处处能学,就要善于盘活各类社会资源,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设施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拓展,打造“15分钟学习圈”。同时,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建好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民。如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镇中村骑行社以骑行为媒、以学习为魂,不仅用车轮丈量城市,还将学习融入骑行:联合社区医院推出健康骑行计划,设立骑行驿站作为队员休憩和学习的“第二客厅”。
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今天,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的终身课题。让时时可学,就要探索弹性学习制度,进一步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开发更多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微课程”“掌上课堂”,让学习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像呼吸一样自然发生。如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探索“名师+AI”模式,为学生提供“专属学习伴侣”,能实时追踪学习情况,动态规划学习路径。
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国家进步的引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把中国建设成学习型大国,就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行稳致远,更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向前发展。(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李雪彤
网址:【秦评】让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9708
相关内容
生活处处皆学问作文10篇生活处处皆学问作文15篇
生活处处皆学问作文(15篇)
关于生活处处皆学问的名言
生活处处皆哲学
生活处处皆学问600字
生活处处皆学问作文2篇
韩美林:生活处处皆美学
运动健身离不开科学“处方”(人民时评)
人民时评:运动健身离不开科学“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