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正念疗法在常见精神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心理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和心理疗法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心理疾病#
【引用格式】朱柯蒙,汪晓,张庆娥.正念疗法在常见精神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3,49(10):636-641.
【Cite this article】ZHU Kemeng,WANG Xiao,ZHANG Qing'e..Research progress of mindfulness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mental diseases[J].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2023,49(10):636-641.
DOI:10.3969/j.issn.1002-0152.2023.10.011
正念疗法在常见精神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朱柯蒙 汪晓 张庆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
摘 要正念疗法是基于正念发展而来的心理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辨证行为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等。正念疗法通过调节认知和情感系统缓解精神疾病的症状。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显示正念疗法有助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物质依赖、创伤后应激障碍、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在抑郁症及焦虑症中治疗效果与一线治疗方式等同,这为精神疾病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关键词
正念疗法;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物质依赖;创伤后应激障碍;进食障碍
正念概念起源于佛教中的“冥想”[1],传入西方后,正念被定义为将注意指向当下,但对当下的体验不予评价[2]。正念疗法是基于正念发展而来的心理疗法,属于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3]。目前已经证实正念疗法不仅可以参与肿瘤、糖尿病、慢性疼痛等躯体疾病的治疗[4],还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物质依赖等精神疾病,对进食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同样有效[5]。本文主要对正念疗法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其对多种精神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正念疗法的类型
自KABAT-ZINN[6]首次将正念用于管理疼痛,发展出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以来,正念疗法不断发展出多种类型,目前主要包括MBSR、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辨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DBT)以及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等。虽然其形式不同,但各种治疗方式仍围绕着正念的两大核心开展: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对当下所有观念都不作评判[7]。
1.1 正念减压疗法 MBSR是以正念冥想处理疼痛、压力等的治疗方式,是一套严格、标准的团体训练课程[8]。结构化的训练有助于参与者对自身的思维、情绪和感觉产生非判断性的意识[9],每次训练时长约2.5~3 h,连续训练8~10周[7]。MBSR是第一个获得实证支持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正念疗法[10]。
1.2 正念认知疗法 正念与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起来发展出MBCT,该疗法指导患者识别并脱离不良的自动认知模式,以增加对不良体验的接纳度及减少回避行为[11],主要用于抑郁症治疗和预防复发等。研究认为抑郁症预防复发的关键在于消除相关的反刍思维,正念帮助患者以不评价、接纳的态度去应对消极思维,以此摆脱重复的消极思维模式[10]。
1.3 辩证行为疗法 DBT结合了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的元素[12]。与传统认知行为疗法不同,DBT关注对问题的接受,强调接受和行为改变之间的平衡[13],要求练习者大量练习正念,包括意象练习、呼吸集中练习以及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练习方式[10],是目前边缘性人格障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4]。
1.4 接纳与承诺疗法 ACT是致力于培养正念、接受和认知融合的行为疗法[15]。ACT不包括正念练习,但其治疗策略实际上与正念相同,鼓励接受事实本身,而不是减少负性经历或感受[16],同时改变不适应行为,常用于心理门诊[10]。
2正念疗法治疗精神疾病的机制
目前研究认为认知和情感系统失调是精神疾病的发病基础[4],正念疗法通过影响这两大系统而缓解精神疾病相关症状。
2.1 正念调节认知系统 大量的研究在神经水平上检验正念练习对认知系统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正念练习3个脑网络调节认知: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 CEN)、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 CN)及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4]。DMN主要包括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后扣带回等[4],当大脑无需积极处理当下事物时,常倾向于思考未发生的事,这种思维徘徊与DMN密切相关[17]。而正念练习可以减少DMN的活动,使注意力集中于当下[18]。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进行正念练习后,DMN中的功能连接增加,海马体积萎缩程度减轻[19]。CEN包括前额叶皮质和顶叶[4],与执行过程相关,包括注意力控制、记忆、语言和视觉过程[20]。CN由前脑岛和前扣带组成,与定向注意力相关[20]。研究发现脑岛和前扣带的体积、激活程度和功能连接强度随着正念练习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1]。无论是在正念练习的过程中,还是在训练后认知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在上述3个脑网络中都观察到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变[4]。
2.2 正念调节情感系统 帮助情绪调节是正念疗法发挥作用的基础[22]。正念情绪调节的4种关键方式分别是增强情绪意识、改变情绪反应、促进认知重新评价和改变奖赏处理[4]。研究已证明正念练习可以激活岛叶、扣带皮质、前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等大脑区域,这些区域与注意力调节、情绪调节、降低自我参照效应等过程相关[23-24 ]。正念除了能引起上述大脑变化,还与压力相关生物标志物(即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的减少相关[9,25]。实验研究、自我报告研究、外周生理学测量和神经影像等研究表明,正念练习与情绪调节的改善有关[22]。
3正念疗法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3.1 抑郁症与焦虑症 正念疗法能改善各年龄段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包括青少年抑郁症患者[26]、成年抑郁症患者[27]、老年抑郁症患者[28]及围产期抑郁症患者[29]。对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的研究发现,正念疗法对高灾难性、高接受度和低执行功能者疗效更显著[26]。正念疗法在成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同样展示出了有效性,研究已证实MBCT对抑郁症状的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7]。关于正念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研究发现,正念干预对于亚洲患者的疗效优于欧洲和北美患者,此外与8周的练习时长相比,小于5周的训练时长或许收益更大,且疗效与正念水平呈正相关[28]。另外,目前关于正念疗法在围产期抑郁症治疗中有效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meta分析显示正念可以有效改善围产期抑郁情绪,也能帮助有效预防及减少围产期抑郁症的发生[30]。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智能手机的正念训练同样能改善围产期抑郁情绪[31]。因此正念疗法有望成为围产期抑郁症临床治疗的辅助措施。除此之外,长程随访研究发现MBCT能减少抑郁症复发,尤其是在高复发风险人群中[25]。抑郁症患者的自动消极思维频率高于健康对照[32],正念训练作用机制与其增强对呼吸信号的内感受性注意有关,由此减轻自动消极思维,防止复发[33]。
网址:综述|正念疗法在常见精神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08947
相关内容
综述|音乐疗法在肺部疾病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老年糖尿病的饮食疗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饮食疗法用于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食疗在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中的中医食疗养生法改进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心理干预在慢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正念减压疗法在压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音乐疗法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Cochrane系统综述 | 研究速递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法 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法
音乐疗法在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