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 | “以情感人 以心育人--心理问题学生帮扶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读者可以学习如何处理复杂的情感问题 #生活乐趣# #生活情感# #情感启示录#
点击上方“辅导员说”关注我们
一、案例介绍
2023年9月,学生小z在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测评中发现指标异常,辅导员随即与其取得联系并开展谈心谈话。谈话发现,小z性格内向孤僻,他自述原生家庭并不美满,父亲常年酗酒,酒后会殴打自己,因此对父亲酗酒行为非常厌恶,比较信任母亲。后续因中学遭遇校园暴力,自身出现暴力、记忆模糊、自我意识受损等情况。
了解情况后,辅导员随机启动心理危机干预紧急预案,第一时间汇报领导并联系学院心理干事进行二次回访。经学院心理干事回访后,决定将小z转介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进行咨询。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与小Z沟通,认为其目前症状已严重影响自身生活,小z所述问题及自身症状已超出心理咨询范畴,建议小z应尽快前往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
辅导员得知咨询结果后,立即与小z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家长陪同小z前往医院诊断治疗。小z在母亲陪同就医诊断为抑郁状态,返校一月后辅导员陪同复查时被诊断为精神障碍,依靠药物治疗,目前在校正常参加学习生活,但拒绝与同学深交。
二、案例分析与应对
(一)案例定性
该生情绪细腻,心思敏感,经常通过QQ动态表达情绪,不愿与同学深入接触交流。此案例反映的是学生精神障碍性问题,因原生家庭的矛盾、幼时的学习环境、性格内向等多方面问题而引发的严重心理疾病。
(二)案例解决措施
针对小z这种敏感细腻、情感缺失、努力上进的学生,我将辅导计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共情支持,建立信任
小z是一个非常敏感且缺乏安全感,但学习目标十分清晰的的学生,为掌握小z的在校情况,拉近师生距离,辅导员多次与小z开展谈心谈话。在多次交谈中,小z渐渐放松戒备和内心的预设,倾诉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渐渐对辅导员产生信任感。在此过程中,辅导员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初次谈话先以日常聊天为主,关心其在校的适应情况、学习情况及与室友的相处情况,增加友好度。(2)深入交谈时,密切关注其情绪状况,在其哭泣时,以倾听的形式交流,关心其当下的感受和诉求。(3)日常以问候关心为主,对其特长和优势表示肯定,与小z约定,有想法或者不适要与辅导员随时联系,并表示将会一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引导和鼓励其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2. 全面分析,追本溯源
要针对性解决小z的问题,必须全面了解分析其问题形成的根源,对症下药。在谈及家庭关系时,小z自述父亲酗酒严重,醉酒后会打自己,平时只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这让他感到十分有压力,其母亲也证实这一点。母亲对小z记忆模糊、幻听等情况并不了解,表示其很少表达自己的感受,单纯以为小z是性格内向。在后期的交谈中,小z谈及自己小学遭受过校园暴力,老师、父母均不知情,对好友十分信任和依赖。因高中时期与好友不在同一学校,渐渐孤僻。
3. 专业介入,合理干预
结合医院对小z的诊断情况,小z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应的专业治疗。辅导员及时提醒其按时复查,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做好家校共育。目前小z情绪稳定,状况良好,与室友关系融洽。
4. 全面追踪,持续关注
在了解小z的情况后,辅导员与小z的室友兼班级心理委员取得联系,并叮嘱室友密切关注小z的状况,有情况一定要及时汇报。同时,将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建立心理档案,将小z纳入重点关注名单。同时,联系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引导家长重视心理健康、亲子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希望家长经常与小z沟通联系,多关心多陪伴。后期,辅导员将持续关注小z的情况,通过家校共管、朋辈互助,帮助小z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三、工作成效
在学校、家长、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小z及时发现问题,得到治疗。现在小z能正视自己的身体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学习生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积极参加社团部门。
四、案例反思与启示
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又完全成熟的水平,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需要细心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通过小z的案例,对于深入开展辅导员工作,我有以下思考:
(一)加强心理问题学生
摸排和干预机制
学生心理问题具有较强的隐匿性特征,许多学生看似外向活泼,有较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实际内心压抑敏感。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摸排机制,通过心理测评、建立班级信息员制度和动态更新心理健康档案等摸排方式,及早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学生并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同时,通过重点关注特定群体、提供个性化干预措施等措施,加强心理问题学生关注和干预,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构建心理问题学生
家校联动机制
家长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持者,对于学生应对心理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强化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通过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社交能力和日常表现等多方面的情况。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在校表现,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的苗头,才能更好进行有效干预,共同商讨应对策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作者简介
田甜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辅导员
“辅导员说”同心圆网络育人工作室
文字来源 |田 甜
值班编辑 | 蒋晓珺
审核校验 |刘任佳
骆 申
后台回复“读者群”
加入“辅导员说俱乐部”
投稿邮箱:fudaoyuanshuo@126.com
投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联系电话
网址:工作案例 | “以情感人 以心育人--心理问题学生帮扶案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10671
相关内容
工作案例 | 扶困扶志,育人育心 —— 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个案探究学生工作案例——关注学生心理问题
案例名称——贫困生问题案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工作案例丨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案例分析
工作案例丨携手同行:引导大一新生走出困境——1例新生不适应环境引发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分析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学业 ——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心理工作】我院召开学生心理案例研讨会
工作案例丨用爱浇灌育人之花 ——学生生活适应成长辅导案例报告
荡涤心灵阴霾 迸发生命光彩——家庭变故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案例